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生活训练师
生活训练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3,696
  • 关注人气:76,0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会自制 懂得不伤害别人

(2008-05-27 10:19:00)
标签:

心理

自制

情绪

感情

生活教练

生活

健康心理

休闲

分类: 生活与休闲

学会自制 <wbr>懂得不伤害别人

 

自制是不因为感到无聊便找些事情来排遣,自制是不因为有空当就马上想找东西来填满.

 

不伤害别人显然包括不杀生,不偷窃,不欺骗,也包括不侵犯别人——行为,言语,心意上都不侵犯别人.佛法所说的"不侵犯"的治疗力量,就是以不伤害自己或别人为基本教义.

 

从一开始就不伤害别人,中途不伤害别人,最后也不伤害别人,这应该就是文明社会的基础.神智清明的世界就是这样建立的.然而首先其公民必须是神智清明的,这里指的就是我们自己.如果缺乏勇气和自尊,我们就无法诚实而温柔地看待自己,于是我们就会继续活在无明中,因而对自己造成了最深的侵犯和伤害.

 

不伤害别人的基础即是正念,也就是怀着敬意与慈悲,清楚地看见事物的原貌.联系正念就会让我们了解这一点.但是正念并不止于打坐的时刻,它也能帮助我们看见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帮助我们看,听,闻,不对自己的生活闭着眼睛,捂起耳朵,捏住鼻子.诚实地看待自己每一个当下的经验,因尊重自己而不评断自己,这是一辈子都要进行的事.

 

我们一旦全心全意地投注于这温柔的诚实之旅,就会惊讶地发现以往竟然看不到自己在许多方面都伤害了别人,因为我们的想法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听不到别人——或许温和或许粗暴——告诉我们的话.我们自己的行事风格,我们和别人的相处方式也许已经伤害了别人,而我们却不自知.我们已经习惯自己待人处事的方式,总觉得别人也应该习惯.

 

要面对"自己伤害了别人"是很痛苦的事,这需要一些时间.我们因为决心要温柔,诚实,因为决心要保持清醒,维持正念,所以展开了这一趟旅程.也因为拥有正念,所以我们看见了自己的欲望,侵略性,认清了自己的嫉妒和无知.我们不对这些东西采取什么行动而只是看着它们.如果没有正念我们就看不到.

 

接着下一步就是自制.正念是土壤,自制是道路."自制"这个字听起来严格而拘束.活泼,好动,风趣的人不会想要自制.虽然他们偶尔也会控制自己,然而那毕竟不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不过自制的确是成为修行人的方法.自制是不因为感到无聊便找些事情来排遣,自制是不因为有空当就马上想找东西来填满.

 

有一回我上了一次兼习正念和自制的静坐课。老师要我们注意自己感觉不舒服的时候身体会有什么动作.我发现我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就会拉耳朵,搔鼻子,抓头,扯衣领.觉得自己坐不住的时候,我会做出一些神经质的紧张小动作.但是老师规定我们不要企图改善什么东西,不管自己做了什么动作,都不要批评自己,而只是看着就对了.

 

注意自己如何逃避当下的感觉,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那无依无持的空性.自制——不要习惯性地将冲动发泄出来——这一点和不再追求娱乐有关.透过自制,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渴欲——侵略性或孤独感等等——之间的某种东西,以及我们随后所形成的造做.

 

我们日常生活的背后,所有言谈的背后,所有动作或意念的背后,都有一个根本无依无持的境界.这个境界一直在那里洋溢着能量.这个境界总是被我们感受成不安,焦躁,恐惧.这个境界驱动了激情,侵略心,无知,嫉妒,傲慢,然而我们却永远抓不到它的本质.

 

自制就是了解这份不安与恐惧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使我们安住在无依无持的状态,但是如果我们立刻想办法排谴——我们讲话,做事,想事情——就完全丧失了空当,也就完全无法放松了.我们的生活会一直加速.我们会变成我祖父常说的那种神经兮兮的人.自制就是在最深的层次和自己做朋友.这样我们就会看到那些在打嗝,放屁底端的焦急,掌控和操纵的行为,或是其他任何东西.在这一切事物的底端,有一个很柔软,很温柔的东西,我们却把它感受成了恐惧或焦躁不安.

