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群荣:出其不意又会创新高

(2009-07-09 08:06:09)
标签:

财经

股票

何群荣

蓝筹

分类: 大盘分析

    股市早九点

    早晨基本面信息简评: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初步报告,金融机构6月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月新增15304亿元,各项存款较上月新增20022亿元,详细数据将近日公布。

   点评:
此前市场曾传闻6月份新增信贷数据为1-1.2万亿,但是最终的数据确是1.5万亿,远远好于市场预期。前天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900亿元28天正回购操作,同时还进行800亿元91天正回购操作。其中28天正回购利率从0.95%升至1%,再度上升5个基点;91天正回购利率从1%升至1.05%,同样上升5个基点。这样的消息也被部分机构理解为央行试探性的收紧货币政策和流动性。我昨日也专门分析,央行之所以回收流动性,并非该改变货币政策,而是因为即将发布的6月份新增信贷数据将非常高,央行已经获知这一数据提前回收部分流动性,保障市场流动性的稳定。上述央行最新发布的6月信贷数据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考虑到信贷猛增,本月央行依然倾向于进一步回收流动性,但这只是阶段性的,和货币政策会否转向没有直接联系。并且按照惯例,信贷数据一般在每月的10-12日发布,而此次却突然提前发布,在货币政策大的方针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上述超出预期的信贷数据对于大盘显然构成利好刺激。

    
今天,央行将在银行间市场发行500亿元1年期央票,这是1年期央票自去年底暂停发行后再度出山。

   点评:
我个人认为,这一举动和上述分析也是一样,属于央行调节流动性,但不能理解为货币政策的转向。

     
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今日公告,两公司股票均将于2009年7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点评:
对于这两只个股的首日上市表现,我保持谨慎。

     银监会:商业银行理财资金不能投资股票可打新股。7月8日,为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投资管理活动,促进理财业务健康有序发展,针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监管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今日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里面提到,商业银行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但是可以参与新股申购。

    点评:
我个人认为,这一信息对于市场的影响有限,因为上个月底大盘未突破3000之前,上述消息就已经见报,市场也早已经有所预期了。影响有限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目前市场的流动性依然非常充裕,最新的信息显示,6月银行新增信贷高达1.5万亿。

    昨晚外围股市:

    美国股市周三涨跌互现,其中道指小幅收高,主要原因为投资者摆脱了对经济复苏强度和企业业绩不确定的忧虑。

    收盘方面,道指收高14.81点,或0.18%,报8,178.41点;标普500指数收低1.47点,或0.17%,报879.56点;纳指微升1.00点 ,或0.06%,报1,747.17点。

    大盘展望:

    高盛亚洲和北京高华证券公司8日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报告预测,二季度中国GDP的同比增速将升至接近8%的水平,6月份CPI和PPI的环比增长也将自2008年8月以来首次同时为正值。

    这只是单个机构的预期数据,二季度的GDP具体数据我个人难以预测,但是我倾向于认为经济依然逐步好转,且好转的程度将好于很多人的预期。下周五将发布6月份几乎所有经济数据,我对于这些数据的整体表现保持乐观,6月份以及下半年宏观经济的持续转暖将给股市带来基本面的支撑。在此基础上,我也认为,出于为宏观经济保驾护航,货币政策暂时不会做大的调整,市场近期的关于货币政策将收紧的传言不久将烟消云散。

    由于6月份新增信贷高达1.5万亿,超出市场的预期。更重要的是,目前尚看不到货币转向,因此这一数据将给大盘形成利好刺激。虽然目前诸多投资者对于大盘忧心忡忡,认为大盘见顶,但最终的结果将是,在不经意间大盘又会创新高。大盘近期的阻力依然在3200-3300一带,强支撑依然是3000点附近。我个人认为大盘倾向于逐步上行,除了基本面和资金面的支撑外,另一个原因是这两天散户大举减仓,而机构却在大胆承接筹码。

    在经济复苏背景下,我依旧看好周期性蓝筹,譬如房地产、钢铁等诸多蓝筹板块的中期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