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移鼠”是谁吗?
(2016-03-25 08:30:35)
标签:
涨姿势 |
来源:知乎
有哪些截然不同的译名其实有相同的原名
唐太宗年间,自西方大秦国传来一宗教,名为景教,教中经卷《序听迷诗所经》记载了如下文字:
天尊当使凉风向一童女,名曰末艳。凉风即入末艳腹内,依天尊教。当即末艳怀身。为以天尊使凉风伺童女边,无男夫怀妊。令一切众生见无男夫怀妊。使世间人等见即道,天尊有威力。即遣众生信心清静回向善缘。末艳怀后产一男,名为移鼠。
翻译过来就是个有神力的「天尊」将一阵凉风吹向童女末艳,童女没有着凉拉肚子,而是怀孕了。大家一看,天尊好牛X!顿时拜服。后来末艳生下个男孩,名叫移鼠……
这什么邪教的传说啊?
其实,当年的「大秦」即唐朝时对拜占庭帝国的称呼。
「景教」则是基督教在拜占庭的一个支派,后来传入中国;
「迷诗所」其实就是「弥赛亚」;
看到这里,聪明如你大概心里有数了:
「天尊」就是上帝耶和华,「末艳」就是圣母玛利亚,而「移鼠」,则是耶稣……
当年在大唐传教的基督教徒多不容易啊!翻译得如此接地气,都接到耗子洞里去了。
再听听人家的《景教三威蒙度赞》,要是不说肯定以为是哪个佛经上摘来的:
无上诸天深敬叹,大地重念普安和
人元真性蒙依止,三才慈父阿罗诃
一切善众至诚礼,一切慧性称赞歌
一切含真尽归仰,蒙圣慈光救离魔
难寻无及正真常,慈父明子净风王
于诸帝中为师帝,于诸世尊为法皇
常居妙明无畔界,光威尽察有界疆
自始无人尝得见,复以色见不可相
……………
顺便说一下,这里的「净风」和前面天尊吹童女的「凉风」其实都是对圣灵一词的意译,只不过一个颇有禅意,另一个又太通俗了点。所以「慈父明子净风王」其实就是「伟大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至于其他的翻译,如摩西译为牟世、约翰译为瑜罕难等等,就不一一对照了,大家去翻原始经文吧……
玛丽莲梦露,多么美妙的一个译名,英文是Marilyn Monroe,其实有一个更通行的翻译:门罗。比如美国著名的门罗主义,就是James Monroe 詹姆斯门罗。所以梦露就是门罗,门罗就是梦露。当我知道这个真相时,春梦立刻就破碎了……
类似的还有尤利娅·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译名也还算美妙。可它还有另外一个译法,因一位苏联大将而所为人所共知——铁木辛哥。当我知道这个真相时,春梦立刻就破碎了……
顺便一说,这个词的语源是来自于Timothy,即圣经里的提摩太。
说到圣经,圣经里有一位大天使米迦勒,能征惯战,骁勇无比。我当年觉得米迦勒这个名字透着一圣洁轻灵之气,真是好听,后来读了英文才知道人家叫Michael……米迦勒瞬间跌落凡间,成了凡人迈克尔。
还有一个比较古典的例子。
古代印度神话里有一头怪兽,叫做摩伽罗(makara),是恒河女神及伐楼拿的座骑,一条巨鱼形象,长鼻利齿。《大唐西域记》里提到过这头怪物,但你们知道玄奘把这个名字翻成了什么吗?
“昔漕矩吒国有大商主……轻蔑佛法,不信因果……泛舟南海,遭风失路……资粮罄竭,糊口不充……俄见大山,崇崖峻岭,两日联晖,重明照朗。时诸商侣更相慰曰:“我曹有福,遇此大山,宜于中止,得自安乐。”商主曰:“非山也,乃摩竭鱼耳。
玄奘把”摩伽罗“翻译成了”摩竭“——是不是听着很耳熟?
