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古汉语
古汉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6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汉语》通论.实词(补充题)

(2007-11-29 21:33:38)
标签:

知识/探索

 

06本科《古代汉语》通论.实词(补充题)

[班级:         姓名:         时间:         

 

(一)说明下列例句中加线词语的活用情况:

⒈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十步、十驾: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⒉李佑、李忠义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

    镬:名词用如动词,“用镬挖城墙”。

蹇驴,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

    策:用鞭打;囊:用囊装;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⒋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西:方位名词用如动词,“向西”。

屈,息,以听命先生。

 猥、蠖、蛇、龟:名词作状语,“像……样的”。

⒍张苍王陵,…及苍贵,常事王陵。

 德:名词作动词,“以德安抚”。父:名词作状语,“以事父之礼”。

(二)说明下列例句中加下线的动词等是使动还是意动(处动)、为动用法:

⒈既来之,则安之。                  ⒉成以其小,劣之

    使动。                               意动

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意动(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为动用法。

⒌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槨大夫礼葬之。

   为动(为肥而死)            为动(为之治丧)

⒍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

                             为动(为之恨)。

⒎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使动(使天下之主为臣)。

⒏天帝使我长百兽

       名词用如动词(作百兽之长)。

(三)语译下段古文并分析加线句子的语法关系:

孔子御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曰:“请用。”仲尼先饭黍而后啗桃,左右皆揜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对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为上盛。果蓏有六,而桃为下,祭先王不得入庙。丘之闻也,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今以主五谷之长雪果蓏之下,是从上雪下也,丘以为妨义,故不敢以先于宗庙之盛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孔子御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  仲尼先饭黍而后啗桃

 主语谓语  补语    主 谓近宾远宾     主 状谓宾  状谓宾

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    丘知之矣    丘之闻也君子以贱雪贵,

主语  状谓宾   状 谓宾     主 谓宾       主语       谓 

 今以主五谷之长雪果蓏之下       丘以为妨义     

][ ][      ]谓宾语  补语     主谓语宾语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的情况,并语译全句。

⒈帝曰:“今安在?”对曰:“在宫府门外。”

          在哪?(安:宾语前置)

⒉岂不谷是为?           

难道是为了我么?(不谷:前置的宾语;是:复指前置的宾语)

先君之好是继

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先君之好:前置的宾语;是:复指前置的宾语)

⒊尔贡包茅不入…寡人是征;昭王…寡人是问

            我要征询这件事;……我要质问这件事。(是:宾语前置)

⒋姜氏何厌之有?                  

  姜氏有什么能满足的呢?(有何厌之,宾语前置)

⒌彼不我恩也。

 他不恩惠于我。(恩我。宾语前置)

⒍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我与谁相同呢?(与谁归。宾语前置) 

⒎君何患焉

 您担心什么呢?(患何?宾语前置)

(五)语译下文,并对加线句子作句法分析。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六)指明加线句子的句式,并对译为现代汉语。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判断句式。

⒉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

                            判断句式。                     

⒊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

                    被动句

是狼虞人,求救于我,我实生之

      被动句                使动  

⒌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

                     判断句

(七)语译下文,并指出加线句的主要语法特点。

晋阳处父侵蔡,楚子上救之,与晋师夹泜而军。阳子患之,使谓子上曰:“吾闻之:‘文不犯顺,武不违敌。’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子济而陈迟速唯命。不然,纾我老师费财,亦无益也。”乃驾以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纾shū解除)

[学号尾号为7的同学提交作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