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至尊墨宝:怀素四大名贴

(2008-07-30 15:48:01)
标签:

怀素

至尊名贴

分类: 至尊国宝

怀素:中国唐代书法家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1 食鱼帖  尺寸: 34.5 * 52.4 CM  私人收藏

至尊墨宝:怀素四大名贴

释文: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异疏(按:此字左半已破损)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嬴也。口日怀素藏真白。
引首: 米汉雯书“翰珍”

《食鱼帖》、《苦笋帖》、《自叙帖》、《论书帖》同为现今存世怀素墨迹的四件作品。鉴定家徐邦达先生 1979年曾撰文论证此帖,学术界公认此为徐先生重要鉴定发现成果之一。《食鱼帖》经北宋人吴喆题跋,又钤有元代赵孟頫、张晏、张雨,乔篑成、明代项元汴、项笃泰、华幼武和清代何元英等收藏、鉴赏家印88方,历五朝,传千年,流转有给,是现存怀素传世作品中的佳作之一,弥足珍贵,堪称国宝。此帖距今已有1200余年!

《食鱼帖》原藏山东潍坊望族,“文革”被抄,堆于青岛博物馆。1977年,中国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率一文物小组赴各地抢救文物,至青岛,在一堆废弃待处理的书画堆中拣识《食鱼帖》,大喜过望。之前,已有鉴定家说是“赝品”,差点毁于一旦。

部分收藏印: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xianzhity.jpg
贤志堂印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molinmiw.jpg
墨林秘玩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xiangmasy.jpg
项元汴印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xiangyuanb.jpg
项元汴印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xiangshizy.jpg
项氏子长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chuncaot.jpg
贤志堂印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demi.jpg
得 密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xiangzijingj.jpg
项子京家珍藏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zhaoshiz.jpg
(赵氏)子昂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songdaixi.jpg
宋代‘希’印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qiaoshigc.jpg
乔氏贵成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juquwais.jpg
句曲外史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zhangyansy.jpg
张晏私印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zhaoshiza.jpg
赵氏子昂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zhenjiety.jpg
贞节堂印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julixiangsh.jpg
桥李项氏之家宝玩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xiangguozs.jpg
襄国张氏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xiangmolin.jpg
项墨林鉴赏章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zhangship.jpg
张氏蓬山珍赏
http://www.eastart.net/literature/jiushuih.jpg

秀水何蕤音鉴赏章

鉴藏者
吴喆:北宋宣和年间人,无考。此卷有其跋文。
赵孟頫:(1254-1322)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湖州(今浙江湖州)人。
  宋宗室。元仁宗敬重其才能,将他比李白、苏轼。博学多才,精通诗词、音律,居书
  坛、画坛首领,喜收藏,精鉴定,造诣尤深。此卷中有其“赵氏子昂”、“子昂”
  ( 残,半印)等印。原有後跋,约明代移去他处。  
张晏:(元大德 —— 延佑年间),字彦清,河北沙河人。张文谦之子,官御史中丞。收藏
  家。此卷卷有“贤志堂印”、“襄国张氏”、“张晏私印”、“端本家传”等印。
张雨:(1275-1349),道士,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幻仙。浙江杭州人。博闻,善书画,
  诗、书、画为元朝道品第一,收藏家。此卷有“句曲外史”印。
乔贸成:(元至正——皇庆年间)字达之,号仲山。天津蓟县人。收藏家,藏有欧阳询《梦
  奠帖》。此卷有其“乔氏责成”印。

收藏印:
【元】赵孟頫:赵氏子昂(朱文)、赵(朱文、半印)、子昂(朱文、半印)
【元】乔篑成:乔氏贵成(白文)(两次)
【元】张晏:张晏私印(朱文)、张氏连山珍赏(朱文)、瑞文图书(朱文)、秦国张氏
(朱文)、张曼(朱印)、端本家传(朱文)、贤志堂印(朱文)

