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答香港《凤凰城市》记者问
(2012-02-25 15:01:2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名人名事 |
1、 您在中美两国都生活过,您觉得美国的城市和中国的城市,从城市的外在形象及内在精神上,有哪些差别?美国人的人情味怎么样?生活在美国,您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艾米:美国城市空气比较清新,天很蓝,街上行人少,商店里顾客也很少。中国城市人多,热闹,不容易保持清洁,有些城市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美国人的人际交往没中国那么密切,他们不爱打听别人的私事,不爱干涉别人的活法,一般不会因为看不惯谁就跑去指点别人教训别人。但他们发现违法的事情,会热心报警。 我在美国生活这些年,最深的感受就是没人跑来管我的闲事。
2、 有学者提出,中国当下的城市状况和美国80年前的城市很像,这是经济飞速发展必然带来的阵痛,您能否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谈谈现在的中国城市与您所生活的美国城市相比有哪些优势,又存在着哪些差距?
艾米:我不了解80年前的美国城市,我也不了解现在的中国城市,所以我对这个问题没发言权。
3、 当下中国的城市男女们忙于生计,追求物质,越来越“快餐化”的走入婚姻,很多相亲类电视节目亦应运而生,您对这些现象有何看法?
艾米: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有的人愿意自己慢慢找,有的人请亲戚朋友介绍,有的人上电视节目征婚,有的人通过网络结识,都行。我祝愿所有人都找到自己理想的伴侣。
4、 近年来,国内发生很多令人难过的事件,比如广州小悦悦被汽车碾压,18个冷漠的路人视而不见;不安全校车事件让很多幼小无辜的丧生;城市中的人每天都吃着不安全的食物等,有人呼吁“现代城市温情不在”、“现代都市需要道德回归”,您如何看待这些现象,是否同意这些观点?
艾米:我更相信法制,因为“道德”不是法律,没有谁能强制执行,只能用来制约自己,很难用来制约别人。而且每个人对“道德”的定义也可以互不相同,比如小三认为自己很道德,因为她在追求真爱,但大奶就会觉得小三不道德,因为她破坏了别人家庭。
食物安全要靠立法来保证,不是高喊几声“道德”就能解决的。校车安全也要靠法规来保障。小悦悦被碾压,首先要追究肇事者,要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如果不抓住这些主要矛盾,却想用“温情”“道德”之类的说教去打动路人,那就成了本末倒置。
5、 在中国城市化率即将达到50%的时候,城市硬件水平日新月异,而城市人的道德、情感等软件,却不断被质疑。城市发展中,高楼和温情哪一个才是中国城市中人们真正亟需?
艾米:这种把硬件和软件、高楼和温情对立起来,逼着人家二选一的做法,是非常有害的思维方式。城市生活既需要硬件,也需要软件,既需要高楼,也需要温情。温情不是高楼给挤没的,温情也不能代替高楼。
6、 您的很多作品原型都来自真实的生活,您为什么会想到将普通的生活变成故事? 并将这些来自真实生活的平凡故事来打动读者?
艾米:故事就是“故旧的事”,是过去了的事,是已经发生的事,我没将生活变成故事,我只是把生活中发生的事写出来而已。我最早是在博客写自己生活中发生过的事,吸引了很多读者,她们都爱看,每天都守在我博客等我更新,我写完一个故事,她们就急迫地催我再写一个,所以我就把朋友的故事也搜罗来写。
后来,有些网友也把她们的故事交给我写,我就一个一个写了出来。
7、《山楂树之恋》是从国外的一个网站传入国内,被大家所知,您也被誉为“华人世界第一纯爱女作家”。您觉得为什么国内的读者会对您这部作品产生巨大反响?
艾米:因为女读者比较喜欢爱情小说,但大陆文学里真正称得上“爱情小说”的还几乎没有。大陆小说里的爱情描写,都服务于某个“宏大”的主题,比如反封建啊,搞革命啊,等等。大陆文学里也只有女性才会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男人如果也这样,那就会被人瞧不起。
《山楂树之恋》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小说”,而老三可以算大陆文学史上第一个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男主角。
7、 文学是生活的镜子。有人说,能够引发整个社会的追捧,或者是因为它所展现的正是现代人没有的,或者已经失去的东西。正如《山楂树之恋》一样,您认为现代人从您的书里能寻求到什么?
艾米:读者从我书里寻求到什么,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诉求。有的人感悟到世间自有真情在,有的人想找个老三那样的丈夫,有的人发誓要像老三那样去爱自己的女友,有的人看上了老三的多金和将门出身。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9、《山楂树之恋》从小说改编成影视剧,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也逐渐引发了现代人对爱情观的热议,您的爱情观是怎样的?
艾米:我的爱情观与我故事里的女主们相似。
10、我们这次策划报道的主题是“从热播电视剧中寻找都市温情”。目前,国内有很多影视作品都对当下社会高房价、幸福感降低、就业难等问题有所映射,并引起了社会上相关问题的大讨论,您认为一个幸福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
艾米:我不明白“幸福的城市”是指什么。人上一百,种种色色,幸福感也种种色色。同一个城市,对某些人来说是幸福的,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不幸福的。即便是对同一个人,可能某些时候这个城市让他感到幸福,但另一些时候又让他感到不幸福。
11、虽然您称自己并非职业作家,但是您与文字毕竟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在您眼里文学作品与当代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其中的一些内容是否也会对人们的真实生活产生影响?文学作品对社会道德精神层面,能够发挥怎样的引导作用?
艾米:文学作品当然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文学模仿生活,但生活也可以模仿文学。人们对爱情的认识,很大部分来自文学和影视。尤其是女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学中爱情描写的影响。
但我不赞成把文学当成“引导”人们提高“道德”水准的工具。如果一个作者以“引导”大众为目的去写作,就变成了说教,就写不出好作品来了。
12、您的作品,对于人物心理、表情、动作的刻画非常细致,也非常到位,您平日是否是一个对生活观察细致的人,您最喜欢观察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希望您能够跟我们分享一些您平日观察所得的值得赞扬或者应当规避的现象和故事。
艾米:我没有刻意观察什么,事实上,我是一个很粗心大意的人,看什么听什么都经常丢三拉四。但我从小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最爱学瘸子走路,学结巴说话,学说天南地北的方言,学怪头怪脑的言行,都是学什么像什么。可能这种模仿能力帮助我把观察到的东西生动地再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