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颜:小地举

(2015-08-18 08:44:10)
标签:

育儿

爷爷在网上下棋,顺便学会了“斗地主”。

 

黄米哥哥跟着爷爷学下棋,也顺便学会了“斗地主”,而且入了迷。

 

但爷爷不让哥哥在网上玩“斗地主”,怕他长时间盯着屏幕看,把眼睛搞坏了,还怕他遇到坏蛋,上当受骗,发生危险,所以宁愿亲自陪他玩。

 

但“斗地主”至少要三个人玩,所以光爷孙俩还不行,还得再找一个人参战。

 

可惜的是,爸爸成天穷忙,妈妈成天瞎忙,奶奶是真忙,要烧饭洗衣收拾屋子,有时间了还要陪妹妹玩,可说是忙上加忙。

 

家里就两个闲人,一个是太奶奶,一个是艾颜妹妹。

 

妹妹对哥哥一向都是很崇拜的,越长大越崇拜。想想看,无论她学的哪门功课,哥哥都精通。无论她书上的哪个题目,哥哥都知道答案。最了不起的是,哥哥还知道那么多的单词,无论多长,都能闭着眼睛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出来,这对于从小就爱颠颠倒倒,把public读成pulibook, 把“淘宝”说成“刨倒”的妹妹来说,那就是天神啊!

 

妹妹一见哥哥在找“斗地主”的角,就兴致勃勃地毛遂自荐,被拒一千回都不吸取教训:“还有我!还有我呢!”

 

哥哥嫌妹妹技术不行,看都不看妹妹的方向,直接对爷爷说:“我不要她玩,她不会玩!”

 

妹妹讨了个没趣,怏怏地走了,跑去找妈妈诉苦:“妈妈,哥哥他不要我斗地主。”

 

妈妈正在码字,见妹妹可怜巴巴地挨在身边,眼睛还望着哥哥的方向,好心疼,急忙安慰说:“斗地主不好玩,我们来玩别的。”

 

妹妹就对着哥哥的方向炫耀地嚷道:“斗地主不好玩!我和妈妈玩别的!”

 

哥哥见妈妈不陪他玩“斗地主”,却陪妹妹“玩别的”,好不伤心,撅着嘴抱怨说:“你说你有事的呢?”

 

“我是有事啊,但你不肯跟妹妹玩,她都要哭了,我只好陪她玩啰。”

 

“你陪她玩送(什)么?”

 

“呃——她看我码字。”

 

哥哥见妈妈的所谓“陪”,也就是让妹妹站旁边看打字,立即释然了:“我晓得了,你是乎(骗)她的——”

 

“我怎么是乎她呢?这也是陪的一种方式嘛。妹妹,对不对?”

 

“对!”

 

妹妹就站妈妈身边看妈妈打字,她认识的汉字不多,但她认识拼音,妈妈打字的时候,她就把拼音念出来:“妈妈,你打慢点,我来读。”

 

“好的,我打慢点。”

 

妈妈打出一个字的拼音,特意不选择汉字,让拼音留在屏幕上供妹妹拼读。

 

妹妹很开心:“我晓得,我晓得,你打的是——哥乌嗯——痴乌肮——得——安——,妈妈什么是棍——长——短啊?”

 

妈妈定睛一看,搞拐了(糟糕),是这几个字啊?赶紧消掉,打出几个别的字来,让妹妹去拼读。

 

奶奶不能亲自陪孙子玩牌,感到万分内疚,积极地为孙子找角:“让太奶奶陪你玩,她没事,可以陪你。”

 

哥哥十分瞧不起地说:“她又不会斗地主。”

 

“谁说她不会?她会着呢!太奶奶,哥哥玩牌差个人,你来陪他玩吧!”

 

太奶奶的确是个闲人,不是在看电视,就是在栽瞌睡(打瞌睡),听到奶奶的呼唤,赶快抖擞精神来捧场:“哥哥,他们都有事,我来陪你玩。”

 

“你会打牌?”

