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须承担孩子成长中多少罪责?
(2011-10-18 09:02:55)
标签:
家庭教育教育杂谈亲子教育新浪亲子新浪少儿个人成长教育李阳 |
分类: 时事时评、时节热点 |
前几天我写过一篇题为《李阳给老师家长提了个醒 》的博文,原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让我没想到的是,今天又看到了“中国经营者专访李阳”的视频。到五分五十几秒处,节目谈起了家庭教育,编导为李阳总结的话语是:父母没有给予自己良好的家庭教育,造成了他性格上的缺陷,也为今天一切的果种下了因。李阳自己的话是:一切的弱点,一切的罪过,一切的受苦受难,皆归咎于父母……
父母须承担孩子成长中多少罪责?
这几句话让我感到很不舒服。没错,家庭教育确实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但同时一味强调父母之前对自己的伤害其实也存在问题:想想看,许多朋友谈论这些问题时,已不是孩子,而是跟李阳老师一样是个成年人。时间无法回溯,人们无法回到童年,去告诉自己的父母:你不可以这样做。这样做,会对我今后的生活产生巨大的伤害。看看我现在的家庭生活,之所以这么糟,都是你当年留下的罪责!这种设想让人感到无力与绝望。
如果李阳老师说这番话时,是一个没满十八岁的孩子,我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甚至还会支持他的这种说法。因为我从事的是家庭教育工作,当然对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父母的言行给孩子的影响,更为了解;对这背后的伤痛感受也多于旁人!
可李阳老师在说这些话时,已不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而是一个四十几岁的大男人。他的这番话,使我从中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没有长大的李阳,一个未成年的小男孩儿,怀着对父母的高度不满与满胸怨气,向外人述说着自己所遭到的不幸经历……
面对这个画面,我很想说:当年那个小男孩儿,被养在自己的外公、外婆家,四、五岁时才回到父母身边,父母因工作而忽视了对他的关爱,他们付出的只是吃饱穿暖,此外,就是用“笨蛋、猪、掏大粪”这样的形容词来说自己的孩子。以至于让这个男孩子出现了“非常自卑,病态的自闭”的状态。这样的环境确实给这个男孩子的内心带来极大的伤痛。但现在早已不是那个四、五岁的男孩子了,而是四十几岁正当年的大男人!
我很认同一句这样的话,一个人到二十几岁,就应该学会当自己的好父母,而不是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自己生身父母的头上。过去已无法改变,在接受它的同时,当事者要学会的是如何自己当自己的好父母。一个人儿时,对自己的父母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这很正常,因为父母不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有许许多多不了解自己的地方。面对父母因不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而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无能为力,这也很正常,因为那时的自己真的太弱小了,没有让成人真正关注自己的力量。
可一个已是四十几岁,事业有成的大男人,在谈到自己父母时,依然说:“一切的弱点,一切的罪过,一切的受苦受难,皆归咎于父母……”就不那么正常了,因为父母虽然出过错,虽然有过这样、那样的问题、给自己带来过这样、那样的伤害,那都是过去时,现在的自己已经长大,完全有能力做到: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关爱自己,自己关注自己,自己给自己认可与确定,把自己内心所需要的营养都给到自己!当这一切都能以自己给予自己的方式给出,而且给得还很充分时,对父母的抱怨之声也就会在这一给予动作中慢慢消失!
因为,抱怨、伤感、痛心大多来源于期待没有被满足,自己缺就想得到,得不到就更想要,越想要越得不到,伤害、抱怨在这种缺乏中产生,并一步步加重。如果成年的自己可以当好自己内心的好父母,自己内心想要得到的,自己都可以给予足够的满足,想要得到的内心肯定、认可、关注等等不再缺乏时,抱怨、不满之情绪自然就会慢慢消失,最后变得无影无踪。
因此,我想说,父母不应该为孩子一生的行为负责,当孩子还没有成年前时,父母当然要为孩子的成长负责任,对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负责任,对孩子的方方面面负责任。但父母也真的无需为一个人的一生负责任,在其成年之后,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生活以及各种状态负责任。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小宇宙,点燃这个小宇宙的启动装置就在自己的手中,成年之后继续抱怨父母吗?那是拒绝长大,拒绝为当下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表现,这绝非自己父母造成的罪责。
你早已不需要父母,而是父母更需要你,所有的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之中,如果还有抱怨,请对自己说吧,这只能说明:现在你还不能当自己的好父母,还让内心依然如未成年的你一样弱小,让自己在这种抱怨中获得别人的同情与关爱,理解与认同,用这种方式吸引别人的目光,得到自己在老迈的父母身上再也无法得到的一点点补偿。让自己在这些关注、补偿中得到内心需要的些许安慰,(这行为真的太像怨妇祥林嫂了)所得到的这一点点索要来的关注、关心与关爱的背后,是自己得永远躺在那里,不许自己内心长大,一直充当那个内心弱小无助的孩子。
想让自己真的身心合一,长大成人吗?就让自己为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有所担当吧,不再让自己的父母为自己现在的问题而承担罪责,让自己成长为一个真正有担当之人,用成年人的行为与态度面对自己现在人生的一切!
想要做到这一点吗?在下面的几个问题中,朋友们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在那样一个让自己受尽了伤害,给了自己满身痛楚的环境下,这个孩子没有屈服,没有死掉,TA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与事业,请问,从这样一个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什么?只有那些曾经所受的不公、被漠视与伤害吗?绝不是。除了那些伤痛与无奈外,更多的是这孩子身上有一种向上的力量,TA顽强与不屈,一直坚持着,一直向上长。具体到李阳身上,我们会看到,无论他说自己有多么的自卑,有多么病态的自闭,我们看到的,在大家视野下的李阳从来都是那么的有力量!
回过头来,看看当年那个没有长大的自己,那个生活在伤痛环境中的自己,你以过来人的身份,对TA说一句欣赏之语,你会对TA说什么?对TA说一句鼓励之语,你会对TA说什么?告诉TA在其生活中需要增加一些什么?你会对TA说什么?请记住这些答案,它们是你作为过来人,对在伤害中的小朋友所说的话,它们也是你自己对自己说出的话,这时的你正在完成自己当自己好父母的职责!请记住这个段落中的几个问题,在夜深人静时,在自己单身独处时,闭上双眼,默默地问自己,默默地给自己回答,这是使自己内心得以成长很有效的办法。
我希望朋友们读过这篇博文后,能不再对自己过往的经历有很多抱怨与绝望;能让那些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朋友们,面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时,不再有如履薄冰的心理负担和过度的内疚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能让朋友们带着自己原有的心理伤痕,依然可以得到内心成长的空间与力量。
在这里我真心地向李阳老师道一声:“谢谢!”正是李阳老师的开放,正是李阳老师的公开回应,以及李阳老师主动说可以成为家庭教育的教材的说法,才给了猫猫这样一个以其为例的机会!这个生动、鲜活的个案中所展现出来的内容,并不只是家庭暴力、不良的家庭教育以及疯狂极端的行为,它背后所带出来的问题,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找到或多或少的影子。
得到这样一个公开的案例真的是太不容易了,猫猫下篇博文想继续借此案例,向朋友们揭示生活中另一种常见的一种行为特质:“我一直模仿自己痛恨的行为”敬请感兴趣的朋友们关注,谢谢,谢谢!
别忘了到这里给猫猫投上一票哟,谢谢了!
欲了解我原创的,更多更好的博文的朋友请点击
前一篇:孩子吃亏是家长一关
后一篇:我一直模仿自己痛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