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丑女人的故事 (8)

(2012-02-29 09:39:02)
标签:

杂谈

第八章 短暂的婚姻

 

第一节

 

J大学门口的丁字路的街角常年停着一辆废旧的面包车,轮胎早瘪了,车内的零件已被掏空,车身上的白漆被蚀掉的部分也已经锈迹斑斑,可是这辆破车前却总也不断人,多数是推着自行车的大学生。

 

“陈师傅,轮胎破了。”

 

“陈师傅,辐条又断了,您给补一根成吗?”

 

“陈师傅,后座加个垫儿,我载我女朋友。”

 

这个废旧车体其实是一个修车铺,铺主人叫陈绍诚,也就是学生们嘴里的陈师傅,是个瘸子。学生们都喜欢来陈师傅修车铺,因为这儿不坑人。车胎破了一个洞,陈师傅会帮着补一补,也就一两元钱。别的修车铺可没有补车胎这回事,车胎破了,就换掉。即便都是换胎,质量也全不同,别的修车铺常常用的是廉价内胎,使用寿命超不过两个月,那些师傅巴不得学生们老来换车胎呢,听说还有的师傅会在半夜跑到学校附近的路上撒图钉!陈师傅修车铺就算是要换轮胎,也都换的质量好的,只要不是被扎破,用一两年都没问题。

 

陈师傅话不多,不像其他的修车铺的师傅会常常和学生搭讪说话,问他们上不上课啊,出不出去玩啊,但是陈师傅脸上总带着笑,时光在他那嘴唇两边黑亮的皮肤上刻下的纹路,就自然的是微笑的弧度。

 

据说陈师傅当年是为了救治他得了癌症的老婆才兼职开的这个修车铺,后来他老婆还是死了,他干脆辞了原来的工作,专心修起车来。他有一个十岁的女儿,叫团儿。团儿常常搬个板凳儿坐在废弃的面包车里玩一个头发掉光了的芭比娃娃,一会儿跑出来,缠着她爸爸吃一块她剥开的糖果。团儿总是穿的破破烂烂的,衣服就分作两季,热的时候是一件黄色长袖T恤,太热了就把袖子撸起来,冷了就是一件红棉袄,常年没有洗,棉布棉袄的表面都蹭出一层油亮的光。

 

团儿生得可爱,热心的学生会带上两包糖果或者一根冰糖葫芦送给她。

 

陈师傅,总是拍拍团儿的小脑袋,说:“团儿,谢谢哥哥姐姐呀。”

团儿就会仰起稚气的红扑扑的脸,说:“谢谢,大哥哥和大姐姐。”

“陈师傅,你该给团儿找个妈妈。”

“是啊,团儿长得这么好看,该给好好打扮打扮。”

陈师傅收到这样的建议很多次了,终于,在半年前,团儿迎来一个后妈妈,只可惜这后妈妈是个瞎子。

开始的时候,团儿很怕她的后妈妈,因为后妈妈没有眼睛,眼眶向下凹着,很可怕。

陈师傅对她说:“团儿,不要害怕,那是团儿的新妈妈,”他又指指旁边坐着的白白的小眼睛的看上去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说,“妈妈是为了要救这个小妹妹,眼睛才坏掉的,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好孩子,叫她一声妈妈。”

团儿喜欢那个小眼睛的咧开嘴笑着的新妹妹,她点点头,对着瞎女人叫:“妈妈。”

是的,庆庆是嫁给了这位陈师傅。陈师傅原是陶大象夫妇的老乡,大象介绍他和庆庆认识的。

庆庆原来是不想嫁的,她对陶大象说:“陶大姐,我不想了。是三年半以前吧,”庆庆转了转自己手腕上的镯子,继续说,“我给自己买这个镯子的时候,我曾想着,再过四年,我就回家去,找一个人嫁了。四年马上就到了,你看看我,唉……一个没结婚就生了孩子的瞎女人,千万不要再奢望什么了,奢望就只会失望。”

“唉,庆庆,你确实是命苦。”大象听她说的几乎掉下泪来,她接着说道,“但是你才二十六啊,一辈子长着呢。再过几年,我就回家了。到时候你怎么办?还有珠珠,她怎么办呢?你自己能照顾她吗?古话不是说,苦尽甘来嘛。你吃的苦不会白吃的,你现在也能挣钱了,再找个好伴儿,日子不就过起来了,到时候,珠珠长大了,少不了孝顺你。”大象顿了顿,见庆庆没说话,想她是听进去了,就继续说,“还有,这个老陈,可是错过了就不再有了的好人,脾气好,心眼儿好,跟你说啊,人长得也不错呢。现在是老了,当年他年轻的时候,娶的那媳妇儿,可是一等一得漂亮,我们那儿十里八乡的小伙子都心心念念地想着娶呢。可别忘了,他是个瘸子。你就可以想见,他人有多好。啧啧。”

庆庆低着头,过了许久,才说:“可是他有一个十岁的闺女,‘十岁八岁,不当狗意。’肯定会欺负珠珠的。”

大象叹了一口气说:“庆庆啊,大姐跟你亲不?”

