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的回忆——过年的衣服

(2008-02-27 11:39:47)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情感梦想

服装

裁缝店

中山装

瘸腿

杂谈

分类: 往事回忆
    现在的孩子就觉得他们天天都是过年,365天几乎天天都穿新衣服,而对我们这些70后来说,儿时每逢过年我们都能混上一身新衣裳,这是那时所有孩子们过年的的惯例之一。这些惯例让我们对过年充满了热切的向往,向往程度相当于眼下我们开始向往着年底能拿多少奖金一样。
  那时的新衣都是裁缝店里师傅给量体裁出来的,很多年过去了,常给我们量体裁衣的瘸腿裁缝早就不知下落,裁缝店也有多年未曾进入,老实说,如今的“裁缝店”我只有在买了裤子需要整理脚边时才能在商场的角落里见到那些似曾相识的影子。旧时的裁缝店里的嗡嗡的缝纫机声在我着力回忆他们的时候似乎还能在耳边响起,记得那个瘸腿的裁缝总是用在蜂窝煤炉上烘烤的熨斗给我们烫衣服,他做的中山装较多,常以上下各带两个口袋的款式为主,在我的童年时代父辈们在正式场合似乎都穿中山装,他们把钢笔永远插在中山装的上口袋上,所以我一直对那个裁缝剪的那些小口袋印象较深,因为那时我羡慕“大人们”可以穿上在口袋上插着钢笔的中山装,可是后来我一直未曾有机会穿过中山装,不是那个裁缝不见了,而是那个时代过去了。
  儿时的裁缝店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已经不再享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量体选衣,不管你是胖子还是瘦子总有一款适合你,服装制造业的发达程度在各大商场里可见一斑。因为市场的竞争和个性时尚的追求,服装业的发展让我们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但事实上,这种可供选择的余地越大,选择显得越没有余地。价位、款式、面料的层出不穷常让人无所适从。抗菌防臭、远红外保健、防辐射、防尘、防紫外线、吸汗不湿、防雨透气、吸热保温……功能的开发更是“不走寻常路”。这就不难理解女人为什么逛了半天街没买到中意的衣服,连我这个大男人有时也会空手而归。
  如果说儿时的量体裁衣是因为服装制造业的落后,那么今天的量体裁衣却是服装制造业的发达“造”成的,琳琅满目眼花缭乱的货架上的成品衣给人的感觉很丰富却又很贫乏,对个性强调越来越苛刻的品位一族开始找裁缝给自己量体裁衣,打造出不同的品位人生。旧时裁缝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洋服行”的出现,新一轮高档“裁缝店”营运而生。找裁缝做衣服的举动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完成了一次轮回的运转,服装文化这种历练蕴藏着的是文化的复活和挖掘,就像早就过时的曾经的中山装现在被成功改造成“中华立领”,曾经的地主装被光荣更名为“唐装”了,一切皆有可能!                
  众所周知,人类的祖先是不穿衣服的,据说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才开始有“衣服”的出现,因为只有针尖的出现才可以缝衣。在随后的几千年间,我们勤劳忠厚的前辈们先后裁出汉服,唐服,明服等经典服系。直到清政府强制推行紧身长袍马褂后,那些曾经很民族的服装几乎灭绝。好的东西总会有人传承,当我们开始热衷于西装笔挺的时候,邻近的韩国和日本却始终显摆着他们很民族的“袍子”,虽然我们知道,那些都是我们老祖宗传过去的,但毕竟已经成为人家的东西了。据悉,马来西亚内阁已经批准中山装为“官方服装”。是否可以这样想,我们的唐装是否也会有一天成为异国的“官方服装”?(嘿嘿,自己先汗一下。)
    扯远了。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讲,只要好看适合就行,当然谁都可以这样穿:内裤可以穿在外面,衣服破了可以不补,背心球衣可以穿在最外面并可以长置膝盖,女人的裙子下摆可以大到做帐篷小到露屁股。强调个性就得勇于探索,“穿什么就是什么!”——这句广告语告诉我们,只要披上狼皮我们就是狼了!
    虽然色彩鲜艳的服装比比皆是,但我现在还是怀念童年的时候,那嗡嗡的缝纫机声,也许偶也老了呀,嘿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