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友友:电视剧《山楂树之恋》观后感(10,附剧透)

(2012-03-25 14:32:36)
标签:

杂谈

分类: 出版、影视、书评

第十集

 

这集基本是原著里的情节,但也有添加和改动,而添加和改动的地方一如既往地有问题。

 

第一个添加的情节:静秋向妈妈要钱还给长芳,被妈妈骂了,说她不该买那支钢笔。编剧添加这个情节,大概是为了表现静秋家的贫穷,但由于编剧已经把静秋的身份改成了学校的临时工,又把她父亲写死了,破绽就出来了,因为她家已经有了两份工资,只有妹妹一个人“吃闲饭”,再就是偶尔支持一下哥哥,她妈妈是老师,看病是公费医疗,她家怎么会那么贫穷呢?

 

原著中静秋家贫穷是因为只有妈妈一份工资,要养活静秋两姐妹,还要支援乡下的爸爸奶奶和哥哥。但即便这样,静秋妈也没抱怨过,宁愿自己问人借钱,也不会责怪儿女花钱太多。

 

静秋是个懂事的孩子,总想帮助妈妈,所以总是趁暑假出去打零工,但她从来没在妈妈面前暴露出打零工的辛苦,她出门总穿着鞋,走远了才脱掉鞋打赤脚。脚被石灰水烧坏了,她也掩盖得很好,没让妈妈发现。就是那次挑沙太累了,她夜晚睡着了哼哼,被妈妈发现,所以她后来连睡觉都很注意,怕睡太沉了会哼哼,引起妈妈担心。

 

那时的学生暑假干点零活挣点小钱,是很普遍的事,所以静秋妈没阻拦女儿去做零工。而静秋是爸妈宠大的,可以对爸爸妈妈发脾气,妈妈劝她别做零工的时候,她可以发脾气镇住妈妈。

 

这是一个虽然贫穷但充满爱心和亲情的家庭,家里每个成员都很懂事,很理解体谅其他成员,很关爱照顾其他成员。

 

但到了电视剧里,静秋妈就被刻画成一个自私自利,不通情理,动辄苛刻严待静秋的女人。她自己穿的是细毛线织的背心,那可不是一般的细毛线,差不多就是细羊毛的感觉,但静秋每次买点东西,妈妈都大肆责备,把家庭的经济困难扔到静秋脸上,叫她去想办法补住窟窿。

 

最要不得的是,每次都是东西已经买了,甚至吃了,覆水难收了,她还唠唠叨叨地责备,这有什么用呢?明显就是一个没脑子的人。

 

编剧这样编,就把一个充满亲情的故事搞成了一个后妈和灰姑娘的故事。

 

也许编剧是想突出一下静秋生活在一个缺乏金钱也缺乏亲情的家庭里,以为这样可以突出老三在静秋生活里的重要性,但这样一来,故事就落进了灰姑娘+后妈+王子的俗套,静秋对老三的爱情就变成了感恩,实在是一个败笔。

 

老三写给静秋的那封信,也被编剧做了一些修改,但都是弄巧成拙。比如原著中老三说的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是为了卸掉静秋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背上的思想包袱,他说“今天被人瞧不起的人,说不定明天就是最受欢迎的人”,这是他从父亲的荣辱沉浮中得出的结论,事实证明是很正确的,也挺能安慰到静秋。

 

但电视剧里改成“千金难买少来贫”,这就不靠谱了。静秋都十八岁了,还算“少来贫”?就算这还是“少来贫”,但静秋又没抱怨过这份贫穷,老三干嘛冒出这么一句话来呢?如果老三真的相信“千金难买少来贫”,那他干嘛还想从经济上帮助静秋呢?难道想把她千金难买的机会给剥夺掉?还有他自己,如果他真的相信“千金难买少来贫”,干嘛不把自己搞成一个穷人呢?

 

“千金难买少来贫”,是一种阿Q式的自欺欺人,穷人拿来安慰自己还是可以的,但富人拿来劝穷人,就显得假惺惺,站着说话腰不疼,而且对静秋来说,一点也不对症下药。

 

剧中老三的信中还提到静秋现在是只“丑小鸭”,但今后一定会成为“白天鹅”。这什么意思?是说静秋现在挺丑的,以后会变好看?那老三到底是看上了静秋哪一点?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如果你认为你的情人是一只丑小鸭,那说明你还没爱上她。

 

不论是在过去还是今天,如果有人这样求爱,必败无疑。

 

电视剧还加了个情节:静秋把钱寄回给老三,并在汇款单上写着“有借有还,就此两清”,而这是在她看了老三的信之后写的,这不是说明老三的信一点作用都没有吗?

