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友友:简评王兰香
(2009-08-10 23:28:44)
标签:
艾友友尘埃腾飞王兰香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家居 |
王兰香这个人物真是很有代表性,我们在生活中没遇到十个,至少也遇到了八个:)。我们自己身上,也或多或少可以找到她的影子。
要说她有多坏,也不见得,她的主要问题是能力低。
很可能她自己也知道自己在有些方面能力比较低,所以她在那些方面就不敢大胆出头,而是尽力躲避。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有这个问题,对那些自己干得好的事,我们就很愿意干,也很大胆地去干,但对那些我们干不好的事,我们就会尽力躲避。我读书的时候跑得不快,我就很不爱参加田径运动会,看到那些平时成绩不好的家伙得那么多奖状,我就恨恨地想:等作文比赛的时候再说!:)
像婆婆去世这样的情况,王兰香作为女主人,本来是应该出来应酬客人的。她也不是不愿意出来应酬客人,至少她请了假没上班,说明她还是知道自己在家庭的责任的,但很可能她不知道如何应酬(尤其是讲英语的客人),于是就采取躲避的政策,或者慢慢吞吞拖延时间。
但滕家刚好有这么一个能干的姐姐,此人跟王兰香在这方面刚好相反,滕姐的英语应该大不如王兰香,但滕姐自信,认为自己能胜任应酬客人的任务,滕姐也意识不到自己只是这个家庭的亲戚,而不是成员。她或者觉得自己有应酬的权利,于是就大胆出来应酬,或者她看到王兰香不出来应酬,她就自动上前了。
这样一来,王兰香就更不敢出来应酬了,只会躲在一边生闷气,怪滕姐抢了她的风头。
如果滕教授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家事,他会一方面鼓励夫人出来应酬,另一方面委婉地劝告滕姐退居二线。但滕教授像很多男人一样,既没有这份细心和感情,也没有这个技术,他只要有人在应酬就行,管它是谁在应酬,又管他王兰香感受如何。
王兰香能力低,还反映在她的读书学习上。她知道自己读书不行,所以死不肯读书,要丈夫用离婚相威胁才肯去读书,而读又读不好,需要丈夫亲手代劳,这无疑在丈夫心中留下一个很坏的印象。
但这个问题在国内时应该不是很突出,王兰香名校毕业,又留在名校教书,滕教授当时可能不觉得王兰香学习能力低,因为他们不是一届的,就不会在一起修课,也就看不出对方的学习能力,大概滕教授还以为王兰香有学习的天分呢:)
学习的能力,在不同的范围内不同的层次上也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有的人从小学读到高中,都是学校的尖子生,考到很好的大学读书。但到了那里,所有的人都是各地的尖子生,竞争太激烈,于是有些靠拼命拼出来的尖子生就相形见绌,当不上班里的尖子生了。
学习这种事,也是很容易形成良性循环或者恶性循环的,当得上尖子生,就信心十足,学习越发有劲,学得越发轻松。一旦当不上尖子生了,自己就先气馁了,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越怀疑成绩越糟糕,成绩越糟就越没信心,越没信心成绩就越糟糕:)
所以说出国很考验人,很多人不得不从头再来,要读书,要面试,要找工。在这些事情上无能的人,在国外就混不好。这时如果只要求配偶一如既往地爱自己,就很不切实际。
但陈霭在这方面就不同,她有学习能力,有科研能力,到了一个重才能重才华的地方,她就能崭露头角。
情场职场都一样,光抱怨自己运气不好,责怪世道不公平,是没什么用的。要么就提高自己的能力,要么就想开些,如果发现实在提不高了,就安心接受自己的命运,否则的话,就会像王兰香一样,日子过得很不如意。
王兰香在处理家庭内部人际关系方面,能力也是比较低的。她仍然是采取躲避政策,成天加班,这样就不必跟家里人打多少交道。
但这样躲避的结果,是跟家里人疏远了感情,也使丈夫感觉空虚,并由此让别的人趁虚而入:)