 

以前有一个年轻的精神战士.她的老师告诉她必须和恐惧决斗,她却不想这么做.她觉得那似乎太好斗,太吓人,太不亲善了.但是老师说她非做不可,接着便指示她方法.决斗的那一天到了.她站在一边,恐惧站在另一边.她觉得自己很渺小,恐惧看起来却巨大而狰狞.她站起来向恐惧走过去,三鞠躬之后说道:"我可以和你决斗吗?"恐惧说:"谢谢你这么尊重我,还问我能不能和你决斗."然后战士问它说:"我如何才能击败你?"恐惧说:"我的武器就是我讲话的速度很快,我很快就能逼近你的脸.这样你就会吓破胆,我说什么你就会做什么.但如果你不照我的指示去做,我就没有力量了."于是战士便学会了击败恐惧之道.

 

这个方法能使恐惧失效——尊重心中那些神经过敏的妄念,却了解我们的情感如何有能耐把我们耍的团团转.这份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如何加重了自己的痛苦,加重了自己的混乱,以及如何伤害了自己.正念使我们在妄念生起的那一刻就能看清楚它.透过了解,我们排除了小题大作的连锁反应.当事情还是小事时,我们已经把它解决了.如此一来事情永远都是小事,而不会扩大成家庭暴力,不会扩大成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一切都来自于暂停和不去冲动地重蹈覆辙.暂停而不立刻把空间填满,这就是一种转化的经验.因为等待,我们开始和根本焦虑连接,也开始和根本的空性衔接.

 

其结果就是我们不再伤害自己和别人.我们开始彻底了解自己,尊重自己.不论发生了什么事,不管什么东西走进我们家里,或发现了什么东西坐在我们起居室的沙发上,们都不惊愕.因为我们已经彻底学会了解自己,学会诚实,学会了温柔的正念.

 

这样的修持能使我们得到"不伤害"的成果——身(身体),语(言谈),意(心意)都获得安宁.身的安宁好象一座山.山上发生了许多事,譬如暴风吹袭,下冰雹,下雨,下雪,太阳晒,云飘过,动物拉屎撒尿,人也在山里拉屎撒尿.有人在山里丢垃圾,也有人在山里清垃圾.许多东西在山里生生灭灭,可是山就是不动.我们要是完全了解自己,身体就会不动如山.我们不会神经质地搔鼻子,抓耳朵,打别人,到处乱跑,酗酒.和自己建立完全良好的关系会使自己安静.这并不是说我们从此不跑,不跳,不舞,而是说我们从此不再有任何强迫性的行为.我们不再过度工作,暴饮暴食,猛抽烟或沉溺于诱惑中.简单一句话,我们不再伤害自己了.

 

言语的安歇好象没有弦的鲁特琴.这一把鲁特琴虽然没有弦,还是能够发声.这个意象代表我们的言语已经有了定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控制什么,或是必须很严格,很努力地不要讲错话,它指的其实是我们说话率直而又能自制.我们不会因为没有人开口说话就焦虑不安地找话说.我们不再像喜鹊或乌鸦一般喋喋不休,因为我们什么样的话都听过了.我们听过赞美,也听过侮辱.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愤怒会是什么状况,每个人都宁静又是什么状况.我们放心地活在世上,因为我们已经对自己放心,所以不会因为紧张,因为习惯的模式而总想利用嘴巴来逃避.我们的言谈已经被驯服:我们一讲话就和别人产生真正的交流.讲话这种能力是一份天赋,我们不该利用这种能力来表达神经官能症,而浪费了这份天赋.

 

心念的安歇好象山中的湖泊不起涟漪.湖泊不起涟漪,湖泊中的一切便清晰可见.湖水一团浑浊,就什么都看不见了.湖水无波这个意象代表宁静的心,对湖底的垃圾怀着无比亲善的心,所以不会想要搅动湖水,好让别人看不见那些垃圾.

 

"不伤害"还包括保持清醒.保持清醒从某一层面而言就是要放慢速度,注意自己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越是看清楚自己情绪的连锁反应,越了解这个连锁反应怎么产生作用,就越是容易安忍.慢下来,注意,保持清醒——变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们所造成的伤害都源自于无明.但是静坐可以去除这份无明.看到自己无法止念,看到自己无法安忍,看到内心不平静——这并不是混乱,而是清明的开始.我们的生命时时刻刻都在流逝.很有意思的是,这样的修持不但不会令我们焦虑,反而会使我们解脱.我们一旦能完全安住于当下,不再焦虑自己的不完美,我们便自然解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贵妃鸡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