你们没听错,这个和咱们现在说的摩羯座,还真是有渊源。
隋代有位置印度高僧叫那连提耶舍,他翻了一部《大方等日藏经》,里面有这么段故事:”有个叫驴唇的仙人(……不知谁给起的这倒霉名字),苦修成了正果,诸梵众及帝释天跑过来打听,问他说您都点出了什么技能啊?驴唇说别的我也不会,就给你们说说星辰日月法用吧。
结果驴唇大嘴一张,开始说起天文来了。其中有几句科儿听起来特别熟悉:“九月时,射神主当”、“十月时,磨竭之神主当其月”、十一月,水器之神主当其月、十二月,天鱼之神主当其月、正月时,特羊之神主当其月……一共写了十二个。
这正是从巴比伦传入希腊再从希腊传入印度的黄道十二星座,也是十二位黄金圣斗士第一次在中国的正式亮相。
其中Capricornus被那连提耶舍译成了磨竭,梵文原文就是makara。我猜大概是因为Capricornus的形象是半羊半鱼,那连提耶舍就顺手找了个形象相符——至少像一半——的神兽给指代了。
再顺便一提哈,这部经文里的双子座,给译成了“三月时,双鸟之神主当其月。” 其实按生理结构来说,也没错……
到了玄奘时代,改了个字,改成了摩竭。再后来,有一位唐代高僧——不知道是不是玄奘——用“羯”字替换掉了“竭”字,这个替换非常棒。因为“羯”是阉羊,与半羊半鱼的另外一半形象正好吻合,发音也对得上,可谓音意俱佳。
这个译名改得太好了,区区两个字,从梵语和汉语两重语源把Capricornus半鱼半羊的形象进行了描述,称为古今第一精妙译文也不为过。所以一直到今天,“摩羯”这个词儿还在用。
宗教说完,平衡起见,再补充一个科学的例子吧。
有一个机械中特别重要的装置,叫活塞,英文是piston。不过在中国,这个词最早不叫活塞,而叫“鞲鞴”。
来,眼睛别晕,先扶着墙把晚饭吐出来,然后把这个字复制到word里,放大三倍字号。
这个词,念“勾背”。据李文、戴吾三两位考证,是中国第一艘火轮船的制造者徐寿发明的,徐寿1871年在《汽机发轫》首次把piston翻成鞲鞴。别看这词冷僻古怪又麻烦,还真是有典故的。
“鞲”字意义是革制的皮套,引申成皮制的鼓风机,也就是风箱;“鞴”字就更精妙了,它的意思是:水受压而喷涌而出。唐代皮日休的《通玄子栖宾亭记》:“源内橐籥鞴出琉璃液。”
一鼓一压,正是活塞工作之象。徐寿文化水平太高,用这两个字来译piston,真是用典贴切,古今妙译里,也排得上号,就是他妈太麻烦了……所以后来大家普遍都使用“活塞”这个更浅显的词,鞲鞴则只留存在专业领域。
沃森(James Watson,发现DNA双螺旋)
华生(福尔摩斯的好基友)
屈臣氏(Watsons)
整理了诸位所提供的答案,再加上我以前收集的一些,列了那么一张表(争取不断更新吧……):
同源异译译名表
阿合马(忽必烈的财政大臣):艾哈迈德、艾买提
阿喀琉斯:阿基里斯
阿尔伯特:阿尔布雷希特
阿修罗(后期印度神话中的诸恶神用此称号):阿胡拉(伊朗神话中的诸善神用此称号)
埃阿斯:阿贾克斯
埃文(河名,英国英格兰西南部三条河流中的任一条,尤指位于莎士比亚出生地斯特拉特福的埃文河)):雅芳(化妆品品牌)
艾略特:义律、懿律(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懿律和义律是堂兄弟,懿律其实是姓)
艾哈迈德:艾买提
艾萨克:以撒
安德森:安徒生、安德鲁森
奄蔡:阿兰聊、阿兰、奥赛梯(存疑)
奥德修斯:尤利西斯
巴伐利亚:拜仁
拔都:巴图、巴图鲁
保时捷:波尔舍
伯颜:巴彦、巴音
贝勒:勃极烈、裴罗
本茨:奔驰、宾士
本杰明:本雅明、便雅悯
布隆伯格:彭博(社)
布鲁克·谢尔兹:波姬小丝
查理:查尔斯、卡洛斯、卡尔、夏尔、克劳斯、克洛泽、克洛斯
达芬奇:达文西
大卫:戴维、达乌德、达吾提
丹尼尔:但以理
德芙:多芬
邓波儿:汤普尔、天普(大学)
丁零:铁勒、突利
杜鲁门:楚门
杜尔克姆:迪尔凯姆、涂尔干
俄罗斯:斡罗思、罗刹(佛教文化中的“罗刹”一词的发音、写法与之相同,但两者不是一回事)、罗斯、露西亚
额济纳(河):亦集乃
法蒂玛:法提麦、法图麦
房(龙):范(佩西)
斐迪南:费尔南德斯、费尔南
菲利普:飞利浦、腓力、费利佩
腓特烈:佛雷德里希、佛雷德里克、佛瑞德、菲迪、佛莱迪
费雯丽:维维安·丽
弗朗西斯:方济各、佛朗茨、佛朗西斯科、佛朗索瓦、佛伦茨、佛兰克