 

“我怎么不会打牌呢?你忘记了,你打牌还是我教的呢!”

 

哥哥张大了嘴,手里指着太奶奶的方向,眼睛却望着其他人,仿佛在说:“天啊地啊,你们听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吹牛皮吗?”

 

太奶奶戏谑地说:“你张那么大个嘴干什么?难道还想把我吃了?”

 

哥哥这才惊觉自己张着嘴,万分不好意思,赶紧把嘴闭上,但仍然是满脸的不信任。

 

太奶奶底气十足地说:“你不相信?那你去问你爸妈,看你打牌是不是我教的!”

 

“我打牌不是你教的,是——爸爸教的!”

 

“切,连你爸爸打牌都是我教的!”

 

哥哥的眼睛又睁大了,嘴又张开了,好像被这惊天谎言砸得找不着北一样。愣了一阵,才跑去向爸爸妈妈求证:“爸爸,太奶奶说你打牌还是她教的!”

 

“是啊,是她教的。太奶奶是我打牌的启蒙老师。”

 

“起萌老师?”

 

“就是——first teacher(第一个老师)。我好多东西都是太奶奶教的,比如打乒乓球啊,读古诗啊,猜谜语啊——”

 

哥哥还是不相信,又跑去问妈妈:“妈妈,太奶奶她又不会打牌,怎么能教爸爸呢?”

 

“谁说太奶奶不会打牌?太奶奶会打好多种呢,像什么争上游啊,升级啊,她都会。”

 

“但是她不会斗地主。”

 

“怎么不会呢?斗地主跟争上游差不多的,只不过多了三张底牌而已。”

 

“那真的是太奶奶教我打的牌?”

 

“当然啦。”

 

“那我总么不记得呢 ?”

 

“你那时太小了嘛,才一两岁,只这么高,路都走不稳,总是惦着个脚尖走路,跌跌撞撞的——”

 

哥哥踮起脚,跌跌撞撞地走了几下:“是不是这样?”

 

“是啊。”

 

“是不是我那时候喝醉了?”

 

“没有啊。”

 

“没喝醉我总么要这样走呢?我总么不把脚跟放下来走呢?我总么不稳稳当当地走呢?”

 

“你那时小嘛,还在学走路。”

 

哥哥被自己小时候走路的样子萌翻了,差点把“斗地主”的事都忘了。

 

但太奶奶还等着发落呢:“到底打不打牌呀?不打我看电视去了。”

 

哥哥猛醒过来,跑过去打牌。

 

太奶奶见哥哥有求于她,借机差使哥哥一把:“先给我捶捶背——”

 

哥哥无奈,只好走到太奶奶背后,轻轻捶了几下:“好了吧?可以了吧?”

 

太奶奶抱怨说:“你这个儿(孩子)啊,怎么这么没孝心呢?太奶奶叫你捶个背,你就这么不耐烦?那人家古时候的小孩子,天天给爸爸暖(读作‘lan’)被呢!”

 

“lan(腐蚀,刺痛)背?”

 

太奶奶知道哥哥听岔了,哭笑不得:“你从小就会十八扯!好了,不要你捶了,陪你打牌吧。”

 

三个人在茶几边坐下,太奶奶和爷爷坐在沙发上,黄米哥哥坐对面。太奶奶上来就摸牌,被哥哥叫停了:“你搞什么儿哟(你干嘛)?”

 

“摸牌撒。”

 

“不是这样的!”

 

“那是哪样的?”

 

哥哥指着牌说:“腰牌(切牌)。”

 

“还要腰牌?”太奶奶随便“腰”了一下牌,又要开摸,哥哥又制止了:“你别乱摸撒!”

 

太奶奶赌气不摸牌了,看孙子怎么做。孙子把牌轮流发给了三人,示意说:“把你的牌拿起来撒!”