“陶大姐,你怎么这么说?这几年,若是没有你,我和珠珠怕是活不过来。”

“那大姐跟你说句实话。打你眼睛坏了之后,你疑心太重了。你一分一分地护着你的钱,是怕大姐和大姐夫偷你的?我虽说是一辈子缺钱使,但我没动过偷的心思。”

“大姐,我不是防你……”庆庆有些着急地要解释。

“你先别解释,听我说。”大象拦下她,继续说,“无论你是防着谁,都防得过了。我是和你亲,才告诉你。你藏着掖着,明眼人都看在眼里。说句不好听的,你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几年,是你姐夫来了,和他在一起,我脾气收了不少。要是,搁在早些年,凭你多可怜,早让我赶了出去。我让你住我这儿,是让你天天当贼防着?”

“大姐……”

“再说,这珠珠。孩子三岁多了,你还天天弄个绳儿拴着。是上个星期吧,我好说歹说,你才肯解开。我要是不说,你就打算栓她一辈子?”

庆庆沉默着。

大象继续说:“你和老陈的事,不成则罢。要是成了,你听大姐一句话,不要犯疑心病,人家孩子不会欺负咱们珠珠的。反倒是你,做了人家后妈,不该去疑心,挑拨小姊妹俩的感情。”

“可是……万一她真的欺负了呢?”

“你还是没听进去啊。你要是到底儿也想不明白,趁早不要嫁过去,两相清净。”

不过,人总是嘴上说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另外一回事。大象虽然放出这样的话,却还是没有停止张罗,最终还是把庆庆和老陈撮合到了一个屋檐下。

第二节

虽然这是庆庆第一次结婚,但是也不知为什么,在她心里,就像是准备二婚似的。

陶大象说:“哎,不用折腾办礼了,找个好日子搬到一处就成啦。”

她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婚礼,最上乘的是新人漂亮排场也大,如果没有大排场呢,郎才女貌终成眷属也足以赢得众人的祝福,如果没有美貌的新人,热闹豪华的排场也可能可以让观礼的人心满意足,即便两个都没有,好歹应该是一对未来充满着希望的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吧。一个丑瞎子和一个中年瘸子,一人还有一个女儿,办一场穷酸婚礼,倒像是要博同情的。

但是老陈说:“办一个吧。”

庆庆把头转向他,就像有眼睛的人看了他一眼那样,又转回来,摇摇头,说:“不要了。”

“庆庆,”老陈突然叫她的名字,说,“你应该有个婚礼的。”

他说的很平常,却的的确确触动了庆庆心上的弦,她从前是多么坚定地相信自己应该有一场婚礼的呀。

从她五岁时,她就盼着有一天可以穿上硕大的白色蓬蓬裙,捧着一束红玫瑰,像个公主一样地嫁人了。小时候,那个梦想是彩色的,就像她画在图画本上的一幅水彩画,天涂得瓦蓝瓦蓝的,房子要涂成彩色的,像一个大糖果,地面,因为太阳太明媚,应该涂成明黄色。现在,再看脑海里的这个梦想,哦,才知道什么叫做不真实。

“那是上辈子的事了。”庆庆说。

“咱们还在这辈子里呢,不要挨日子。”

“挨日子”是有多贴切地形容了她的生活,她不得不停下来“看”眼前的这个男人,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张她师傅的脸。

从她失明后,每遇到新的物或人,她都在脑子对应成曾经刻印在脑子里的影像,比如,她摸到的每一个杯子,好像都印着一只啃竹子的大熊猫,按摩馆里的女服务员,被一个个按照说话的方式和语调贴上了大世界里的洗脚妹的脸。

这个老陈音调深沉,就像她师傅一样,他说的话虽然没有她师傅说的多,却一字一句地都到了她的心里。

她已经动摇了,只是因为某种惯性,她继续说:“不挨日子还能怎样?”

“我们回我安徽老家吧。我家有一个大院子,足够办一个婚礼,把你父母也接过来,两家人热热闹闹地吃顿饭。镇上有租婚纱的,我们去租上一套。哦,走之前,我们去装个假眼球,虽说也还是看不见,但是眼皮能撑起来,听说,还能转,像真的一样。”

“真的吗?”这太美好了,庆庆几乎想对每一句都确认一下。

“真的,一万多就能装两个质量不错的。”老陈只帮她确认了最后一句。

一天天挨着过的日子,好像又有了希望。他们开始打听装假眼球的医院,计划着年前就装上,然后回庆庆家过年,再把庆庆的父母接上,到安徽去,到了春天,就能把婚事办了。

以后,就再也不来上海了。

那天晚饭后,老陈领着庆庆在公园里散步。

庆庆突然问:“我能不能摸摸你的脸?”

