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eacehall.com/news/images/2008/09/200809200154misc2.jpg谁为生活买单?(图)" />
“公平”的AA制不是万能
对于想要结婚的男女来说,同居就像是买新车之前的试车一样,AA制固然能够免除“试驾”过程中的大障碍,但相处在一起时,需要用钱的地方千奇百怪,真的处处要求“公平合理”,实际可能反而会增加麻烦。
巧的是,记者在现实中采访的感受,和网上的调查结果颇为相近。AA制是目前同居男女最容易达成共识的同居买单方式,但是如果两人中一方收入高很多,那多半会相应承担较多开支。
力挺AA制的其中一个理由,是“即便有着血缘关系的两个人,钱财上也需要一清二楚才能更好相处,更何况萍聚时代的一双普通男女”。女人寻求独立自主是另一大原因:“现在女人自立、自尊、自重、自爱,分摊应该承担的部分生活费是情理之中的事”。
从事教师行业的胡小姐就在同居生活费的问题上显得独立自主,她告诉记者:“其实男女双方分摊生活费,是培养承担生活的义务和责任,早就该承担应尽的了。这个年代要是再谈应该男人养家的老观念就太不合时宜了,更何况只是同居,还不是结婚呢。”
但是,看似公平的AA制,同居当事人仍旧有时候感到心理不平衡。
比如说家里的马桶经常坏,是因为女朋友乱扔头发的习惯导致堵塞,男朋友会很心烦地埋怨:“这修理费应该由她单独付。”买个烤炉,是因为男人喜欢吃烤制的食品,女人不仅要做给他吃,还要出炉子钱?女人不乐意付这个帐!
即使AA制真的做到公平合理,但是这种“亲兄弟明算账”的做法,在金钱上分得太过明白,两人之间好似毫无瓜葛,感情上可能就地疏离了。金钱上没有纠缠,感情可能也就“同理可证”地没有了纠缠。
女强人A小姐在男友的家中与其同居,除了每月付给男友母亲的伙食费之外,两人之间没有任何金钱上的瓜葛,她感觉“好像是普通的舍友,少了一种你侬我依的亲密”。
“非婚”尴尬:出钱烦恼VS不出钱烦恼
不太严格地来看,与其说生活费问题是同居两人爱情的试金石,不如说它体现了同居男女双方金钱观的差异。这种差异,男人或女人莫名的坚持,往往在“非婚”性质的同居生活中,放大了灰色的尴尬。
出钱的烦恼
年轻的张小姐曾与男朋友同居一年多,两人收入不多,所以生活费频频吃紧,掌管了“经济大权”的她常常为此烦恼,最终提出了分手。她对记者说:“我当时整天都在烦恼,还从父母家里头偷偷拿东西。后来想开了,我又没有嫁给他,自己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要整天过这种‘悭钱主妇’的苦日子?所以我提出分手,现在自在多了,不用再为两个人的下一顿担忧了!”
有的情侣同居,可能只因为房子问题、经济问题,或者就因为“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比一个人省钱”,但是很有可能的情况是,一方省了钱,一方的花费更大了。张先生的同居女友小温尚未大学毕业,只依靠父母给生活费,所以两人的生活费中,张先生分摊了四分之三,“本来以为两个人住能省钱,没想到花费更大了,我的女朋友每月出500元,她的个人开销却要大得多。”张先生面带苦涩。
不出钱的烦恼
在生活费上开销大的有烦恼,出钱少的也未必安心。
曾有一名男网友在论坛上发帖:“我的月薪是她的两倍还多一些。除了平分房租和生活开销外,她不愿意多要我多给的钱。我们为此大吵几架。现在想分手!”
与此相似的Wendy,和男友恋爱5年,他们有同居的计划。展望未来的同居生活,她坚持女人在生活费上独立,她对记者说:“我不喜欢花男朋友的钱,他给我很多钱的时候,就会感觉是在支付‘性生活费’,浑身不舒服。”
同居毕竟不同于婚姻,缺乏确定性和保障性,从金钱上说,彼此仍旧会“神经过敏”。同居男女有时难以理清自己的财务账,双方感情如果破裂,共同财产也无法按夫妻双方共享的方式进行分割,在法院里最多只能按一般的经济纠纷进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