【元】张雨:句曲外史(朱文)(两次)
【明】项元汴:侨李(朱文)(两次)、项子京家珍藏(朱文)(两次)、项墨林鉴赏章(白文)

(两次)、于京(朱文)、于京永存伯文)、神、品(朱文)、项元汴印(朱文)(两次)、

墨林秘玩(朱文)(两次)、得密(朱文)、桥李项氏之家宝玩(朱文)、子孙永宝(白文)、

于京父印(朱文)、天籁合(朱文)、墨林(半印)、项(半印)、项墨林父秘定之印
【明】华幼武:贞节室印(朱文)、春草堂图书印(朱文)
【明】项笃寿:项氏子长(白文)(两次)、项氏笃寿(白文)(两次)、项氏子长(白文)
【清】何元英:秀水河夔音鉴赏章(白文)、秀水何兹育鉴赏章(白文、半印)
【清】米汉雯:书画般(朱文)、翰珍米汉雯、米汉雯印(白文)、紫来(朱文)
尚有张元徵:张元徵印(朱文)(两次)。吴时芳:吴时芳印(白文)(两次)。蒋韵:蒋韵之印

(白文)(三次)。高治:朱高治印(白文)、高治私印(白文)(两次)。张以鲸:张以鲸印

(白文)(两次)。无考收藏者:曾在准水谭紫口收藏(朱文)、思贻齐藏本(白文)、翼明

(白文)(两次)、清源(白文)、岁寒古疾(白文)、军司马印、陈彦廉氏、墨村山人、圣鲁

(朱文)(两次)、维翰鉴赏(朱文)(两次)、口宗鉴定(白文)、桃花村里人家(朱文)、

希(朱文、半印)(三次)、私印(朱文、半印)、口口传家(白文)等。

食鱼帖 这条百年不遇的“大鱼”,将要在本年度11月6日上午10点在昆仑饭店举行的“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拍卖!

 

2  苦笋帖  现藏上海博物馆

 

 

至尊墨宝:怀素四大名贴

至尊墨宝:怀素四大名贴

   苦笋帖 绢本墨迹,草书。纵25.1厘米,横12厘米,仅2行 14字,无年款。文为:“苦笋及茗异常佳,

乃可迳来,怀素上。”帖前有清弘历题签并书引首“醉僧逸翰”,帖后有宋米友仁、聂子述,明项元汴,

清李佐贤、陆润庠等题跋,钤有“宣和”、“绍兴”、“内府图书之印”、“项子京家珍藏”、“正谊

书屋珍藏首书”、“乾隆御览之宝”、“恭亲王”等鉴藏印数十方。此为怀素传世墨迹草书中的精品,

也是惟一世所公认的怀素墨宝真迹,因此弥足珍贵。

 

 

3 自叙帖  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至尊墨宝:怀素四大名贴

至尊墨宝:怀素四大名贴
《自叙帖》唐书法僧怀素草书。中华第一草书。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

共126行,698字。书於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首六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

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

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

“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明文徵明题:

“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

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自叙帖》曾经南唐内府、宋苏舜钦、邵叶、吕辩、明徐谦斋、吴宽、文徵明、项元汴、清徐玉峰、

安岐、清内府等收藏。 


4 论书帖  辽宁省博物馆藏

至尊墨宝:怀素四大名贴

释文:  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名,后来足可深戒,

藏真自风发。近来已四岁,近蒙薄减,今所为其颠逸,全胜往年。所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

常自不知耳,昨奉《二谢》书,问知山中事有也。

   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纸本,纵38.5厘米,横40.5厘米,9行,共85字(辽宁省博物馆藏)。

最早著录于《宣和书谱》,现在还保存有宣和内府原来的装裱形式,最后入清内府。前后800来年,

流传有绪,诸家著录较为翔实,可资查考。书法无狂怪之势,有别二王等前人草法,圆浑高雅。或以

为唐、宋间摹写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