老陈握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

这是一张瘦瘦的脸,有平整的额头,浓浓的眉毛。她摸他的眼睛时,他轻轻地闭起了眼,她只能摸到长长的睫毛线,那应该是一双大眼睛,眼皮薄薄的,是单眼皮吗?他的鼻梁像陡峭的山脊,鼻翼窄窄的,硬硬的,鼻子下面有扎手的胡茬。他的皮肤摸上去有些粗糙,但是嘴唇却很湿润柔软。

这是一张好看的脸,他令庆庆想起了于霄,距离那个让她羞愤难当,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变了她一生命运的下午,时间已经快过去五年了。

她原来打定主意不问,打算着一嫁给这个人,就像已经结婚半辈子的老夫老妻那样,不再说起关于感情的话题。

可是,此情此景,怎么她还是忍不住呢?她终归是不肯安分于自己的外貌,哪怕到了失去眼睛的地步,也还是不肯放弃拥有爱情的可能性吗?

“你为什么要和我在一起?”她问。

老陈好像并没有对她的提问感到意外,他说:“我也说不清楚,一看到你,我的心就绞疼的。”

“你是同情我?”

“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想要照顾你。”

这个人出于同情想要照顾自己。她对这样的答案是满意的,她自知自己的外貌已经不足以吸引任何人,不吓跑他,已经是万幸了。出于同情的感情也是牵动着人的内心,就这一点,她就已经满足了。可是,对于他呢?他毕竟是要娶她做妻子的呀。她警告他说:“我即便是装上一对假眼球,也不是个好看的人。”

“庆庆,任何人,知道你所经历的,都不会再嫌你丑。”

庆庆翘起嘴角,她已经很久没有笑了,她说:“陶大姐说,你娶的老婆很好看。”

“她是很好看。”老陈也笑笑说,他脸上的表情显示着他正在陷入一段美好的回忆里。

“你当时怎么追上她的?”

“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我,我总是不能回答,就跑去问她,她指指正在下着的雨,说:‘你就像这雨。’我还是不懂,继续问她,她就不说了。你懂吗?”

“我懂。”

“哦?我这样告诉别人,别人都说,不是她在瞎说,就是我在胡编。”

“她是说,你就像雨,下到了她的心里。”

第三节

庆庆还一直在按摩馆里干,她简直成了那里的招牌。

这几年,方志没有来要过钱,她的工资和奖金就都存下了,老陈也有些积蓄。装一双假眼,过年回家,结婚,他们自己盘算着每一笔消费,钱是足够的,还能剩下一些做个小买卖,日子似乎真的要好起来了。

庆庆是往家里打过电话的,她爸爸始终也不肯和她说话,她只和她妈说。

第一个电话是庆庆揭开纱布的那天打的。

“妈,我真的没有,真的没有,我没有做丢脸的事。”她一遍一遍地这样说,人已经泣不成声。

她妈也受了她的感染,哭着说:“没有就好,没有就好。”

庆庆拨家里的电话号码时,是打算要告诉她妈,她对自己做了一件残忍的事,但是电话一通,她却说些为往事辩白的话。对于眼睛,她就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是她的善良,使她不肯去伤害一个老人的心?还是她的倔强,使她不肯将自己的不幸哪怕告诉自己的妈妈?她自己也说不清。

她妈问:“孩子怎么样了。”

她嗷嗷地哭着,含混地说:“好了,都好了。”

“好了就好。别哭了,好好过日子。”

这几年里,她和她妈通电话时,也常常听到关于方志的好消息,什么他当哪个社哪个团的部长啦,什么他去杭州啦。她总是应和着,心里也着实为这个弟弟高兴。但是,高兴归高兴,她是发了狠心不再贴补他一分钱了。她的钱是她用一辈子的光明换来的,没人配用这笔钱,除了她的孩子。况且,方志曾经在她最难的时候,狠心地推开了她,她是要多糟践自己,还肯拿着自己的血汗钱追着去贴补他。

这天,她突然接到她妈的电话,老人急匆匆地说:“庆庆啊,你得帮帮你弟弟呀。”

庆庆立刻知道又是钱,她还能帮她弟弟什么呢。她讨厌这个,但是她没有出声。

她妈也没等她问,继续说:“刚刚银行打电话来,说他弄了什么信用卡,那是什么,你知道么?”还没等庆庆回答,她妈妈又继续说:“我反正听那意思就是,小志他使了银行的钱,但是没还上,人家银行的人说了,这钱要是后天还不还上,就得告小志。”

“多少钱?”庆庆问。

“五千块。”

庆庆沉默了一下,说:“那你打电话问过小志了吗?”

