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弟子规》好不好?

(2010-02-20 09:17:04)
标签:

夏花尽美

弟子规

国学

教育

分类: 各抒己见

作者:夏花尽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0143da0100i11f.html

 

国学现今大热,家长学校都在倡导学国学,还大有把《弟子规》往高年龄段往企业机关推广的趋势。

  

   小帅从进幼力园的那天起学校就开设了读经典学国学的课程。现在小帅上中班了,《三字经》《弟子

规》《增广贤文》三本书,小帅都会背了。不得不惊叹小孩子的记忆力,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小孩子的脑袋是

空白的信息量小,所以记起知识来不易受干扰记得也就快吧。

   

   小帅所在的幼儿园有一点做得很好,就是在各班级门口有一块小黑板,上面会写上今天小朋友们都学了

些什么,或是学了哪几个字或是哪些单词短句或是哪篇国学,要求家长回家指导复习一下。就是在这种指导

复习中我增加了对国学的了解,引起我的思考和怀疑,特别是对《弟子规》。

            《弟子规》好不好?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

   

    这些书都郎郎上口易读易记,小帅从中也认识了些许汉字(在我看来这是最为实用的收获)。有的时候

我也会把书中的解释念给他听,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些观点的释义,特别是《弟子规》的释义,在我看

来不能说它解释错了,只能说它提倡的观点有的是不正确的有的是不全面的,像这类释义我就不会讲给小帅

听,举几例吧: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

  

    释义说:《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对自已谨

慎约束,对别人诚实守信。要对大家有爱心,主动亲近有德行的人。做好了这些之后,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和

精力,就应该学习文化知识。

  

    假如我这样给小帅讲:“嗯,小帅啊,你首先要做的是孝敬父母有爱心要自律,做好了这些如果有时间

的话再去学习文化知识。”我能这样讲吗?显然是不能。这都什么呀,尊老爱幼诚实自律以及学习文化知识

有先后主次之分吗?不知道老师是怎样讲解的?有余力则学文,旧中国的落后挨打跟这种思想不无关系。

  

    再举一例: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释义说:父母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立刻回答;父母叫我们做事要赶快去做,不要拖拖拉拉找借口推辞;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时,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告诫时我们也应当顺承地接受。

  

    不能完全否认这种观点,但它起码不全面,就像王蒙说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应该是教、责与听、承

的单向关系,尤其是子女成人以后,父母与子女应该互相尊重。敬老孝亲是美德,同时吾爱吾师吾更爱真

理,也是不可动摇的原则。’

  

    再比如: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释义说:如果父母不听子女的劝告,不改正过错,要等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劝,哪怕最后哭着恳求甚至

挨打,也不要抱怨。

  

    这什么父母啊,有错就改是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要看父母脸色进言,还有可能被打,真是庆幸我

不是生在那个时代。想想那时的子女,我无比同情,虽然很有可能他们自已并没有觉得不妥。人与人生来平

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挞无怨”是不可以接受的,说严重点就是家庭暴力。

 ......

 

    像这样的观点在《弟子规》中并不少见,我不反对学国学学经典,甚至是赞同的,但是也不能全盘接

受,时代在变化在进步,那么我们在学的时候就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弟子规》中有很重的等级观念尊卑观念,像这样的国学我觉得倒是可以拿到小学或中学的写作课堂

上,在教导孩子们学写论说文时做个例子分析分析,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