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心理咨询心理梦情感 |
分类: 恋爱与婚姻 |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一书,在该书中他将梦定义为“通往潜意识的捷径”(the royal way to unconsciousness)。他指出,人的人格结构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自我在能够行使正常的功能时,它将超我和本我的关系进行协调,如果协调失败,则会使冲突加剧,产生症状。梦作为冲突的性质和来源的代表,在症状远未出现之前,便可泄露端倪,由此,通过自由联想和对梦的分析,人们就可以了解潜意识。
弗洛伊德并非如算命先生一样,将梦视为可以窥透人心的神奇所在,他也不同于艺术家,将激情、幻想寄予梦之中,进行表达,他所作的是如同他所指出的,是一种解码(decoding)过程,即通过对梦的机制的解读,了解来访者的实际冲突。他将梦的来源区分为:
生理的刺激:弗洛伊德曾经在梦中梦到教宗去世,醒来后发现,自己在周末贪觉,因家附近教堂的钟声打搅了自己的美梦,因此,弗洛伊德得出一个结论,梦是“愿望的达成”(the fulfill of desire),在梦中,教宗死了,因此教堂从此也无须鸣钟了。很多人梦见自己在梦中找厕所,而且一直找不到,其结果为,不是尿床就是醒来,其实,人们在清晨膀胱充盈时,就会设法在梦中去“满足自己要方便的愿望”。由此,弗洛伊德推断出梦的另一个功能:梦的目的旨在保护睡眠!
日间刺激: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个人特别是儿童,在白天经历的事情会在晚上进入到他的梦乡之中,比如白天一个孩子参加了婚礼,被父母训斥要懂礼貌,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晚上便做梦梦见自己躺在大白兔做成的大床上,想吃多少糖就吃多少糖。成人做梦逐渐变得隐晦起来,变得不那么直接,能入梦的“白天残余”(day residues) 已经属于“前意识”的部分了-前意识是指通过努力回忆、联想才可能记起的那部分意识层面的东西。弗洛伊德用“梦的工作”来形容这个过程,这也是“初级思维”(primary though)向“次级思维”(secondary though)转换的过程。
过去重要经历和冲突:梦是一种主动的工作,是人们处理过去未决的冲突的一种途径。一个29岁的女性,长期得不到家人的鼓励,在单位上也不尽心,总觉得自己的潜能未能发挥出来,幼时家人对其采取高压、贬低的态度。在梦中,她变成了一只鸭嘴兽,一个两栖动物,既能在水里游,又能在陆地上爬;既孵蛋,又能哺乳的全能角色。她期望自己既能得到家人的肯定,也能在单位中长袖善舞,既能当好妻子的角色,又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人们经常会在梦中梦见被追杀、跳下悬崖或者有乱伦的行为,荣格认为,人的潜意识中占绝大部分的是集体无意识,它与人类数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经常的体验,如为生存而战斗、逃亡、杀戮、饥饿、乱伦等行为有关,有人甚至认为,这些体验被整合进入人类的长时记忆之中,因此会不断地在梦中闪回再现。
弗洛伊德将梦分为显梦(manifest dream)和隐意(latent meaning),能够呈现在我们意识中的梦,或者,能够被我们回忆起来的梦已经是经过处理、转换了的内容,即显梦,而它所隐含的真正含义,通过梦的工作,如同带着密码一般被隐藏在梦的内容之中,梦的工作机制,弗洛伊德也有论述:
象征(symbolization):这是大多数人所熟悉的,很多人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一书视为黄色小说来读,就是看中了书中众多的性的象征性解释。就连弗洛伊德本人在其再版的《梦的解析》一书中也删掉了很多令他感到尴尬的内容,其中涉及到很多性和乱伦的细节。很多人教条地将象征对象与梦的内容对应起来,比如骑马象征着性交,蛇象征男性生殖器,碗或其他器皿象征女性生殖器,此则不足取,误入机械教条的歧途。骑马也可象征前程开阔,道路崎岖,在中国,梦见牙掉象征着家里有老人要死去,碗等器皿可象征接纳或生活必备品。梦见蛇,可能与女子有关,中国文化中最著名的蛇的传说为《白蛇传》,蛇在中国文化中象征聪明又诱惑力的女性,不过,《资治通鉴》后晋纪二中对蛇的解释又是一番景象:延光尝梦蛇自脐入腹,以问张生,张生曰:“蛇者龙也,帝王之兆。”延光由是有非望之志。蛇在此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象征与梦的关系在艺术作品中表现最为显著,但如前所述,弗洛伊德解梦的目的在于解码而非算命。
凝缩(condensation) :人们在梦中发现自己回到了过去,做着将来的事情,以现在的年龄重复着儿时的游戏,在时空上自由地翱翔,一个典型的梦境为:我梦见自己来到一个被称为“将来”的过去。凝缩常伴随过去冲突的再现,一个23岁女性梦见自己和姐姐浑身是血被绑架在一辆黑夜行进的卡车上瑟瑟发抖,那是过去她从未经历的事情,她有一个姐姐,她本人曾经被有性虐待的体验,因此,在卡车上,她自己和姐姐合为一体,被带入一个未知的恐惧的将来。艺术作品如达利的《凝固的时间》也有类似的表现。
置换(displacement):在梦中,男变成女,一个人以另外的身份出现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一个因我出国进修而需要中止治疗的女病人在最后一次治疗中告诉我她做的梦:一个侦探在办案时惨遭杀害。作为被置换的对象“侦探”的“治疗师”的我,由于在对她进行探索(治疗)的过程中被“杀害”,因此,治疗自然而然就不能进行下去了,来访者巧妙地用置换道明了她对中止治疗的愤怒,与其她被通知停止治疗,还不如她先“杀”掉治疗师,主动使治疗中断。
次级修正:通常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梦已经和所梦的内容大相径庭,人们为了使梦更具有情节,避免尴尬,在构造梦的内容时往往会增加一些内容,使之合情合理化。
弗洛伊德指出,梦是主动的过程,是人们潜意识的表现,这个断言在100年后的今天,通过神经科学的发现得以验证。
引自心理杂志:施琪嘉(心理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