“打了,打不通。”

“妈,你先别急,信用卡就是可以透支的,还上就没事了,小志说不定已经还上了。”

可是,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那天以后,庆庆妈又陆续收到近二十通电话,全是通知方志还信用卡的钱的,都加起来得有十万块。

庆庆妈一直拨方志的电话,但是一直不通,她就只好打电话给庆庆,说:“孩子,你能不能去他学校看看呀?我和你爸都快急死了。”

电话那头传来庆庆爸的声音,说:“叫她去就行了,她亲弟弟,她不管,谁管?我来和她说。”

“啊,”他就这样称呼她,说,“你去看看小志,怎么还用等着我和你妈说,你自己不着急吗?有个当姐姐的样儿吗?”

庆庆是有多久没有听到她爸的声音了,她努力在脑子里搜索着。“还是卖!”“回来干什么?丢人现眼!”是,他最后跟她说的话就是这些。“哦,爸,我也是你的孩子,我就这么不堪,不值得你施舍一点点父爱吗?”她在心里问,眼泪早流出来一片。

“怎么不说话,哭,哭什么哭?”

“我来和她说吧。”庆庆妈说。

“庆庆,怎么了?”庆庆妈问。

“妈……”三年了,她爸还不曾相信她,他那冷酷的语气是加在她肩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她崩溃了,再也不能自己扛着这一切苦难,她呜呜咽咽地从她去找小志的那天,一直说到现在。

“天哪,这造的什么孽。”庆庆妈再不能说一句话。

母女俩只隔着电话哭成一团。

许久,庆庆爸拿起电话一字一字地说:“不行就回家吧。”

好珍贵的六个字,包含了原谅,爱和疼惜。

“嗯。”庆庆哭里带笑地说,“我会去看看小志的。”

那天晚些时候,庆庆妈终于拨通了方志的电话,证实了那些债务确实存在。方志说,那些钱有的用来交了学费,有的花掉了,也不肯说怎么花的。

他说:“还问这个,有什么用,花掉就是花掉了。操心怎么花掉的钱,不如操心怎么把钱还上。”

他还提起让他妈问问他姐姐,说:“全家都想想办法,总能还上的,还上就没事了。”当庆庆妈把他姐姐的情况都告诉他后,他就没再说一句话了。

那天晚上,当小志看见眼窝深深凹陷的庆庆时,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姐姐的脚下,懊悔地捶打自己,嘴里说着:“姐,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

当方志第一次到上海的时候,他和他姐姐是一样的,尽管他多读了几年书,但是他对上海一样一无所知。他不知道怎么刷银行卡,对网络的认识也很少,以为那纯粹是个“坏东西”,因为高中同学里上网玩游戏的成绩都很糟糕,他不知道有搜索引擎这种东西可以用来查资料,他甚至不知道怎么用抽水马桶。一切都是新鲜的,他小心翼翼地学着每一样东西,生怕被人嘲笑“乡巴佬”。那个时候,他手里的生活费只有五六百,睡在他旁边的室友买件夏天的短袖T恤就要七百块。他不能说羡慕那种生活,只是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他和他的室友是要过截然不同的大学生活的。大学,不会像高中一样,所有的同学都罩着校服,吃食堂,这里的生活千差万别,而他,是要过苦日子的那一类人,他从开学第一天就开始留意学校里贴着的各种兼职的小广告,偷偷地记在小本本上。

那是什么时候,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呢?是在他从她姐姐那里拿到第一笔钱开始的吗?

两千五百块,他从来没有拿到那么多钱。那天回去的路上,他第一次去吃了麦当劳,要了一个巨无霸,一杯大可乐,吃的一点也不剩,那真是一顿令人难忘的午餐。尽管那两千五百块,比起后来的疯狂消费,算是都花到了有用的地方,添置必要的冬衣,买剃须刀,买被子,买了个优盘,想要的东西就可以去买,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后来他还买了电脑,每个月还有一千五百块的生活费,他渐渐地觉得自己的生活和那个临床的室友也差不了多少,他也可以狠狠心,买一件七八百的衣服。

当庆庆把三万块汇到他的账户时,他在电话另一端差一点要仰天大笑起来。庆庆嘱咐他的,“这钱是用来交学费”,“省着点花剩下来的钱,因为姐姐要回家了”。这些他都胡乱答应着,心里却做着另一番打算。

“姐,你打我吧。那年你把钱寄给我,我没有用来交学费,我用那三万块钱买了一辆二手车,开了大半年,你去找我的时候,我刚出手卖掉,折价折得刚勉强够交上那个学期的学费,我手里真是一分钱也没有。我是不敢,不敢相信你说的是真的,我在心里不停地告诉自己,你说的都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天,看看我,竟然把你害成这样。”

“唉。”庆庆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心想,这就是命运吧,又问他,“那现在这些信用卡的债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花到哪儿去了,起先是急着交学费,同学给我出的招儿,后来,我就越透支越多,一直拆东墙补西墙,挺到今天,快毕业了,我实在挺不下去了……”

“唉,”庆庆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等明天早上银行开了门,我们就去还上吧。”

