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大盘上演戏剧性的一幕,大盘大跌超过两百多个点,但是短短两天再次回到大跌前的起始位置。
周五的早上,也分析:大盘近两日的走势跌宕起伏,但我认为和7月初的走势成因基本一致。7月初,银监会加强信贷监管的信息引发市场猜测央行货币政策将转向,大盘当时自3120快速下跌至3015附近,跌幅超过百点,大量中小投资大举减仓,机构大举买入,之后央行澄清货币政策不变,加上乐观的经济数据持续发布,大盘很快创出新高。
近两天,银监会再度发布诸多加强信贷管理的通知,市场再度传言货币政策将转向,中小投资者再度大举卖出,机构低位再度大举买入。央行也再度澄清,货币政策方向不会变,也不会对信贷总量进行控制。大盘昨日探底回升,收盘上扬。而下周,7月份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和7月发电量这两大经济先行指标数据将发布,预计保持乐观,并将刺激大盘在未来再度创出新高。
但问题是,为何大盘出现突然的下跌时,市场立即看空声不绝于耳,大家知道,上周大跌之后,诸如“中期调整开始”、“大盘见顶”等等言论铺天盖地。我觉得很多投资者依旧没有认清大盘运行的方向背后的决定因素,也就是宏观经济的复苏以及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持续性。
上周很多人对货币政策产生转向的担忧,主要是因为人为银监会的信贷间空将使得货币政策转向。对于这一点,我多次强调,出于保增长的需要,政策大的方向不会改变。对于这一点前期强调多次,不再重复。我只讲一点,一周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领导强调下半年将保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大家理性的思考一下,中央刚刚专门召开重要会议专门强调政策不变,而几天之后就难道就改变政策?
如果对于大盘中期趋势的决定因素(宏观经济的复苏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持续性),以及清晰地认识到传闻的货币政策转向不可能兑现。大盘的大跌其实是介入的机会,这几天的走势不难看出,担心政策转向的中小投资者大举减仓,而认定政策不会改变的机构(特别是新发行的基金)则大举买入。
这个市场中,谁赢谁输,并不完全比较炒股的年限,更多的还是对于基本面、资金面和政策面这些决定股市运行方向的诸多因素的把握,当然,还有冷静和沉稳的心态,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去努力提高的,我们每天多花点时间看看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的信息和分析,远比每日钻研主力资金进出某某股票来得更为实际和有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