当然,如果她成天跟着滕教授,情况也不会好多少,因为她能力低,也就不能让丈夫觉得跟她在一起有多大快乐,跟得越紧,丈夫越不开心。
像她这样的情况,只有提高能力才能改善现状。但一个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跟天分有关,不是每个人都是想提高就能提高的。对那些永远也提不高能力的人(包括我自己),我的建议是干脆放弃,别像王兰香一样,又想抓住丈夫,又没那个能力,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
从王兰香跟滕姐的几次交锋来看,她也属于不看场合的莽妇,滕姐煮面那件事,她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就指控滕姐跟弟弟有不正当关系。在洗衣服的问题上,她也是在没有拿到最后证据的情况下就开闹了。每次都让滕姐轻易辩护过去,于是使得丈夫更加偏向姐姐,更加觉得妻子不对。
王兰香在跟滕姐开闹的过程中,从来不考虑树敌多少,只盯住自己的敌人,不顾场合地大闹。而滕姐很可能在惹起事端之后,就换上一副受害者的可怜相,当着母亲和弟弟就一声不吭了,于是在家人眼里,“都是王兰香在闹,我姐姐没理她”:)
王兰香在处理家庭外部的人际关系方面,同样显得能力不高。如果滕姐没撒谎,那么王兰香在对付“小三”的时候是很没策略的,听到一点风声,就认为人家在“勾引”她的丈夫,于是打上门去,大吵大闹,这肯定是很损坏她的形象的,也不能挽回丈夫的心。
王兰香对陈霭的不切实际的信任和不设防,也说明她缺乏知人之智,使得丈夫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发展着跟陈霭的关系。而她在婆婆去世之后,把自己大闹天宫的计划都向陈霭全盘交底,完全不考虑陈霭有可能告诉她的丈夫。如果她栽在这件事上,也只能怪她自己没脑子了:)
无论是在情场还是在职场,大概都只能从自己做起,打铁要靠自身硬,如果自己没什么值得别人爱的地方,那就加倍努力,提高自己,让自己变得值得人爱,光责怪别人是没用的。如果自己努尽了力,还是无法得到别人的爱,那就像艾米说的那样,一拍屁股走人:)
要说她有多坏,也不见得,她的主要问题是能力低。
很可能她自己也知道自己在有些方面能力比较低,所以她在那些方面就不敢大胆出头,而是尽力躲避。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有这个问题,对那些自己干得好的事,我们就很愿意干,也很大胆地去干,但对那些我们干不好的事,我们就会尽力躲避。我读书的时候跑得不快,我就很不爱参加田径运动会,看到那些平时成绩不好的家伙得那么多奖状,我就恨恨地想:等作文比赛的时候再说!:)
像婆婆去世这样的情况,王兰香作为女主人,本来是应该出来应酬客人的。她也不是不愿意出来应酬客人,至少她请了假没上班,说明她还是知道自己在家庭的责任的,但很可能她不知道如何应酬(尤其是讲英语的客人),于是就采取躲避的政策,或者慢慢吞吞拖延时间。
但滕家刚好有这么一个能干的姐姐,此人跟王兰香在这方面刚好相反,滕姐的英语应该大不如王兰香,但滕姐自信,认为自己能胜任应酬客人的任务,滕姐也意识不到自己只是这个家庭的亲戚,而不是成员。她或者觉得自己有应酬的权利,于是就大胆出来应酬,或者她看到王兰香不出来应酬,她就自动上前了。
这样一来,王兰香就更不敢出来应酬了,只会躲在一边生闷气,怪滕姐抢了她的风头。
如果滕教授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家事,他会一方面鼓励夫人出来应酬,另一方面委婉地劝告滕姐退居二线。但滕教授像很多男人一样,既没有这份细心和感情,也没有这个技术,他只要有人在应酬就行,管它是谁在应酬,又管他王兰香感受如何。
王兰香能力低,还反映在她的读书学习上。她知道自己读书不行,所以死不肯读书,要丈夫用离婚相威胁才肯去读书,而读又读不好,需要丈夫亲手代劳,这无疑在丈夫心中留下一个很坏的印象。