事实上,她所有的积蓄都替方志还债还不够,还搭上了老陈的两万元。

这一下,他们又一贫如洗了,不得不重新做计划,把所有的事,装假眼球,回家,结婚,全都缓后一年到两年。

庆庆心里的荒漠,刚刚因为一场细雨,发出了希望的绿芽儿,这芽儿又被突来的北风吹来一片黄沙笼罩起来。她好失望,这失望的表现是一种精神上的落寞,是无声的,细心的老陈发现,她有时会呆呆地站起来,片刻后又坐下,好像忘了要做什么似的。直到过了些时日,她的心又被新的牵挂和忧虑填满,她的精神才又恢复了往日的样子。

又说事有两面,这件破财的事也有一些值得说说的好处。

方志的一番自我剖白解开了庆庆几年来的心结,她一直不能理解那一天方志为什么会对自己那样冷漠无情,为什么她愿意把她所能付出的一切的爱都给他,他却吝啬到连起码的信任和尊重都不肯给她。现在她明白了,他是害怕承担因为自己的错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害怕到了极点,而选择了逃避。懦弱也是错,但是比冷酷容易原谅很多。

另外,这件事也使她对老陈放心了,这是她羞于启齿的。在老陈表示愿意娶她时,她的第一个念头其实是怀疑,怀疑他是盯上了她的钱,她在按摩馆的工资可比他的修车铺的收入高多了。这次,听到要为她弟弟还债,老陈只简略地问清了事实,就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的钱。换一个位置,她能做到吗?她不太敢回答这个问题。

第四节

庆庆和老陈原本打算等到办婚礼之后,才搬到一起住,但是因为计划的改变,这件事好像遥遥无期似的。又既然已经决定了在一起,庆庆母女再挤在人家陶大象家,也不太好,于是他们就还是搬到了一起。房子是在J大学附近的一所公寓里的隔断间,他们在屋里又拉起一道帘子,隔出一半给两个孩子住。

新婚夫妇该有更多独处的时间,但是在他们这个家庭,这不太现实,夫妻两人的工作都是没有固定的休息日的,基本上是白天都要上班,晚上,两个孩子又总是在旁边,所以,说是老夫老妻的生活更恰切些。

好不容易一天下午,团儿上学去了,珠珠也被大象接去过一天,庆庆休班, 老陈提前收了摊回家。

两个人并排坐在床边,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照的庆庆的脸都红了。

老陈试着拉起庆庆的手,探过头去吻她,但是庆庆却躲开了。

“怎么了?”老陈问。

“我……怕光。”

“怕什么?”老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们能等我装上眼球之后吗?”

在庆庆脸上浮现出羞愧的神情的一瞬间,老陈懂她的意思了,她是在意自己在光下的模样。

他对她说:“庆庆,我不介意的,但是我尊重你的意思,我们就等到结婚以后,好吗?”庆庆点点头,她自尊心太强了,也许像她这样的丑女人,应该自觉地扔掉自尊那奢侈品,生活会跟着变得容易一点,但她就是办不到。

这样一来,大人的生活的改变是甚微的。以前他们各自上班,晚饭后有空就到附近的公园散散步,现在也还是这样。

但是孩子的生活大不同了,她们在一起有做不完的事,说不完的话,家里总是回荡着她们那银铃般稚嫩的笑。

庆庆原本担心的十岁的团儿会欺负三岁半的珠珠的事,从来也没有发生过,而且,如果仅仅用“从来没有吵过架”来形容这两个小伙伴的亲密关系,实在是太过于保守了。

“团儿像珠珠的‘小妈妈’。”人们是这样说的。

这样的形容生动得多了。从珠珠搬进来的第一天起,团儿手里的芭比娃娃就传到了小妹妹的手里。因为她有一个新孩子了。每天早上,团儿会给珠珠洗脸,她在小矮凳上放一盆水,在珠珠的脖子下仔细地掖上方巾,轻拍她的脖子示意她微微弓起背,她的动作熟练,孩子脸上的边边角角也不放过。接下来,是梳头,珠珠蜷着小短腿坐在床上,团儿就跪在她身后,轻抚着珠珠柔软的头发,一缕一缕地收到她的小手里,套上橡皮圈儿,努力不揪着那孩子的头皮,比成年的妈妈做得还要好。

十岁上下的女孩子痴迷于扮演妈妈的角色,这并不稀奇,几乎每一个过家家的场景里都有类似的桥段,人们常常将这种热望解读为孩子对成长的渴望。多数孩子的这种渴望是虚幻的,她们最多不过是在过家家时,在一个洗脸盆里放一块小木板,学着古装电视剧里苦命女主的样子,“干洗”一件衣服,“喂养”一个塑胶娃娃,一旦回到现实里,她们又恢复为一个无耐心的儿童,她们绝少能够花费连续的时间去照料另一个孩子。

