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灵魂
(2012-08-17 18:20:59)
标签:
财经 |
如你所见,在理财周报的256个出版周里——像五年前的2007年7月23日——我们。一无所有。出发。
仍像那时,没有目的地,只有一幅模糊的图画。你曾相识,你似曾相识,你未曾相识。但你,远远就可以闻出它的味道。
不同那时,老夏、老梅、老罗,以及江勋、汪江涛、刘尧、曾芳、张伟湘、林芳华长了5岁,但年轻的更年轻——身边紧随着一批临近90后的人。
我们就是一批中年小孩,或者一批小小孩。
做一样的事,做不一样的事。是理财周报过去五年的最大哲学。所以,你看到的是一个不一样的媒体。
两周前,在芝加哥,似乎看到了另一个理财周报,一个有别于现在的质感。
如果你在杰克逊和拉塞尔大街交叉口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仰望,如果你沿着密歇根湖边与海鸥伴行,如果你在芝加哥市中心千禧公园沉醉于蓝调。再如果,你能找到下面这些记号,就知道什么叫芝加哥了——
它是,美联储第七联邦银行的总部,美元上有“7”字标号的货币,就在这里发行的;
它是,麦当劳的总部,导游带我去了最初始的麦当劳发源店;
它是,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总部;
它是,美国第42任总统喜欢阅读的“花花公子”杂志所在地;
它是,雷格维公司的总部,你未必知道这家公司,但它的绿箭口香糖应是人人熟知的;
它是,20世纪两个大文学的故乡——海明威和德莱塞,前者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后者有《珍妮姑娘》和《嘉莉妹妹》;
它是,摩托罗拉和波音公司的总部;
“Man In The Mirror”,或者“Black and White”,你一定听过。对了,它还是迈克尔.杰克逊的出生地,它的家在临近芝加哥的Gary小镇。
还有一个玩篮球的乔丹和最富有的脱口秀女主持人奥普拉,都是芝加哥的标签。
这就是芝加哥,和它的专属标签。
理财周报寻找的就是这种特质和专属可记忆标签。
比如,这张报纸至少在中国独一无二的实验室,过往我们做的是第一步——累积基础物质,现在我们要打通第二层——基础物质的交易反应。这其中能不能弄出个诸如钱学森求学时的“加州大学空气动力实验室”类似的物种出来,也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事情。
再比如,独家报道不再是一个只有单线的事件,它会在事物本质的基础上连接各方的利益以及博弈。包括基金、券商、公司、监管人等诸关联方。或者,你可以看见你的影子以及利益。
本周上海新闻中心的“‘8。13’中信证券暴跌调查”的结论让人吃惊,“黑色星期一”券商股的暴跌非一个简单的交易事件,里面包含着证券市场生态环境的变异。如果你读完了本篇报道,融券远不止券商的一个独有通道,更大的通道在民间,而且不在台面上。
这将是未来股市长期面临的事件。我们会追寻一个微弱的信号,一直一直地到它的源发地——然后把它作下记号,一个记号一个记号地连接起来,摆在你面前一个丰富事实。这就是理财周报内容重构后的报道态度。
还记得《单恋一独花》吗?还记得《矿绯闻地理》吗?
主题新闻是理财周报立报之本,会偏执地锁定财富交易的基础物质,然后让它发生交易反应——从一层,二层,及至八至十层——为什么?为什么?你一定会知道为什么。提早弄清为什么的人,一定是最大的利益者。本周的“分析师谎言”一方面告诫投资人,一方面告诫分析师。
“艳遇”。是一个完全突破了我想法的栏目。它还有一个备用名称,叫“邂逅”。突然一种心动,突然一种非你莫属,突然一种久违。
这个味道,久久不去。像你,像我,像理财周报。
熟悉而熟知,但它是另外一个自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