福尔摩斯:霍尔姆斯
葛朗台:格朗泰尔(《悲惨世界》中的人物)
葛逻禄:哈剌鲁、合儿剌兀惕
固伦贝勒:国论勃极烈
官家:噶厦
哈德良:阿德里安
哈撒韦:海瑟薇
赫拉克勒斯:海格力斯
赫尔墨斯:爱马仕
亨利:海因里希、辛里奇、恩里克、亨德里克
忽里台:忽勒里台、大呼拉尔
华生(Watson):沃森(Watson)、屈臣氏(Watsons)
季莫申科:铁木辛哥、提摩太
加布里埃尔:加百列、加百利、贾布里勒
坚昆:结古、辖戛斯、吉尔吉斯、柯尔克孜
杰克:雅克、雅各、雅各布、牙合甫
杰西:耶西
晋王:济农
景(景洪、景栋):清(清迈)(实际上这就是同一个词,都是泰语“都城”的意思,由于泰语方言和汉语翻译不同导致在汉语中成了两个字。“景”是由当地尖团不分的官话翻译而来,“清”是由潮州话翻译而来)
君士坦丁:康斯坦丁
卡门:嘉尔曼
开普勒:克卜勒
凯瑟琳:叶卡捷琳娜(昵称:卡佳、爱称:喀秋莎)
克希霍夫:基尔霍夫
肯塔基:肯德基
库页(岛):窟说、屈设、骨嵬、苦夷、苦兀
理查德:李嘉图、里卡多
路易:路易斯、路德维希、刘易斯
罗伯特:鲁普雷希特、罗贝托
罗尔斯·罗伊斯:劳斯莱斯
马克斯韦尔:麦克斯韦、麦斯威尔
马太:(利)玛窦、马修
玛丽亚:玛丽、末艳、玛利亚姆(麦尔彦)
迈克:米迦勒、米歇尔、米哈伊尔
门罗:梦露
米哈:米甲
米利亚姆:米利暗
密特拉(伊朗拜火教神话中的神):密多罗(印度神话中的神)、弥勒、弥赛亚(存疑)
(说明:据维基百科说,弥赛亚与密特拉/密多罗/弥勒有关是由季羡林先生和钱文忠先生发现的,但我在网上未查阅到季先生和钱先生的相应原文,只看到好几篇宗教宣传文在使用这个说法,但弥勒与弥赛亚确实都有”将在未来降世的救世主“这一特点。)
摩伽罗:摩羯(座)、摩竭
穆罕默德:买买提、摩诃末、梅米特
穆勒:缪拉、密尔
那拉:纳兰
乔丹:朱尔典、佐敦、约旦、若当、约当
阙特勤之「阙」字,即古突厥文「kul」,不同时期的汉文译称有:阙律、屈利、屈律、俱卢、屈勒、处罗、出六、叱罗、叱利、叱吕、叱卢、叱列、屈卢、泣黎、叱洛
特勤(突厥):惕隐(契丹)、直勤(鲜卑)
潘六奚(东汉末匈奴右谷蠡王):破六韓(拔陵)、破落汗、破六汗、步六汗
圣地亚哥:圣迭戈
施华洛世奇:施瓦洛夫斯基
史密斯:(亚当·)斯密、施密特
舒穆鲁(清):审密(辽)、石抹(金)
斯坦利:史丹利
斯琴:薛禅(忽必烈的蒙古汗号)、彻辰(博格达彻辰,黄太吉的蒙古汗号)、车臣
所罗门:苏莱曼、萨利姆
塔吉克:大食
塔希提:大溪地
泰勒:泰罗
特尤斯(Dyaus,吠陀神话中的原始天神):宙斯(zeus)、朱庇特(Dieus→pater→Jupiter)、斗斯(deus,意为“神”,明末天主教传教士用以指代上帝的称呼)、提尔(tyr,北欧神话中的战神)
帖木儿:特穆尔、铁穆耳、泰穆尔、铁木尔
突厥:土耳其
图们江:豆满江、土门江
瓦伦丁:猫难实叮(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击败的荷兰将领)、瓦伦达
瓦剌:卫拉特、厄鲁特、斡亦剌惕
威廉(William):纪尧姆、威廉姆斯(Williams)、比尔(威廉的昵称、缩写形式)
维克托:维托里奥
维吾尔:回鹘、回纥、畏兀儿
乌兹别克:月即别、月则别、月祖伯
雪莱:雪莉、秀兰(·邓波儿)、夏莉
亚伯拉罕:易卜拉欣、伊不拉音
亚当:阿丹、阿卜杜勒,阿不都
亚历山大:阿列克谢、阿拉斯托尔、亚雷斯塔、亚历山德罗
耶律:邪律(《通鉴》)、移喇(金)、伊拉(清)
耶和华:安拉、亚威、耶威、阿罗诃、埃洛西姆、以利、耶洛因、伊罗兴
耶稣:尔撒、移鼠、客怒翳数、杰森、伊阿宋、约书亚、若苏厄、耶书亚、耶书、耶逊
伊利:颉利
伊斯玛仪:伊斯梅尔、司马义(艾买提)、以实玛利
夷离菫:俟斤
约翰:让、胡安、若昂(若望)、乔瓦尼、延斯、汉斯、亚诺什、伊万(伊凡)、扬、叶哈雅、叶海亚
约翰逊:强生
约瑟夫:优素福、玉素甫、朱塞佩、若奥、何塞、若泽
佐罗:索隆
额外添两个不算同源词的,但也和语音沾边的:哈哈:呵呵(宋代苏轼用过,相当于现在的哈哈)
呜呼:於戏、哦吼(oho)、啊哈(a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