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听懂”音乐?
(2012-02-01 11:25: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名人名事 |
我觉得“懂”就等于获得信息。音乐是一种交流,作曲家有意无意地想告诉你一些事情。至少他在用声音达到一些目的。音乐作为一种艺术(art),是有很多技术(art)层面的问题的,如曲式,和声,对位,节奏等。技术就是作曲家用以传达信息或建造某个东西的载体和材料。当然这些东西什么都不知道,也肯定是能懂得一些甚至很多东西的,但也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信息损失,程度视你听的是什么曲子而定。有些曲子预设你有很多知识,有些就对你没有那么高要求。比如像舒伯特的有些音乐我觉得不需要太多的预备知识就能得到很多信息。巴赫的B小调弥撒,赋格的艺术,哥德堡变奏曲,平均律等,都是写给音乐家的,有论文和教科书的性质,而且是最高级的教科书,就像高级微观经济学一样,当然预设你学过中微和微积分。但他的康塔塔就是给当时一般路德宗教徒写的,预设他们很熟悉当时的路德宗的音乐。而贝多芬有很多写给观众的作品,没有什么知识你就能得到很多东西,但有了知识你就能得到更多。可能我们认为越伟大的东西,是越普遍,越不需要知识的。然而另一种伟大是艰深的。
这些知识并不是理性的,而都是感性的东西。和声和对位都是对听觉的训练,有了这些训练后一个人就能听到更多的东西。不要以为我和伯恩斯坦听同一个录音或演奏,听到的是同样的东西。听觉是有选择性的,没有经过复调训练的耳朵,有很多声部是听不到的;没有和声训练的耳朵,很多不同和声在他听来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作曲家在曲子中用声部的叠加和和声的变化等技巧向我们传达不同的情感。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就听不出这些更细微的东西。但在伯恩斯坦耳中,一个在我听来很平淡的东西在他听来可能如惊雷一样。
听现代音乐(或看现代画)时这个很明显。我们听到的只是一团噪音,或一团涂鸦,但受过训练的人就能听出或看出里面的秩序。
当然我几乎是技术盲,不知道有了那些知识后我的听觉会怎样的不同,以上大都是我的猜测。但是我获得了一些有限的知识后的确听到了更多的东西。而且听懂是一个永远接近的过程不是一个结果。伟大的作品像生活一样是不能穷尽的。
技术的问题只是如何听懂的问题,然而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叫听懂”。跑题了?或许没有。或许听懂就是尝试听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