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智慧的坚持是一种偏执

(2009-02-06 11:56:17)
标签:

坚持

偏执

智慧

情绪

性格

心理

生活

职业规划

职场

文化

分类: 职场与事业

没有智慧的坚持是一种偏执

 

曾经偶然中看了中央电视台“财富故事会”的节目,节目讲述了一个博士毕业生创业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上海复旦毕业的博士回浙江老家创业的故事,他创业的项目是“珍珠粉”。他在创业开始的时候就向当地的政府夸口要把当时只有20元一斤的“珍珠粉”卖到2500元,结果在他买了唯一的一宗30公斤的交易之后,再也没有卖过一两“珍珠粉”。两年多以来,他跑遍了世界各地,连非洲也都去过了,参加了各种大小的贸易会和展览会,但是都没有收获。结果在他准备退出的时候,突然在公司的网站上销售了3000元的“珍珠粉”,因此他就想到了网上销售。他把公司的网站上改为了网上商店,果然生意就好了起来,而且越做越火,公司也因此起死回生。

 

为什么说我是偶然看到这个节目的呢?因为我以前看过这个节目,但是节目的内容完全提不起我的兴趣。节目的几乎每个故事情节都是一样,都是讲的一个创业或者制造财富的成功就是“贵在坚持”,每个故事都几乎没有什么“智慧”的情节,也没有什么创业的“智商”可言,千篇一律地是故事的主角坚持了下去,结果就成功啦。这个节目对于梦想创业和致富的人来说,除了明白“贵在坚持”的道理之外,其实学习不到任何东西,这样的节目,我是不会刻意去观看的。但是,这次的节目,由于主角是个博士,它使我思考起来,“坚持”是否最珍贵?

 

首先,我分析一下这个博士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创业初期,就夸口要把当时当地只卖20元一件的“珍珠粉”卖到2500元,是否太浮夸了呢?他所以夸口的原因,就是国际市场上顶级的“珍珠粉”可以卖到4000元/斤,因此2500元/斤也不算太贵。当然,它也许可以把20元/斤的当地生产的“珍珠粉”通过加工或者科研方式把它变成4000元/斤的顶级产品,但是这不止是一个过程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市场的现实问题。市场不是“人为”的,而是供求的关系。如果20元/斤真是那么容易变成4000元/斤的顶级产品,恐怕这也不必卖到这么便宜了。当地的“珍珠粉”只能够卖20元/斤,想必有其因,如果不去找其真正复杂的原因,就妄想和夸口它可以成为顶级的产品,这不但不务实,而且也必然会遭到失败。

 

第二:故事讲述了他曾经有机会获得800元/斤的100吨的销售合同,故事也描述了800元/斤的加工之后的产品仍然可以为他带来十分丰厚的利润,但是被他拒绝了。首先,我们先不去谈如何“雄心壮志”或者“贪婪”与否的问题,仅仅是从创业的角度来说,他犯了一个十分大的错误。创业者的第一宗生意攸关重要,智慧的商人讲究的是“吃小亏,占大便宜”,更何况已经有丰厚利润的生意也不算什么“吃小亏”,只不过他更应该先促成这笔交易,如果他的产品过的“硬”,买家觉得是捡了便宜货,还怕什么日后加价的问题吗?

 

第三:他失去了第一个机会,但却又遇到了另外一个机会,结果他以2600元/斤的价格卖了30斤,但是自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卖过任何一两了。故事并没有讲述为什么这个客户买了30斤之后不再买,但是却描述了博士华了两年的时间去开发海外市场,但是依然一无所获。作为一个创业人员,而且还是一个读经济的博士,竟然不去仔细研究客户不再购买的原因,找出产品销售不出的因果关系,反倒是雄心勃勃地开发海外市场,这也犯下了一个营销中“禁忌”般的错误。

 

第四:用了两年的时间开发国际市场一无所获,走遍了世界各地,他甚至连非洲也去了。难道每次商务洽谈都没有给到他什么启示吗?产品卖不出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国际市场上的顶级产品可以卖到4000元/斤,但是他的产品卖2600元/斤,只卖了30斤就再也没有人购买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国际市场上的买家不买他的产品呢?。。。。。。等等,这里需要思考的问题简直就是太多了,身为博士的他难道就不可以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吗?反而,最后还去了非洲,难道他是想说服非洲人用他的“珍珠粉”染白他们的皮肤吗?也许这个博士没有吃过什么苦,或者虽然没有生意,但是日子却还是过得不错,所以经过两年的时间都没有动用一下自己脑袋的“智慧”。

 

第五:他从非洲回来之后,“失败”使他决定放弃。这个时候,他的公司的网站上突然获得了一个3000元的买卖,这使他想起了互联网,然后他决定用网络来做销售。果然,这次他成功了,网络的销售使他的公司起死回生。这也是这个节目里的故事中,唯一获得正面亮点的地方,因为他终于“坚持”有成,“坚持”也变成了他在整个创业中唯一的亮点或者是“智慧”的地方,又是一个“贵在坚持”的故事。

 

从整个故事中,其实是一个惨痛的“坚持”。也许有人会很欣赏这种“坚持”,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如果创业者在我上述第一点至第四点中提到的问题中,挖掘出问题的关键性,还有问题之间的关系和原因,或者可以更早获得成功呢?如果我们的“坚持”是一种无畏的牺牲;如果我们的坚持,是一种惨痛的经历的话;如果我们的坚持,是一种时间上消耗;如果我们的坚持,是一种更多金钱上的损失;这样的“坚持”是否少一点会更加好呢?

 

“坚持”如果它是一种意志,它就是一种优点。但是,没有智慧的“坚持”,没有科学逻辑的“坚持”,反而是一种“偏执”,这就是一种缺点了。如果“坚持”只是一种无奈的等候,无奈的期待,那更是一种懒惰。

 

其实,如果把这个故事的结局还是列为“成功”的话,我则不以为然。因为,故事最后的“起死回生”般的“成功”其实是一种“偶然”,是一种“幸运”。如果,我们的成功是因为那种无奈的等候和无奈的期待,而最后获得“偶然”和“幸运”,这种“成功”的方式还是不鼓励为好。

 

“坚持”的目的,是我们能够智慧地在“坚持”的过程中不断找到我们的经验,检讨我们的错误,并且在经验和错误中找到最佳和最快的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