可是,十岁的团儿对珠珠的爱是具象的,她的爱切实落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珠珠成为她的一项甜蜜的负担,她非常快乐地承担着,喂她吃饭,给她洗澡,洗衣服。之前,这些事都是陶大象给珠珠做的。但是,这之中有微妙的不同。

陶大象对婴儿的爱是粗笨的,她会一股脑地把她认为好的东西全塞给孩子,逼她尽可能多地吃东西,硬是让她去玩她不喜欢的游乐场里的免费大转盘。大人常常太小看孩子了,忽略他们细腻的情感。事实上,这种粗暴的讨好根本不能赢得一个孩子的心。所以,尽管大象照顾珠珠有两年之久,珠珠对她并没有多少依赖,在那两年里,她还是更愿意待在她妈妈工作的按摩馆里玩那些叔叔阿姨们送给她的各式玩具。

而团儿的爱是灵巧的,她能轻易地从孩子嘴角眉间的神情,了解她的想法,她所做的都能触到孩子的心。珠珠迷上了她讲的童话故事,每一天都要缠着姐姐讲故事。事实上,那些故事对团儿来说也是“故事”,她在讲的时候,是带着憧憬的,并不是像大人那样知道自己是在“骗人”。团儿的爱还是带着力量的,她瘪起小嘴巴,说:“珠珠,老是咬手指头的话,肚子里就会长一条大白虫。”,下一次,珠珠抬起手的时候,就会偷偷地看看她姐姐,如果团儿在看着她,她就不啃她那可怜的指甲了。

总之,这是一种柔软而坚韧,让人忍不住想要依靠的爱。

团儿的身上的那种不慌不忙的镇静的气质非常迷人,就连大人也为之着迷,她的爸爸就常常心满意足地盯着她看,好像能从她身上看到他那美丽的妻子的影子。

对美好的事物,人们并不耗费过多的力气去追本溯源,而更愿意真诚地欣赏和称赞。但是如果一定要问,这孩子这么懂事的原因,人们会说,可能是因为妈妈的早逝,父爱的粗糙,逼地这个一脸稚气的女孩过早地独立了。

陶大象夫妻俩要回老家了,临走前,陶大象对庆庆说:“有团儿在,我也走得放心了,看看她把珠珠照顾地多好,孩子胳膊腿儿都壮实了。我说什么来着,苦尽甘来啊,孩子,老天送给你一个团儿,总算是对你遭的罪的一点弥补吧,阿弥陀佛。”

起初,庆庆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总好像哪里不对了。

珠珠再也不愿意和她一起去按摩馆了,哪怕告诉她,黄叔叔给她买了她一直梦寐以求的那个“轰隆隆跑的大火车”玩具,她也不为所动。她只想和团儿待在一起,好像就只是和团儿面对面坐着也能让她满足。

可是,团儿是要上学的。周一到周五,珠珠还是得跟着庆庆去按摩馆消磨时光,但是她总是闷闷不乐的。

黄玮会跑过去问她:“小猪猪,你怎么啦,谁欺负你啦?”

“我要姐姐。”她嘟嘟着嘴说。

每到下午,她就焦躁得厉害,发脾气,不停地吵闹,一遍一遍地吵着“我要回家”,“我要姐姐”。

按摩馆的经理说:“要是这孩子明天还是这么吵,就不能再来了。”

这倒遂了珠珠的心愿,她可以待在爸爸的修车铺里,像她姐姐当初那样。她坐在废旧的面包车里摆弄光头的芭比娃娃,用一下午的时间去含化一根冰糖葫芦上面裹着的糖,然后就牵着爸爸的手一起去接姐姐放学,一起回家。

“看着”他们三个其乐融融的样子,庆庆猛然发觉自己在这个家里简直是多余的。老陈和团儿好像就只需要一个珠珠,现在他们圆满幸福,一点儿也不需要她!

她转念又一想,天哪,他们这是夺走了她用一辈子的光明换来的珠珠!准确地说,是团儿夺走珠珠的,就是她,她是个小妖精!

她懊悔起来,当初不该听陶大象的话,解开绳子的,珠珠以前一直拴在自己的腰上,很开心的。只有和她拴在一起,她才是安全的。有那么一瞬间,她脸上闪出一种从来没有在她脸上显现过的狰狞的神情,那神情和丛林里的虎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敌人的威胁时的表情像极了。

但是,这个所谓的小妖精只是个十岁的孩子呢,比珠珠大不了几岁。没用多长时间,她的理智还是战胜了那突来的混合着恐惧和仇恨的情绪。

孩子,终归还是离不开妈妈的,她想。

关于照顾孩子,起先她实在是有心无力。一个瞎子,自己尚且状态百出,又怎么有心力去捯饬孩子的吃穿住行呢。两年多来,经过了多少次跌倒,烫伤,割伤,简直数不清,个中的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现在,她终于可以马马虎虎生活自理,她也想像正常的妈妈那样给打扮自己的女儿。

