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张艺谋到“张一捞”的蜕变看华语电影

(2010-03-24 20:50:47)
标签:

乐天居士

山楂树之恋

张艺谋

张一捞

华语电影

文化

分类: 各抒己见

作者:乐天居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479050100hq6i.html

不知何时,我们的张大导演喝厌了用《老井》水酿制的《红高粱》酒,吃腻了《图兰朵》上结的《菊豆》。也开始为更好的《活着》,为了能早日过上踏入人生的 《幸福时光》而忙碌奔波。开始纵情于声色犬马,使出了《秋菊打官司》般的劲头投入到了商业片的烧制过程中。做商业片,光靠辛《秦、俑》敢是不够的,《千里 走单骑》的《英雄》主义、《山楂树之恋》那样的浪漫主义是《一个不能少》!但是商业片的水太深,仅靠一叶扁舟最多《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进入其中就如同 陷入了烂片的《十面埋伏》,即便《满城尽带黄金甲》也难出烂片牢笼。张导一时慌了神,于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要照亮前行的路。同时还对广大观众说咱们《有 话好好说》,不必为《三枪拍案惊奇》,实在不行我送大家一人一辆《代号美洲豹》作为补偿!


闲言少叙,上边只是简单的将张导走过的路回顾一下而已。其实张导走过的路,也是中国电影人走过的路。张艺谋确实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里程碑一样的人物,他的 《红高粱》不禁为他赢得了荣誉,也确实陶醉了中国人的心脾。但是自从《活着》一出,他的电影艺术生命能够便走向了终结。展现给我们的再不是当年的那个以振 兴中国电影为己任的张艺谋了,他的生命在不是为艺术而谋,他的艺术生命已经为金钱折腰,已经蜕变成了“张一捞!”


从《英雄》开始,到《黄金甲》,再到今天的《三枪》,他的确使许多热爱他电影的中国影迷拍案惊奇了!奇的是中国著名的导演,可以与斯皮尔伯格比肩的张大导 演,竟然拍出这样的烂片!更惊奇的是就这样的烂片还要拿到国际上去展示?我真不知道那么多国外导演看了这小品不像小品、话剧不像话剧、电影不像电影的“三 不像”,别人会不会立刻拍案惊奇呢?


有很多人说是中国的体制和市场害了中国电影,制约了中国电影。可是我想知道相比之下日本电影、韩国电影、以及印度电影、台湾电影、港产电影他们的体制如 何?他们的市场如何?难道他们的观众难道就特别?不可否认电影商业化是电影发展的总趋势,而电视与网络也在分着电影院线市场的一杯羹。但是假如你的电影拍 得的确好,即使是有网络与电视,我想每一个观众还是愿意花钱进电影院看的。这一点从近几年的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的观众还是愿意进电影院 的。但是很多被坑怕了,谁愿意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骗进电影院呢?我们买假货的话可以退货,但是电影呢?看完感觉上当了,可以退票吗?


不用说,票是不能退的,所以这可以说不是市场制约了电影,而是导演和演员、以及发行商、制片商欺骗了愚弄了观众,所以照此发展,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会越来越少。不是差钱,是被愚弄的感觉不好受!就像当初陈导演感觉被胡戈愚弄了一样,感觉很不爽!观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其实,现在有一个现象,就是一般大导演往往拍不出好电影,而一些没有名气的小众导演反倒意外得出精品。可是当这些小众导演出名后,有钱后,都变得浮躁了, 就都不肯沉下心思来认真拍电影了。所以,我建议大家看电影别看名导的,特别是中国名导的!当然,国外的名导演导演例外!因为都是拍商业片,别人可以花十几 年来拍,但是中国的大导演却最多花十个月而已,十几年和十个月用的心思可见一斑!既然都没有用心,质量差自是不必提得了!


不过,我还是挺喜欢看《活着》的!还是期望张一捞、陈一捞、冯一捞、陆一捞们还是回归本来面目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