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我拍“走进山楂树之恋”

(2009-01-20 22:59:22)
标签:

山楂精神

艾友友

山楂树之恋

老三

静秋

艾米

叙述角度

两河一树

夷陵台

如果我拍"走进山楂树之恋"  by 山楂精神

两河一树  by 艾友友

-----------------------------

 

如果我拍走进山楂树之恋 by 山楂精神

总的来说,这位编剧没有把握好叙述角度,这一点他应该好好向艾米学习。艾米写作的一个强项,就是叙述角度选择得好,而且把握得好。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山楂的故事不是从静秋的角度来叙述,而是以“无所不知”的角度来叙述,那就会大大减少真实感,更不用说悬念了。

“走进山楂树之恋”是一部以采访引出的记录片,那么叙述的角度就应该是采访者的角度,采访者听到的就写,采访者听不到的就不写。影片要做的就是把从被采访者那里得到信息,以声音和画面的形式展现给电视观众,这样才会让观众感到自然流畅。

但这位编剧的头脑显然是极为混乱的,没有把握好叙述的角度,他在采访和小说中间跳来跳去。像静秋和老三在山上的拥抱,医院的决别等,都是通过采访不可能获得的信息,因为他们没法采访静秋,也没法采访老三,勉强再现当年情景就显得不自然,脱离了采访这个主线

 

不仅如此,纪录片的长项是报导大家还不知道的事实,而艾米的小说已经为很多人所知了,重现书中的情节不是纪录片的长项,而是故事片的长项。纪录片如果也跟风,把精力花在重现书中情节上,肯定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从技术上讲肯定是处于劣势,你一个区级电视台不可能动用人家影视公司那么雄厚的资源。

但纪录片有自己的长项,那就是对人物原型的采访,并通过人物原型的回忆从侧面丰富大家对这个故事的了解,重点应该放在书中没写或写得很少但读者可能会很感兴趣的东西上。

如果是我来拍摄这部纪录片,我会把重点放在书中提到过的景物和人物上,比如江心岛,小河,渡船,八中,纸厂,江边的亭子,医院,K县汽车站,K县医院,从K县去西村坪的路,山楂树,从山顶鸟瞰西村坪,玉带一样的河,勘探队的工棚,张村长的家,黑悬屋等。

这些景物都可以用新旧对比的方式拍摄,旧景物可以用旧照片代替。

我还会提供一个地图,将故事里提到的几个地方标示出来,并将各处的新旧景色拍摄一下。这样会给观众提供一个活生生的故事背景。

 

如果要搞情景再现,那就应该选几个最有代表性的,最好选跟采访内容相关的。如果我是编剧,我会选择这样几个情景用于再现:

1、静秋罗老师等人坐船出发去西村坪,这个情景可以选,因为这与采访罗老师和写村史上承下接。

2、走在山路上,静秋似乎看见山楂树下有个穿白衬衣的小伙子;这时可以采访现任张村长,并同时插播老张村长讲山楂花变红的那段

3、静秋去勘探队住地叫老三来吃饭,这段其实很好再现,只要有工棚有手风琴声再加上男勘探工的合唱就行

 

4、在张村长家吃饭,这时可以介绍很多被采访者,镜头可以转到对长林的采访,但不应该穷追猛打拷问他的感情问题,采访的重点应该是回忆往事

5、长林的回忆可以引出老三背静秋过河那段

6、静秋罗老师等人离开西村坪回校,再次拍摄山楂树,可以用画外音交代静秋得知老三有未婚妻的事

7、再现老三请长芳送钱送花送信等情景

8、现在可以采访大嫂,回忆长林的恋爱婚姻

9、老三的追悼会,下葬等,可以用话外音介绍老三生病住院到去世的情况

10、静秋扫墓,长芳扫墓等情景

---------------------------

 

两河一树  by 艾友友

 

回复山楂精神的评论:

到底是名记出身,谈纪录片拍摄很有一套.

我觉得可以用"两河一树"作为线索来串连这部影片,一是江心岛前的那条河,二是西村坪前的那条河,中间是山上那棵山楂树,凡是与这两河一树相关的就拍,不相关的就不拍.

江心岛前那条河,可以拍
- 采访罗老师
- 教材编写组出发
- 教材组回家'
- 静秋送长芳过河回家,为老三给的钱推让
- 长林送核桃,老三在河边等,静秋追出来对船上喊话,老三跳下船还钱给静秋
- 静秋老三沿河拖车,游泳
- 静秋老三隔河相望,伸手做拥抱状
- 老三用自行车推静秋,被静秋妈妈碰见
等等

 

西村坪前那条河可以拍
- 教材编写组从山上往下望,看见玉带一样的小河
- 长林去挑水,静秋去洗菜
- 老三帮静秋洗床单
- 老三在河对岸等着送静秋回K市
- 老三被静秋过河

山楂树可以拍
- 树下穿白衬衣的青年
- 村长讲抗日史
- 静秋老三拥抱
- 村史编写组回家时,老三尾随
- 老三在树下照像,拉琴.摘花送给静秋
- 老三的葬礼
- 长芳扫墓
- 静秋扫墓

 

艾米写故事,构思都是很精巧的,精巧到读者不觉得的地步.山楂树之恋就是围绕这两河一树在展开故事,所以读者读完故事,脑子里对这两河一树都有自己的画面,如果把现实中的两河一树呈现给读者看,一定有很重大的意义.

但夷陵台的编剧对此显然毫无头绪,自然编得乱七八糟,让人完全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围绕什么在拍,只觉得散无头绪,东扯西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