这天晚上,团儿烧好了水要给珠珠洗澡。

“珠珠,洗澡咯。”团儿朝着珠珠做着鬼脸。

“我来给她洗。”旁边的庆庆突然说。

团儿疑惑地看她一眼,她当然没有反应,团儿又转头用同样的眼神看老陈。

“团儿,让妈妈给妹妹洗吧。”老陈说。

团儿脸上露出不放心的表情,她说:“哦,那我来倒水吧。”

“不用,我来。”庆庆说。她这是逞强,两年来,她从没有成功地完成拿起热水瓶里把水倒进一个固定的容器里这件事。

她一小步一小步地向着她认为的热水瓶在的地方擦过去,团儿一路跟着她,在她要碰到热水瓶的那一瞬,团儿俯身扶住了。

“哈哈,还好,还好。”团儿朗朗地笑起来,老陈,连同小珠珠也都咯咯地笑起来。

只有庆庆铁青着脸。

在团儿的一路帮忙下,庆庆终于成功兑出了合适温度的洗澡水。

这种感觉简直恍如隔世。当初,她带着珠珠回老家,那一年里,她给女儿洗澡的时候,她是那么小,只有现在的她的一条腿那么大。三年了,孩子都长这么大了,不知道她的样子变了多少,还是原来的样子吗?庆庆一边洗一边想,眼角不觉渗出了泪,她赶紧抬起手臂拭去,不想被看到。

正洗着,珠珠突然哇哇地哭起来。

“洗发水弄到她眼睛里啦。”一直在旁边看着的团儿飞快地去兑了一杯干净的水来,给珠珠洗眼睛。

“妈妈,还是我来洗吧。”看着珠珠脸上痛苦的表情,团儿央求道。

庆庆把脸转向她,像“瞪”着她那样,她那凹陷的眼睛,加上皱紧的眉头,吓得蹲在洗澡盆旁边的团儿险些跌倒。

“巫婆,妈妈,你像个巫婆。”这是第二天,庆庆硬拉着珠珠去按摩馆时,那孩子这样说。

“什么?谁跟你说的,谁跟你说妈妈是巫婆?”

“姐姐说的。”

“姐姐还说什么了?”庆庆的语气变得狠狠的。

“妈妈,你不要欺负姐姐好不好?”珠珠突然说。

庆庆一下子被什么话噎住了,“是她欺负妈妈,是她从妈妈手里抢走了你”,她是要这么说吧,可是她知道没有人会相信她。

第五节

庆庆和团儿之间紧张的关系,老陈也有所察觉。

这天,他对庆庆说:“团儿跟我说你不喜欢她。”

“没有。”

“你为什么不喜欢她呢?人人都喜欢她,而且,她和珠珠处得那么好。”

“哼,她是和珠珠处得好,好得不得了,她还教导我女儿喊我巫婆。”老陈提到珠珠,令庆庆激动起来。

“你女儿?都这么久了,你都没有把团儿当自己女儿看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庆庆想要分辩她并不是要强调“这个意思”,但是这很无力,她的话里确确实实隐含了“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呢?还能有什么意思?”

“那她就有把我当妈看吗?谁家的孩子会说自己的妈妈是巫婆?”

“你和一个十岁的孩子论平等?”

庆庆没有答他的话。这场简短的争论在一片沉默中结束,沉默的深处,好像可以听得到类似花瓶裂开的声音。

如果说,这是一场战争。十岁的团儿,并不是像他爸爸想的那样,明显处于劣势。她聪明,镇静,美丽,而战争的另一方是个偏执,无助的瞎子。但是谁让这个瞎子挑起了战争呢?团儿只不过是勇敢地应战罢了。

让我们暂且不说孩子和瞎子之间的战争,先看看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战争吧。在多数人看来,孩子之间的战争,作为美好童年的一部分,是纯真的,无害的。但是,如果我们肯动脑筋想一想,就会发现,这纯粹是成年人的视角,并不应该作为一个客观事实。成年人每日厮杀在争夺有限的社会财富的战场上,见多了人性的贪婪和狡诈,而渴望一方视金钱如大粪的净土,在这样的视角下,孩子们为争夺玻璃弹珠而爆发的争吵,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游戏,哪怕有些孩子在争吵中斗了心眼,耍了把戏,那也只是机灵的表现,和“狡猾”绝对不相干。但是,如果我们试着等同地看待孩子与大人所争夺的事物,比如说,成人社会以弹珠,而不是金钱,作为交换媒介,我们就会发现,涉及到一个思维独立的孩子的战争并不全然是无害的。

团儿讨厌这个瞎眼的后妈,她丑陋,凶恶,就像要害死白雪公主的恶巫婆,但是她并不惧怕她,在和她的斗争中,她表现地聪明而勇敢。

团儿和珠珠更亲了,她花心思讨好这个孩子,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她爱她,另一方面,她愿意看到那个“恶巫婆”为此而抓狂的样子,这能带来一种含着一丝丝危险的,刺激的快乐。