 

原著中老三写的那封信,是一封完美的情书加励志文,写得深情而含蓄,温柔而智慧,句句都可以作为格言使用,即使放到今天,都能激起女性心中的爱情,也能安慰鼓励那些身处逆境的人。这封信因静秋缝在棉衣里子里才得以保存下来,艾米写这部小说的时候,一字没改地放在了小说里,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

 

但编剧自作聪明胡编乱改,糟蹋了一封多好的情书!

 

————————

 

剧透10(由网友whynot提供)

 

静秋说永远都不想见到老三,并把老三的信还给了他。

 

静秋和教改队的师生们离开西村坪了,老三拿着望远镜远远地观望,还尾随在后面。静秋走到山楂树下,想起以前的事,觉得花还没开,初恋已经结束了。老三在草丛中捡到那粒纽扣。

 

静秋回到家,全家人都热情招待长林长芳两兄妹,长林到门外帮静秋家劈柴,李健康路过,盯着看了半天,还听到两个邻居在议论说那是静秋下乡时队长家的儿子,听说想娶静秋,邻居说静秋在这里过得不容易,嫁给队长儿子就好了,有人撑腰了。

 

长芳长林回到家,把静秋妈给全家人带的礼物拿出来,静秋的妹妹还送给长林几只小鱼,是她在江里抓的,长芳说长林一路上当宝贝一样捧着。长芳把妈给的钱拿出来还给妈,说没时间去买东西,还说听到静秋妈骂静秋了,因为静秋花了八块钱买冰糖买钢笔。长芳说三哥一向大方,怎么这次这么小气,买个冰糖还问静秋要钱。

 

长芳又把静秋家的贫穷描绘了一番,桌椅是旧的课桌椅,床是两条板凳上架块板子,切菜的砧板是课桌面子改的,静秋妈的病花了不少钱,这个月又揭不开锅了。

 

这一切,都被躲在门外的老三听见了。

 

静秋把冰糖核桃砸碎了,装在碗里给妈吃,并表示一定会去做零工,把买钢笔的钱赚回来。妈妈说对不起静秋,连支笔都买不起,只怪她生在了这样的家庭。

 

静秋睡觉前,拿出自己的军用挂包,打开一看,发现了老三的信和钱,里面还包着那粒扣子。

 

第二天,静秋读了那封信,老三在信里鼓励静秋,说千金难买少年贫,还说静秋这只丑小鸭终究会变成白天鹅,展翅高飞。静秋看完信,撕破了,但没舍得丢掉。

 

静秋把钱寄给老三,并写上“有借有还,就此两清”。

 

山楂花开了,老三采了一束山楂花,放在静秋门前,被李健康看见,想扔掉,但没敢,还是放在原处。静秋出来看见了山楂花,到处找老三,没找到,便把花拿进屋里去了。

 

妹妹静思看见了花,问是什么花,静秋说是山楂花,妹妹问怎么从来没看见过,静秋说市里没有,山里才有,妹妹问那你从哪儿弄来的呢?静秋说不知道是谁放在门外,妹妹说可能是长林哥哥吧。静秋说可能吧。妹妹又说长林哥会不会给我们留个纸条呀?静秋赶快到外面去找,但没找到。妹妹说会不是是被别人拿走了?

 

静秋吓坏了,叫妹妹把花扔掉,说这花有毒。

 

静秋在水管那儿洗衣服,碰到李健康,他对她摔盆子,静秋问他这是为什么,李健康说以前看走了眼,现在才知道静秋是个为了改变命运就出卖青春愿意嫁给队长儿子的人,现在花都送到门口来了,还不承认?

 

静秋说那花是烈士鲜血染红的,你诬蔑山楂花,就是诬蔑烈士。她还说我知道我这种人,什么都不能自己支配,唯有感情,是别人不能强迫的,所以我绝不会为了改变前途出卖感情出卖青春。

 

静秋妈妈在路上看到山楂花,又捡了回来。静秋嘱咐妹妹千万别对妈妈说花的事。

 

李健康拿到参军申请表和招工表,问他妈到底去哪里,他妈说当然是当工人。李健康拿了三张画跑去问静秋喜欢哪个,说是要送给她表示道歉。静秋挑了解放军,李健康便决定参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