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反思二
(2011-01-06 23:36: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反思 |
一立足文本,文道融合。
文言文教学容易走向两大极端——或脱离文本,大谈文中思想,使文本成为教师借题发挥的道具;或字字落实,死于章句,拘泥于一词一句,以致使课堂僵硬沉闷干瘪枯涩。
本课教学力求避免以上弊端。既要使学生理解孔子的思想,又要学习文言语言、欣赏精练传神的语言。总之,努力追求语言与思想的和谐、工具与精神的统一。
二、三大版块,相辅相成。
根据以上考虑,在课堂内容与结构上,设计了如下三个互为支撑的版块:
知识版块——整理文言知识,为理解课文张本;
文本版块——揣摩人物语言,领会孔子思想;
精神版块——介绍中外相关材料,加深认识,拓展眼界,增加积累。
实施后评价:
1、给学生活动的空间仍然不够大,没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
2、怎样权衡“文”与“道”,还不能做到协调相生,如盐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