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论混多好,中年危机免不了

(2018-09-14 09:00:20)
分类: 各抒己见

(来自网络)


英国作家叫乔治·奥威尔说:任何生活,从内部观察,都只是一系列的失败。


换句话说,你的人生,就是不断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


儿子说,这怎么可能呢?


我笑着说:可能的。因为说这话的那一年,奥威尔正好四十岁。


我有一位好朋友,特别不同意中年危机这个说法。他说,“啥危机?我一生下来就是危机。人生,就是不断的危机处理。早习惯了。那说啥‘中年危机’的,都是闲的蛋痛。”


我想告诉他:近数十年来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中年危机,还真的不是“闲的蛋痛”。40到50岁的中年人,难以感到心理满足,可能有着进化上的生物学原因。


七十年代以来,一系列心理学和经济学著作点燃了公众对于中年危机的兴趣。“中年危机”(midlife crisis)进入欧美日常语汇。八十年代以来,“中年危机”逐渐成为中文世界中的高频词,这是改革开放以后观念进口的结果。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中年危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应激模式。它是指中年人与其他年龄人群相比,更难以感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


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研究都表明:虽然看起来和家庭、工作和生活上的诱因有关,中年危机的心理模式其实和外部条件没有直接关系。中年人的情绪低落,只和年龄有关。


换句话说,无论你是谁,混的多牛逼,到了这岁数,多少会有点。


从90年代开始,美国两位经济学家David Blanchflower和Andrew Oswald从事了一项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人群的幸福感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满意程度随着年龄下降,在四十和五十岁初期达到低谷。然后逐步回升。到了老年阶段,生活满意程度回升甚至超过青少年时期。他们的这个发现,被称作“快乐的U形曲线”。


中年人,正处在那个U形曲线的低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