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暮色苍茫(1)
(2014-09-13 06:41: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艾黄信箱 |
艾园的海外大本营,正在连载艾米的最新小说《暮色苍茫》,新浪艾园会每集转一部分过来,想全文阅读的网友请登录:http://aiyuan.wordpress.com/ 。上不去的可从下面几个梯子里选一个翻墙:
http://www.kakadaili.com/
http://www.q8daili.com/
————————————————————————————————
韦真到美国的第一天,就被人放了鸽子!
那个说得铜铜铁铁会来机场接她的人,压根儿就没来!
而她还老老实实按照约定,特意从Z市候机厅走出来,站在外面US Airways(美国航空公司)的路边检票站前傻等。
正值盛夏,虽然已近黄昏,但室外的气温仍然很高,差点把她热昏。
她愤懑地想,早知道是这样,就该让Z大中国学生会的人来接机了。
瞧人家多热情,高举着“Z大中国学生会欢迎各位新生”的牌子,一路深入机场内部,直接冲到地下通道的电梯口去接,那可是最有战略意义的位置,绝对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猎物,因为到达Z市机场的任何一个航班的乘客都必须经过这里, 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学生会派来的还不止一夫,而是三夫!
当她乘着电梯冉冉升上地面的时候,劈面看到的就是那个举着迎新牌子的Z大一夫。几乎是在同时,又看到另外两夫,一边一个,左右护法。
其他接机人都站在一条看不见的弧线后面,像被一根粗大的绳子给圈住了一样,无法上前。只有Z大的那三夫,像三位勇敢的剑客一样,冲出包围圈,站在弧线之外,像一个凸起的乳头。
其实她也就是在电梯刚冒出地面的时候看了他们两眼。
说“看”都嫌太过主动,因为她完全是无意识地看见他们三个的,只怪他们占据了乳头的位置,又正对着电梯,她想不看见都不太可能。
这种情况,应该用个“映入眼帘”才传神,也才对得起中学语文老师。
记得中学语文老师曾经不止一次讲过:映入眼帘这个词的妙处,就在于浑然天成,既不是观察者主动去看,也不是被观察者故意走进观察者的视线,而是——浑然天成。
就像一个行走在路途的男人,与一个同样行走在路途的女人,两人素不相识,女人绝对没有在男人面前搔首弄姿,引起男人注意的意思,男人也绝对没有守株待兔,在街头猎艳的意思。就在那不经意中,女人从男人眼前走过,进入了男人的视线。
那个,就叫做“映入眼帘”。
此刻,映入她眼帘的那三个夫应该都是二十来岁的小毛孩,与旁边人高马大胡子拉碴的老外们相比,显得非常娇小,简直就是几个萌娃,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完完全全是龙的传人,连身上穿的T恤衫牛仔裤运动鞋都散发着浓浓的淘宝风味,让她这个看了一路外国面孔的中国人感到格外亲切。
她当时就有一种冲动,想几大步跑过去,跟那几个家伙寒暄寒暄,不为别的,就为了看看自己憋了这一路没讲中文,还分不分得清“妈麻马骂”。
但她不仅没冲过去寒暄,还把头转向一边,生怕那几个接机人看出她也是Z大的新生,会冲过来要接她。她那时还不知道接机人会放她的鸽子,所以肯定会拒绝Z大的那三夫。
那人家三夫会不会怒目圆睁,冲她大喝一声:“你乃Z大人氏,为何不让本校人接机,却去乞求外人相助?”
说不定会扣她一个“不爱校”的帽子。
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至少还把她划入了“肥水”系列。
更可怕的是,如果那三夫不仅看出她是Z大新生,还看出她那奔三的年龄,说不定会别过脸去,装作没看见她的样子,生怕她会死乞白赖要他们接机,更怕她会死乞白赖要跟他们结婚。
别以为这是天方夜谭杞人忧天,是真的有这样的人的!
曾经就有那么一个同事,长得其貌不扬,家境也很一般,工作更是毫无可圈可点之处,但就因为比她小几岁,就觉得自己条件顿时好了若干倍,配她就绰绰有余了。
那时单位有热心人在中间撮合,她还没答应呢,那个男同事就到处传播,说她想嫁给他,而他呢,还在她和一个小五岁的女生之间徘徊,诚恳地请人帮忙拿主意。
那个德性,那副嘴脸,真是让人恶心!
而更恶心的,是居然有人相信他的话!
有人给他提建议,说她人虽然老一些,但其他条件都比那个小女生好,找老婆嘛,就要找个能长久一起过日子的人,不要被一时的美貌晃花了眼睛。
还有人直接跑来告诫她:别找他,他比你小,女人不经老,到时候他还风华正茂,你已经老大妈老太婆了,保不住他会在外面寻花问柳。
把她给气昏了!
怎么声明都没用,都认为现在是他配她正好,但再过几年,就是他配她绰绰有余了。
又把她给气醒了!
这也是她在奔三年纪谋求出国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就是到美国来找个对象。
听说美国人不在乎女人的年龄。
在美国留学的中国人受了美国佬的影响,也变得不在乎女人年龄了。
但她没想到Z大中国学生会的干部们会这么——年幼!
可能是因为她真把自己当“新生”了,所以觉得先她来到Z大的“老生”肯定比她老;又或者是因为她真把“学长”当长辈了,以为他们们肯定比她年长。
哪知道,他们只是几个嘴上无毛的小孩子。
她突然有种苍老的感觉。
还是她妈妈英明。
她妈坚决不同意让Z大中国学生会的人来接机,一定要让美国的熟人来接机。
其实她妈找来接机的也不是熟人本人,而是熟人的儿子。
而她妈妈和那个熟人也不算真熟,顶多是“熟-ed”(熟过),勉强算个“熟ing”(正熟着),但绝对不是“has been 熟”(一直都很熟),因为两人已经有很多年没联系了,差点连名字都想不起来,是她被Z大录取之后,她妈妈才通过层层关系,蜿蜒曲折地联系上的。
说来真是夸张,自从她开始报考美国学校,她妈就开始向人打听,看有没有哪个熟人朋友在美国的,可以托付人家照顾她。
她是家里的独女,从小潜心读书考大学,家务事都是爸妈给包了,所以她到美国留学,她妈非常不放心,一定要在美国找个熟人,可以关照关照自己的宝贝女儿。
她那时生怕老妈棋局开早了,会兆头不好,把她的留学计划给搞黄了,不禁抱怨说:“考不考得上都还两说呢,你这么早张罗个啥呀?”
“怎么会考不上呢?我女儿可是踏了我的代的,最会考试了!”
这可不是吹牛,她妈妈的老同学都这么说她妈:“她呀,别看她平时跟我们学得差不多,甚至还不如我们。但一到了考试,她就像有神助一样,总比我们考得好!比如说多项选择题吧,大家都不知道该选哪一个,给的四个答案,都是连字都不认识,都是靠蒙。但她就能蒙对,而我们都蒙错了。”
她妈当着人家的面不说什么,只呵呵笑,但背地里总是说:“切,考试靠蒙能行吗?你们听说过谁是靠蒙取得好成绩的?”
她曾经不知好歹地问过:“妈,你总说你考试厉害,那你怎么不参加高考呢?”
老妈脸上顿时几道黑线:“谁说我没参加高考?”
…………
(未完,请点击链接到海外艾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