但这个问题在国内时应该不是很突出,王兰香名校毕业,又留在名校教书,滕教授当时可能不觉得王兰香学习能力低,因为他们不是一届的,就不会在一起修课,也就看不出对方的学习能力,大概滕教授还以为王兰香有学习的天分呢:)
学习的能力,在不同的范围内不同的层次上也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有的人从小学读到高中,都是学校的尖子生,考到很好的大学读书。但到了那里,所有的人都是各地的尖子生,竞争太激烈,于是有些靠拼命拼出来的尖子生就相形见绌,当不上班里的尖子生了。
学习这种事,也是很容易形成良性循环或者恶性循环的,当得上尖子生,就信心十足,学习越发有劲,学得越发轻松。一旦当不上尖子生了,自己就先气馁了,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越怀疑成绩越糟糕,成绩越糟就越没信心,越没信心成绩就越糟糕:)
所以说出国很考验人,很多人不得不从头再来,要读书,要面试,要找工。在这些事情上无能的人,在国外就混不好。这时如果只要求配偶一如既往地爱自己,就很不切实际。
但陈霭在这方面就不同,她有学习能力,有科研能力,到了一个重才能重才华的地方,她就能崭露头角。
情场职场都一样,光抱怨自己运气不好,责怪世道不公平,是没什么用的。要么就提高自己的能力,要么就想开些,如果发现实在提不高了,就安心接受自己的命运,否则的话,就会像王兰香一样,日子过得很不如意。
王兰香在处理家庭内部人际关系方面,能力也是比较低的。她仍然是采取躲避政策,成天加班,这样就不必跟家里人打多少交道。
但这样躲避的结果,是跟家里人疏远了感情,也使丈夫感觉空虚,并由此让别的人趁虚而入:)
当然,如果她成天跟着滕教授,情况也不会好多少,因为她能力低,也就不能让丈夫觉得跟她在一起有多大快乐,跟得越紧,丈夫越不开心。
像她这样的情况,只有提高能力才能改善现状。但一个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跟天分有关,不是每个人都是想提高就能提高的。对那些永远也提不高能力的人(包括我自己),我的建议是干脆放弃,别像王兰香一样,又想抓住丈夫,又没那个能力,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
从王兰香跟滕姐的几次交锋来看,她也属于不看场合的莽妇,滕姐煮面那件事,她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就指控滕姐跟弟弟有不正当关系。在洗衣服的问题上,她也是在没有拿到最后证据的情况下就开闹了。每次都让滕姐轻易辩护过去,于是使得丈夫更加偏向姐姐,更加觉得妻子不对。
王兰香在跟滕姐开闹的过程中,从来不考虑树敌多少,只盯住自己的敌人,不顾场合地大闹。而滕姐很可能在惹起事端之后,就换上一副受害者的可怜相,当着母亲和弟弟就一声不吭了,于是在家人眼里,“都是王兰香在闹,我姐姐没理她”:)
王兰香在处理家庭外部的人际关系方面,同样显得能力不高。如果滕姐没撒谎,那么王兰香在对付“小三”的时候是很没策略的,听到一点风声,就认为人家在“勾引”她的丈夫,于是打上门去,大吵大闹,这肯定是很损坏她的形象的,也不能挽回丈夫的心。
王兰香对陈霭的不切实际的信任和不设防,也说明她缺乏知人之智,使得丈夫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发展着跟陈霭的关系。而她在婆婆去世之后,把自己大闹天宫的计划都向陈霭全盘交底,完全不考虑陈霭有可能告诉她的丈夫。如果她栽在这件事上,也只能怪她自己没脑子了:)
无论是在情场还是在职场,大概都只能从自己做起,打铁要靠自身硬,如果自己没什么值得别人爱的地方,那就加倍努力,提高自己,让自己变得值得人爱,光责怪别人是没用的。如果自己努尽了力,还是无法得到别人的爱,那就像艾米说的那样,一拍屁股走人:)
前一篇:艾米:关于《山楂树之恋》海外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