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海归抛弃妻子,女子再嫁老外事业生活双起飞(多图)

标签:
杂谈 |
分类: 爱情婚姻 |
紅韻和Mikey在家里合影,背後是擺滿各種書籍的書架。
紅韻一家四口去滑雪時留影。
認識陳紅韻夫妻是在一個聖誕節的朋友家Party上,嬌小玲瓏的紅韻與高大的白人丈夫Mikey Yates站在一起,很有一種小鳥依人、夫婦琴瑟合鳴的甜蜜感。那個Party上的來賓大多是華裔,紅韻不時地為丈夫小聲做翻譯,Mikey也一直興致勃勃地傾听每位來賓的或中文、或英文的聊天,還時不時地插上幾句玩笑話,讓大家沒有語言不通的拘束感覺,也讓記者深感他是一個善于與人溝通的人。
通常來說,離過婚的人都不大願意談過去的婚姻,紅韻則很坦然。1986年就從中國來加拿大留學的她,有著傲人的高考和求學成績。紅韻祖籍是江西省臨川,臨川是王安石故里,也是明代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的家鄉。
15歲成高考亞軍
紅韻出身于教師世家,父親、姐姐、姑姑都是當老師的。由于家里孩子多,沒有人照看,不到學齡的紅韻就直接跟著二姐去上小學二年級。隨後在1979年,年僅15歲的紅韻和兩個姐姐一起參加了全國的高考,並成了當地的高考亞軍。
按照紅韻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都是沒有問題的,但由于家里三個孩子同時要上大學,父母的經濟能力有限,加上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的招生人員三次到她家里游說,許諾各種好處和每月七塊錢的津貼,她于是選擇了二軍大。
大學畢業後,紅韻分配到東北工作。兩年後,也就是1986年,她來到加拿大與她的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的男朋友團聚、結婚,並開始留學生涯。
她申請讀研究生的學校是New Brunswick大學。在那里取得分子生物學的博士學位後,又到多倫多(University Of Toronto)大學做博士後研究,然後在Mississauga的一個生物制藥公司做研究員,再然後于1999年底來到卑詩省的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工作,擔任部門主任的職位。
前夫海歸(專題)情變 丟下兩兒子
生活在看似一帆風順、前途無量的進程中,突然起了變故。2000年,紅韻的前夫回中國創業,丟下兩個年幼的兒子給她,一去不回,且有了新的感情。
陷進情感糾紛漩渦的紅韻,一度很失意和苦惱。期間她拿起了筆,繼續兒時就愛好和擅長的寫作,通過寫作來抒發自己的情感,通過文字來宣玢己的思想,通過寫作來醫治心靈的傷害。
在這個過程中,她遇到了自己靈魂的伴侶和知心愛人——現在的丈夫Mikey Yates。Mikey出生于美國,在歐洲長大,是個頗有成就的作家和教授,曾經在卑詩大學(UBC)教授比較文學課程。
文字結緣再婚 家中全是書畫
紅韻和Yates現在的婚姻生活是一首優雅的華爾茲舞曲,華美而浪漫,卻也生動、樸實。比如說,他們倆的共有賬戶上,從來沒有過多的存款,但依然定期去餐館吃飯、去看電影、歌劇話劇或其他文藝演出。再比如,他們家里的書架一個又一個,上面擺滿了文學的、藝術的、中文的、英文的、輩史等等各種書籍,紅韻的衣著卻很隨意。他們的家里各個角落、目之所及皆是書和畫,大概已經容不下衣櫥的存在了。
現在紅韻和Mikey過的是夫唱婦隨的生活︰他們兩個一起給各年齡段的孩子做英語家教,Mikey 是個嚴格的老師,經常“淘汰”自己的學生給紅韻,甚至直接將學生“掃地出門”——達不到他的學習要求,就不能跟他上課。紅韻的學生取得大的進步後,會“跳”到Mikey 的手下繼續學習。
教學之余,他們寫東西。既寫詩,寫散文,寫故事,也寫中學生、大學生怎樣寫作文的書,他們前年出版的《高中和大學生的簡易作文指南》寫得簡單生動、易懂易學,受到學生好評。
與一般家教老師不同的是,紅韻夫婦一定要把星期天和星期一留出來,給自己,也給家人。
“進門請脫一只鞋”
在紅韻家的大門上,貼著一張打印的紙條,是給來上課的學生和家長看的。紙條上寫著
“Welcome。Please Remove One Shoe。”意思是只需要脫一只鞋。當記者對這個紙條的真實含義感到興趣時,Mikey 解釋說,西方人一般進門不脫鞋,中國人進門要脫鞋,他們就妥協一下,來個脫一只鞋。這也是一種態度,表明在這個屋子里,住著兩個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夫妻,你可以認同夫妻兩個,也可以只認同其中的一個,甚至完全不認同,都是可以的。
是不是紅韻和Mikey就沒有一點矛盾呢?那也不一定。華裔父母一般都比較寵愛、甚至溺愛孩子,只要孩子努力讀書,其他的一切可免,所以養成了很多華裔二代高分低能的現象。當紅韻的兒子因為晚睡而遲起,眼看就要耽誤去學校上課時,紅韻會開車送兒子去學校,Mikey 卻極力阻止她這麼做。事實證明,紅韻送了一次,兒子就指望著第二次,並照樣晚睡遲起。而紅韻拒絕送兒子之後,兒子就知道得早起而不敢晚睡了。
雖然Mikey會說的中文有限,但他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卻很深。他讀過很多英譯本的中國古典名著,在和紅韻討論時,他們的讀後感非常契合。讀書是他們夫婦共同的興趣,更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我們這個中西合璧的家庭,有時候會做出一些令人不解的、瘋狂的事情。比如我們在兩個孩子還小時,經常逛書店,看到我們都有興趣的書時,會同時買4本,然後找個時間大家坐在一起閱讀,並發表各自的讀後感︰喜歡什麼?為什麼喜歡?不喜歡什麼?希望是什麼樣子的?等等。在這個閱讀和討論過程中,我們不僅享受了天倫之樂,更得到了精神的愉悅。”回憶這些溫馨的瞬間時,紅韻臉泛紅光,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在記者看來,買四本同樣的書可能有點瘋狂,但接下來的閱讀與討論卻順理成章又非常難得。如果大家都能做到這點,還用發愁小孩子不讀書嗎?
出版書籍談跨國愛情
2011年的8月份,紅韻和Mikey一起主編的新書《跨國跨族的情愛之道》(中英文兩版)順利出版。這本滿載著他們對生活的真情的著作,記載並分析了二十幾個不同族裔的婚姻生活的點點滴滴,也是他們兩個婚姻生活的反思和總結。
紅韻表示,能把種族之間的歧視、偏見、成見一起消滅掉的不是打斗和爭吵,而是愛情和婚姻。當兩個膚色、文化、語言皆不同的人願意在一起耐心地、包容地、理解地對待彼此的不同,他們便有機會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共同;這個世界也因此會多出一份美麗、一份和諧。
說到底,異族婚姻依然是兩個人的婚姻。當婚姻中的兩個人想到的不是索取而是共同的幸福時,在經營這個婚姻時所遇到的所有酸甜苦辣、煩惱和淚水就都不值一提,留下的將是兩個人手牽手的踏實、對望時的會心一笑,和心靈相通的莫大欣慰。紅韻和Mikey的故事恰恰證明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