 

“哦,你还是要我摸牌呀,我还以为你有什么新玩意,不用摸牌就能打呢。”

 

太奶奶以为是打“争上游”,牌一摆好就扔出一对“3”来:“我年纪最大,该我先出。我这牌太小了,不早点出就出不出去了。”

 

哥哥愣了:“你怎么乱出啊?”

 

“我怎么是乱出呢?”

 

爷爷解释说:“太奶奶,我们不是打争上游,是斗地主。”

 

太奶奶一听“斗地主”几个字就火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兴斗地主?”

 

爷孙两面面相觑,不知道太奶奶在发什么毛。

 

太奶奶不好斥责爷爷,就指着黄米说,“我听不得斗地主几个字!你晓不晓得,你的曾太奶奶就是地主,被人家捆在树上斗,叫她交出埋在地下的金银财宝,但她哪里埋了金银财宝呢?你曾太爷爷死得早,她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管得了那么多田?都被人家欠的欠租,放的放抢,几个钱早就被整光了——”

 

哥哥不知道太奶奶在说什么,只听见了“曾太奶奶”几个字,吃惊地问:“我的真太奶奶?那你——是我的送么?”

 

太奶奶正痛说革命家史呢,被重孙子一问,给问糊涂了:“我是你太奶奶,总么了?”

 

“那你说我的真太奶奶——送么送么的——,未必你是我的假太奶奶?”

 

爷爷笑晕了,急忙解释说:“太奶奶,他听岔了,以为你说的曾是真假的真。”

 

太奶奶又好气又好笑:“我不跟你十八扯!我说的是你的太爷爷的妈,她就是你的曾太奶奶,她被斗得才惨呢!腿都被打断了一条,走路一拜(瘸)一拜的——。还有你太爷爷,从小在外面读书,从来没剥削过农民,根本就不是地主,划成分都是划的学生,但文革的时候,他们硬说他是地主,还把他弄回去斗——”

 

奶奶见太奶奶越说越伤悲,赶快来劝解:“太奶奶,‘斗地主’只是这个玩法的名称,跟真正的斗地主没什么关系的——”

 

“那总么要叫‘斗地主’呢?”

 

爷爷说:“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这么叫的,可能是三个人当中,两个人合起来斗另一个吧。”

 

“那不还是斗地主吗?农民斗起地主来,那才叫心狠呢——”

 

太奶奶讲了半个钟,才算讲过了瘾,搞得哥哥牌也没打成。

 

奶奶私下跟孙子商量说:“太奶奶不喜欢听‘斗地主’几个字,你们就用个别的名字吧,就叫‘争上游’不行?”

 

哥哥是个认真的人,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乱起名:“但这不是‘争上游’——”

 

“那就叫‘跑得快’?”

 

“但这不是‘跑得快’——”

 

“但你一说‘斗地主’太奶奶就来气——”

 

还是妈妈鬼点子多:“听说这个‘斗地主’是武汉那边的人兴起的,他们那里都是把‘主’读成‘举’的,像什么‘毛举席’啊,‘公举’啊,‘举人公’啊,等等,所以他们说的‘斗地主’肯定是‘斗地举’。你们干嘛不学人家武汉的说法,把‘斗地主’叫‘斗地举’呢?”

 

妹妹听到“毛举席”几个字,就来劲了:“我晓得,我晓得,投毛举席的虚,听毛举席的花,揍毛举席的好赞四!”

 

哥哥觉得妈妈的话有道理,学就要学到家,既然是武汉人发明的打法,当然要用武汉人的说法啰。

 

于是,“斗地主”就成了“斗地举”。

 

这下太奶奶没意见了。

 

哥哥知道太奶奶不会“斗地举”,总是让爷爷和太奶奶当农民,他自己当“地举”:“爷爷,我当地举,你和太奶奶当农民,你们是一伙的,你可以看她的牌,还可以帮她出牌,但不能把你们的牌混一起。”

 

“好,就这么说!”

 

皆大欢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