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女曹娥

标签:
曹娥江曹娥庙曹娥孝道上虞 |
分类: 烟雨江南 |
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有个不知名的小渔村。村里有个姓曹的渔夫,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在舜江上捕鱼。这渔夫有个女儿叫曹娥,年方一十四岁,生得美如天仙,又聪明绝顶,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女。其父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今曹娥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孝女曹娥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父尸浮出水面。就此传为神话。曹娥的孝心感动了天,更感动了四周的乡亲,他们好生安葬了曹娥父女,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边造了庙,塑了她的像,尊她为“孝女娘娘”,还把渔村叫做曹娥村,把这条江改名曹娥江。
曹娥庙有近两千年的文化积淀,艺术品位相当高。如雕刻、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饮誉海内外。庙里的雕刻以质地分,有木雕、石雕、砖雕,以技法分,有圆雕、透雕、浮雕,雕刻技艺精湛。
曹娥庙的壁画以置之连环画的形式叙述了曹娥生前及死后传说的全过程,线条圆润流畅,构图简括,极具表现力,对研究民国绘画史极具价值。
曹娥庙的楹联数量之多,为其它庙宇所罕见。并且,楹联作者层次颇高,于右任、居正、刘春霖、熊希龄、王震、李生翁、马一浮、邓散木等都属民国文坛盛名人物。从这个意义而言,称曹娥庙楹联近集民国文坛大成不算为过。
摄于2010年10月22日,浙江,上虞,曹娥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