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营造幸福生活方案(之二):提高收入,向下比较

(2007-11-27 16:26:33)
标签:

教育杂谈

幸福生活

婚姻

家庭

职场

工作

生活

文化

生活教练

分类: 生活与休闲
营造幸福生活方案(之二):提高收入,向下比较
 
 

堆积如山的散文告诫世人:金钱买不来幸福。确实如此吗?难道增加一点收入,你不会因此而开心吗?如果财富和幸福毫无关系,人们为什么要追求财富呢?

 

当西方社会的经济处于中国现在这个样子的时候,他们的科学家开始质疑幸福感和财富之间的关系。一份来自世界银行和Ronald Inglehart的数据显示,居民的平均幸福感和当地经济呈现一定的正相关。越是贫困的地方,这种财富与幸福的联系越紧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财富对幸福感的贡献越来越少。当人均年收入超过8000美元(相当于月入5200元人民币),财富对幸福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了。后来的其他调研证实了这个函数对个人同样有效。

 

营造幸福生活方案(之二):提高收入,向下比较

 

当然,统计数据仅代表平均值,世界上有的是痛不欲生的富人和怡然自得的穷人。但是平均值却反应出一般规律:即,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财富多的人更幸福。媒体传播富人不快乐的故事,基本上出于猎奇、妒忌和自我安慰的心态。如果金钱真的没有给富人带来幸福,那么多半有两个原因:一是,财富的获得太过辛酸或充满罪恶,花这笔钱时难免不浮现痛苦的回忆;二是,他缺少自我控制感、兴趣、希望、亲密关系等其他幸福元素,这样的人如果失去财富,会更加不快乐。有钱人容易把其他原因造成的不幸归咎于金钱,穷人则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痛苦大都是贫穷惹的祸。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说的是,如果两人平均月收入在1300元以下,其实很多看似感情上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提高经济水平来解决。看上海卫视的《心灵花园》,就会发现很多心理问题,根源在经济问题,如果有钱,很多悲剧本可以避免发生。

 

看一下你的收入和幸福感在这张图表上的位置吧。如果你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钱财高于5200元,并且幸福感数值低于相同富裕程度人群的平均值,那么,放慢赚钱的脚步聆听心灵的声音不失为提升幸福感的有效方案;反之,如果你的位置高于“幸福-财富线”,或者月收入低于1300元,就应该直面现实,努力挣钱。

 

你也许会说,提高收入,谈何容易!现在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相比于增加绝对财富,增加相对财富要可行得多。

 

绝对财富是可以量化的社会资源,相对财富则来源于社会比较。

 

回顾历史,我们的绝对财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古代王公贵族也享受不到的空调、淋浴、抽水马桶和电脑,今天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英国一家报纸举办了“体验文艺复兴时期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活动,应征参加的家庭在活动结束后都说,“宁愿做现代的底层人民,也不愿做中世纪的贵族。”技术进步和全球性市场化,使许多过去有钱也难买到的东西,如今几乎都可能购买了。然而自1970年以来西方社会绝对财富的迅速增长却丝毫没有带来民众幸福感的相应增加:从时间上看,人们主观幸福感的增加与社会财富的增长甚至没有呈现地区差异图上的递减正相关!

 

这是因为,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人民欲望的增长,而人民欲望的增长要归功于无孔不入的现代媒体。在古代,樵夫以为皇帝就能用金斧头砍柴,农妇以为皇后就是每天有仆人喂窝头。生活的可能性如此有限,和他们的现实也差距不大,人自然比较满足。现在呢,影视要满足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幻想、新闻紧盯着明星富豪、广告要刺激消费,我们耳濡目染的媒体充斥着富裕阶层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我们误以为那是大多数人的生活,跟自己的生活一比较,就觉得格外失落。所以,要增加个人相对财富,不妨少看那些脱离生活的电视剧,用批判的眼光看时尚杂志和广告,去贫富差差异小的城市居住,接近那些比自己贫困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