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芝“尼美舒利”为什么蒙住了所有人的眼睛

(2011-06-03 14:43:15)
标签:

股票

追溯看来,康芝药业尼美舒利结局是必然事件。最终为这个必然事件买单的是15098个投资人。导致的最终结果诸多环节均应反思,包括中国证监会以及审核康芝药业上市的发审委委员王越豪、付彦、孙小波、朱增进、张云龙、谢忠平、沈心亮。

 

康芝药业为什么头上顶着这么大一个风险而通过层层审核的呢?里面有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康芝药业在尼美舒利事件陈述上避重就轻,把大概率情况说成小概率甚至没有可能性的情况;二是发审委7名委员组成结构中,有4个来自于会计师事务所,1个来自律师事务所,1个来自监管方,1个来自生物医药行业专家。结构上更侧重会计,容易忽略专业本质(沈心亮来自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专业为基因疫苗工程);保荐机构海通证券及保荐人胡宇、廖卫江的两个信誓旦旦——行业经营环境和市场需求不存在现实或可预见的重大不利变化;发行人主导产品瑞芝清在未来3-5 年仍将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率。

 

这是制度的必然结果。

 

其实解决诸如康芝药业类似事件有许多很简单的方法就可以避免。比如,向康芝药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管理监督局征询政策导向意见及主营产品的风险意见。因为发审委毕竟不是万金油;比如,强化对保荐机构的保荐标的问责警示制度,保荐机构必须对保荐意见承担责任。

 

至今为止,我们没看到康芝药业以及保荐人海通证券关于“尼美舒利”事件对投资人的完整陈述和交待。这毕竟是关系到15098个投资人的大事情,而不仅仅是几个大股东的事情。

 

这家公司必须要明白形势——以5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加强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的通知》为分界线——之前的康芝药业和之后的康芝药业已大大不同了——之前它是“尼美舒利颗粒”的绝对龙头公司,之后它必须面临重构主营业务而且包袱最重的公司。

 

康芝药业公司有义务对尼美舒利事件之后公司战略,及其真实环境和状况有更完整的陈述和披露。把投资预期交给投资人自己去判断。

 

我在研究康芝药业全部的披露资料和媒体质疑报道后,亦认为至少在关于“尼美舒利”事件上是缺少诚信的,而且这家公司使用的“兵来将挡,水来土埯”的极不负责任。

 

比如,它的2月14日公告——在媒体揭开真相之后,康芝药业也仍以狡辩的态度说,“公司继续推动瑞芝清市场销量的持续增长”;“近十年来在我国没有尼美舒利相关不良反应的信息通报,我司产品瑞芝清上市九年来,从未发生过严重不良反应”;“国内外文献及大量事实证明尼美舒利是安全的药业”。

 

结果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5月20日的[2011]209号文说,“组织对我国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国内外研究和监管情况进行分析并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决定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强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这就是一个有问题的药。

 

又比如,它没了瑞芝清后,以去年销售占比不足10%的“度来林”鞣酸蛋白酵母散、“金立爽”氨金黄敏颗粒,以及新产品“瑞杜宝”乳酸菌素颗粒、小儿清解颗粒、热炎宁颗粒、强力枇杷露、菌利平片、复方氯霉素阴道泡腾片、“瑞利欣”,并以收购的顺鑫祥云公司和托管的海南国瑞堂产品,弥补尼美舒利损失。这不现实。

 

它的伤口愈合还很漫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