庆庆几乎没有机会和自己的孩子说说话,虽然她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她仍然希望孩子能愿意待在她旁边,“妈妈”,“妈妈”地叫个不停。现实的情况是,珠珠总是“姐姐”,“姐姐”的叫个不停。

“姐姐,我要尿尿。”

“姐姐,我想出去荡秋千。”

什么事,她能干的,不能干的,她通通都要叫上姐姐。

“不要荡秋千,多危险,会摔着的。”庆庆语气急匆匆的。

“有我呢。”团儿嚷一声,不等瞎眼后妈再说半句话,就拉着珠珠走了。

这天是周末,庆庆休班。她坐在床边,竖起耳朵听着团儿和珠珠说话的声音,她趁着空儿,嚎一嗓子:“珠珠,到妈妈这儿来,妈妈有糖吃。”

最初的时候,珠珠会不情愿地过来一下,嘴里嘟囔着:“我有糖。”

后来,她叫得太多了,珠珠就不理她了。

“我们玩游戏吧。”团儿说。

“好!”珠珠很兴奋地答应,又问团儿,“出去荡秋千吗?”

“外面太冷啦,我们过家家吧。”

“哦,过哪一个啊?我不要再当爸爸了。”

“不过那一个,过新的,你当孩子。”

“那她怎么办?”珠珠指着芭比娃娃问。

“这次就我们两个。”团儿把床头蒙着被子的方巾扯下来,向空里一抖,平平地铺在床上,对珠珠说,“过来,过来,你躺在这儿,当小婴儿。”

珠珠乖乖地爬过去,躺下,手脚故意乱动着。

“淘气的孩子,打屁屁啦!”团儿说,“快,乖乖躺好。”珠珠躺好后,她把方巾的四角向中间收起来,打好结,轻轻拍着珠珠说,“乖孩子,你该学说话啦。叫,妈——妈——”

“妈——妈——”珠珠欢快地假装牙牙学语。

“真聪明,妈妈给你做饭去。”团儿下了床,恰好看见庆庆掀开了拉在屋子中间的帘子,说,“你过来干什么?”

庆庆耷拉着脸,不理她,又叫:“珠珠。”

“妈妈,我刚刚不是叫你呢,我和姐姐在玩游戏。你看,我还包着呢。”珠珠总是不记得她妈妈看不见,她在床上滚着,小手努力从方巾里抽出来,才支着床,站起来。

“不能随便叫别人妈妈,让坏人带走了怎么办?”

“姐姐又不是坏人。”

团儿不喜欢“恶巫婆”和珠珠说这么多话,她说:“珠珠,我们去荡秋千吧。”

“好,耶,荡秋千了。”珠珠腿上还包着方巾,就扑通一声跳下了床。

“不许去!”庆庆厉声说。

“我们就要去!”团儿说。

“你出去!找你爸去!”庆庆声音有些颤抖。

“就不!”团儿拧着小脑袋说,一边过去帮珠珠取下方巾,穿上鞋子,拉着她往外走。

“我说不行就不行!”庆庆摊开胳膊,挡住她们的去路。

“让开,你个老巫婆。”

“你个妖精,你还我的孩子。”庆庆的脸扭曲,她无助地在眼前摸索,想要把珠珠拉到怀里。

团儿把珠珠藏在身后,一只手拉着她,躲开庆庆的摸索。

庆庆动作越来越大,越来越快,几乎要碰到她们了,团儿飞快地伸出手,打开“恶巫婆”的“魔爪”,却反被抓住了手,庆庆顺着她,摸到了珠珠,使劲把孩子往自己怀里拉,可是,连珠珠都害怕她了,嘴里一刻不停地喊着“姐姐,姐姐”。团儿拉着珠珠的一只手,不肯放开。庆庆狠心地使劲一扯,团儿后退了了几步,一屁股跌倒在地上。恰在此时,老陈进屋了,目睹了这一切,他赶紧一颠一颠地跑过去,扶起自己的宝贝女
儿,把她整个抱起来,轻拍着她。

“你在干什么?你疯了吗?”老陈冲着庆庆大吼。

庆庆只顾按着自己怀里的珠珠,不让她逃走,她的身体,因为激动,还在激烈地喘着气,许久,她才说得出话,她说:“我们分开吧。”

老陈抱着团儿,头也不回地走了。

当然,老陈还要回来的,从这所房子里搬走应该是搬来的庆庆和珠珠。老陈的态度很冷淡,几乎没说什么话,只是提出,既然不是一家人,庆庆应该把之前帮方志还债的钱还给自己。

庆庆说:“好,我挣了钱,就给你送来。你要是不放心,我给你写个借条。”

“不用了。”老陈说。

就这样,庆庆的这段婚姻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oveNLust/41309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