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2010-11-02 21:35:13)
标签:

浙江上虞

朱自清

丰子恺

白马湖

春晖中学

旅行/见闻

旅游

分类: 烟雨江南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在上虞出差,周围的成功人士提到春晖中学无不赞赏春晖的文化及由来,更为他们曾经是春晖的学生而感到无上的骄傲。闲暇时在友人及老师的推荐并带领下,专程来到慕名已久的春晖中学,从上虞嘈杂的市区行进了约3公里,拐入一宁静宽阔的柏油马路,眼前便是现代建筑的春晖中学,大门左拐沿小路绕到学校后身,突然一所五四时期的小白房子映入眼帘,小桥、流水、古树、校舍,宁静、翠绿而秀美,好一派独特的江南景象。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以下文字摘自春晖中学校园网)    春晖中学,位于浙江省上虞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由近代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先生得到民营资本家陈春澜先生的资助而创办。早期的春晖中学,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彦,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一代代先辈为“一洗从来之积弊”,推行新教育,传播新文化,为今日的春晖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奠定了坚实的名校基石,赢得了“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著名文学家朱自清1924年3月应聘任春晖中学国文教员。1925年暑假离白马湖赴清华大学任中文教授。在春晖执教期间,他写过《春晖的一月》等多篇文章在《春晖半月刊》上发表,还作过《刹那》“五夜讲话”的讲演,还在宁波四中等地兼课。在春晖中学任教不久,他把家眷也接到这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借平屋西侧三间作居室,与好友夏丏尊成隔壁邻居,与丰子恺先生旧居小杨柳屋毗邻。课后,他与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等经常在这平屋、小杨柳屋小聚,切磋文艺,恳谈人生,使这里成为形成白马湖文学流派的源地之一。朱自清去北京后,其家眷还留在白马湖,至1927年1月才携眷属居北京。白马湖畔却留下了这位文学家大师的不可磨灭的足迹。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早期春晖,名人荟萃,不仅名师济济,而且名家络绎不断来春晖讲学考察。一代宗师、高僧李叔同(弘一法师)就是其中一位名家,他几度到酷爱的白马湖诵经著书,并与春晖师生共聚。他的好友夏丏尊、经亨颐和学生刘质平、丰子恺等于1929年专门集资为弘一法师在春晖后山腰建造三间平房作禅室,称为晚睛山房。后山房毁于抗日战争时期,至今遗址荡然无存。为纪念这位艺术大师和佛门高僧,1994年,上虞市弘一法师研究会募款在象山脚另择址重建晚睛山房,新建山房共四间,仍有当年老山房痕迹。赵朴初、冰心和雷洁琼分别为晚睛山房和弘一法师纪念堂题匾。于是具有纪念和教育意义的晚睛山房又在春晖校园边重现,成为弘扬白马湖艺术的教育基地。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春社”建于1922,是私立春晖中学校董会为慷慨捐银20万元创办春晖中学的校主陈春澜先生而筑的纪念堂,长年供奉陈先生灵位,让春晖师生“乘凉不忘栽树人”,感恩砺志。“春社”匾额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题写。

 

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摄于2010年10月22日,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春晖名人文化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