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暗讽林徽因整容
(2018-06-20 09:36:20)分类: 各抒己见 |
(来自网络)
如今,明星整容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了,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很多人都说,在民国时期,没有PS,没有整形,那些美女明星才是真正的天然美女,民国时期真的没有整容吗?
钱钟书写过一篇疑似讽刺林徽因的文章《猫》,文中有这样一对李氏夫妇: “李太太从小对自己的面貌有两点不满意:皮肤不是上白,眼皮不双。第一点还无关紧要,因为她根本不稀罕那种又红又白的洋娃娃脸,她觉得原有的相貌已经够可爱了。单眼皮呢,确是极大的缺陷,内心的丰富没有充分流露的工具,宛如大陆国没有海港,物产不易出口。”
“李先生向她求婚,她提出许多条件,第十八条就是蜜月旅行到日本。一到日本,她进医院去修改眼皮,附带把左颊的酒靥(酒窝)加深。……李太太花五百元日金新买来的眼睛,好像美术照相的电光,把她原有的美貌都焕映烘托出来。”
而钱钟书笔下的李氏夫妇,从家世背景、体貌都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颇为相像。不免让人猜疑,那个“去日本割双眼皮把酒窝加深”的李太太,影射的就是林徽因本人,于是,“林徽因曾去日本割双眼皮”的消息也成了文坛私房话。不过那时候也没有网络,林徽因到底有没有割双眼皮,我们现在也不得而知了。
其实早在民国,整形机构在当时已经初具规模,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地的黄金地段开设了连锁机构,业务范围与如今的整形医院一样。
“自古佳人丽质,必处于‘天生’;然今因医学发达,科学昌明,在相当范围内,已可藉‘人工’造之:所谓‘整容医学’是也。”——这是刊载于民国旧报中的一条医学广告。比起现代整形医院各种隐晦的宣传词,这个广告语来得理直气壮、清晰直白。
如今的女明星,明明整的那么明显,还要去医院开个“未整容证明”。但是民国的女明星们,人家才不会这么藏着掖着呢。
1936年,演员白杨刚刚出道,公司在电影上映前就刊出了这样的新闻 “白杨来沪修补面部缺点,凹鼻梁、凸嘴唇、面部雀斑均加改造”。
甚至登上宣传册:“影星白杨小姐,杨氏双眼皮术,及眼头放大,并施高鼻术前后之两种面容。”
号称“金嗓子”的民国美人周璇一开始让化妆师用火柴棍儿压印后,再用眼线笔画出双眼皮,但还是嫌麻烦,便去日本割双眼皮了。
其实最能表现个人气质的地方就是眼睛了,一对水汪汪迷人的大眼配合着笑脸撩人只在瞬间,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天生都是双眼皮,像周旋一样通过双眼皮手术完成点睛之笔也是非常不错的。
标准的眼形是一个圆润的平行四边形,可以形容成饱满的橄榄或杏仁;
内眼角和外眼角两点之间的连线应该趋于水平;
眼睛的宽度和长度比例应该是2:3;
内眼角是打开的、双眼皮折痕线呈自然的月牙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