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博爱慎行之博客
博爱慎行之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788
  • 关注人气:36,9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赏月有哪些讲究?

(2016-09-13 18:18:18)
标签:

文化

佛学

中秋赏月

风俗讲究

风水

杂谈

分类: 历史文化•知识百科

中秋赏月有哪些讲究?

文/郑伟建博士

 

 中秋赏月有哪些讲究?

中秋赏月有哪些讲究?

中秋赏月有哪些讲究?

    中秋即将来临:中秋月明月圆,男女欢欢喜喜来赏月。中国传统位理学将农历八月十五称为“中秋节” 因为时日恰逢三秋之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逐渐影响到民间,严肃的祭祀变成了中秋赏月,同时还有拜月,如此,中秋夜成了不眠之夜。

 

    不过,郑博士特别提醒朋友们,不是人人都可以赏月,中秋赏月是有风水禁忌的。对于一些朋友来说,中秋的月圆之际,最好呆在家中看看电视、看看书、做做家务、上上网为宜,以下禁忌请朋友们留意: 

    1、如果近段时间身体很弱的朋友,那么,郑博士建议你不宜在野外赏月、拜月。

    2、你最近流过产、或者生育过宝宝,那么,也不宜赏月,即使在家中的阳台也不看月亮为宜。

    3、最近刚刚搬家,而搬家后没有“闹房”,或者自己觉得搬家后身体、运势等不好者,谨慎赏月。

    4、不论什么原因,刚刚男女分手者,男性朋友不得赏月,更不能在圆月的野外行动。

    5、不论男女,都要谨慎当着圆月做男女那点事情、尤其是在室外、野外,更要谨慎再谨慎。

    6、最近失意者,比如官场不顺、生意亏本、倒霉事情接踵而来者,请务必不要赏月。

中秋赏月有哪些讲究?

中秋赏月有哪些讲究?

中秋赏月有哪些讲究?
 

    郑伟建博士提醒朋友们,即使不是上面这些情况,朋友们赏月时最好也不要独自一人赏月、拜月,最好是人越多越好。郑博士请你记住:太阳为阳,月亮为阴;月球为阴经之祖,圆月时其实是阴盛之时。相信朋友们从小都听大人说过:太阳公公,月亮婆婆。便是这个道理。如果有朋友必须在圆月之时到野外或者旅游等,那么怎么办呢?郑博士特别提供朋友们参考: 

    1、穿红的内衣内裤。 

    2、随身携带红绳,或将红绳缠在手腕上,注意男左女右。

    3、女性朋友务必将自己的额前头发捋向后边或者两侧,千万不要让额头被头发遮住,因为这是你的神灯所在。

    4、出门前或者回家后烧香为宜。

 

中秋赏月有哪些讲究?

中秋赏月有哪些讲究?

中秋赏月有哪些讲究?

    月球又称“月亮”。在望远镜发明之前,古代的人们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洁的明月。看到月亮表面有明有暗,形状奇特,于是人们就编出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免捣药等美丽神话。古希腊人则把月球看作美丽的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并且把女神狩猎时从不离身的银弓作为月球的天文符号。  

    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玉免(登楼瞻玉免,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伟建博士特别提醒:

    1、不仅仅是中秋时上面禁忌有效,即使平常的月份,只要是圆月之时,也需要如此禁忌,否则恐怕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诸多不便和麻烦。

    2、如果你觉得你的情缘不理想,夫妻矛盾重重,一方出轨或者双方都是同床异梦,那么郑博士建议你抓紧调理。请记住郑博士的话:调理是硬道理,风水就在我们身边。

中秋赏月有哪些讲究?

中秋赏月有哪些讲究?

中秋赏月有哪些讲究?

更多精彩博文:

清明节: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岳母节”

话说我国古代端午节的节日习俗禁忌

老北京是如何过端午节的?

七夕节: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话牛郎织女浪漫的爱情故事

七夕节的由来溯源与习俗文化

文化趣谈:颇具特色的老北京中秋习俗

中秋节话月亮之美称与别称

话说两宋时期的中秋节日盛况

“十·一”国庆节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与诗词欣赏

猴年品“猴”的文化韵味

迎羊年 品“羊”的文化韵味

迎马年 品"马"的文化韵味

蛇年品“蛇”的文化韵味

话说传奇而浪漫的元宵节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寓意探究

话说“迎春日”的传统习俗

话说“立春”的由来溯源与文化习俗

“龙凤呈祥”一词被误解千年

文化漫谈:话说中国的吉祥文化

教师节的由来与变迁

盘点:古今国人清明节的十大习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