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汉语》通论.虚词(补充题)

(2007-11-29 21:39:09)
标签:

知识/探索

 

06本科《古代汉语》通论.虚词(补充题)

[班级:         姓名:         时间:         

 

(一)指出下列加线副词的类型,并语译该词。

⒈《庄子.逍遥游》:彼奚适也?

           且:时间副词,将要.

⒉《史记.魏公子列传》:臣知公子之还也。

                      固:语气副词,本来 .

⒊《史记魏公子列传》诸侯闻魏公子,不闻魏王。

                   徒:范围副词,只。

⒋《韩非.喻老》:君之病在肌肤,不治深。

                            益:程度副词,更加.   

⒌《史记.游侠列传》:自远方送丧,千乘。

                           盖:语气副词,大约。

⒍《史记.三代世表》:周以来乃颇可著。

    乃:时间副词,才;颇:程度副词,稍微。

(二)指出下列加线代词的类型,并语译该词。

⒈《史记项羽本纪》纵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彼:人称代词,他。

⒉《庄子.逍遥游》:二虫又何知?

              之:指代词,这;何:疑代,什么。

⒊《前出师表》此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此:指代,这;之:人称代词,他们

⒋《孟子.梁惠王上》:其若是,能御之。

                        孰:疑代,谁。

⒌《梁惠王上》:百步而后止,五十…。 

                  或: 定指代词,有的。

(三)指出下列加线虚词的类型,并语译该词。

⒈《荀子.劝学》:白沙在涅,之俱黑。

                        与:介词,与。

⒉《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防川。

                        于:介词,表比较,比。 

⒊《史记.吴起列传》:卒有病疽者,起吮之。

                               为:介词,给,替。  

⒋《左传僖三十年》其无礼于晋,楚也。

              以:介词,因;且:连词,而且;于:介词,对。          

⒌《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河东。

          则:副词,就;其:代词,那里的;于:介词,到。         

⒍贾谊《论积贮疏》:积贮,天下大命

         夫:开端发语词;者:助词;之:助词;也::语气词。

⒎《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 

莫:无定指代词,没有谁;焉:语气词或合音词“于此”。

(四)指出下列例句的句式类型并语译该句:

⒈《史记.廉颇…列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疑问代词“孰”加“与”,是一种凝固形式,同“何如”的意思相近,用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

⒉《史记孙子…列传》将军自吮其疽,何以哭为?

     .“何以”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就是“以何”,为什么。        

⒊《史记三代世表》黄帝后世何王天下之久远邪?

      “何”是状语后置的标志:为什么长久地称王于天下呢?
 

⒋《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亦……乎”即“不也是……吗?”

⒌《论语.学而》: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⒍《庄子.渔父》:言拜而应,得无太甚乎?

 

⒎《韩非.孤愤》:是其故何也?人臣之罪大也。

 

⒏《史记.孔子世家》:赐!汝来何其晚也?

 

⒐《论语.学而》:求!无乃尔是过与?

 

⒑庄子.逍遥游》: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五)语译下列古文,并分析加线句的语法结构。

⒈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

 

 

 

 

 

 

 

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学号尾号为8的同学提交作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