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欣学真实的爱情山楂树之恋艾米静秋老三杂谈 |
首先,从女主角静秋的爸爸被扣上“地主阶级的子孙”的帽子,到她哥哥被发放到偏远的农村做知青,到静秋本人被当作“可教育好的子女”,再到男主角老三军区司令的老爸先被打倒后官复原职……书中所描写的一切背景,细节,真实得让人仿佛置身于文化大革命令人窒息的氛围。
生动的画面就在眼前展现。十年文革,动荡而荒谬的年代。这十年的生活图景,由众多背上不白之冤的个人,离散的家庭,被愚弄的百姓,相爱却无法一起的恋人等组成。画这一幅画的代价是物资的缺少,社会的倒退,人性的压抑,是非的颠倒。《山楂树之恋》于我,相当于半本历史书,让我第一次与文革有近距离接触之感。
通过艾米的笔,主人公形象,从外表言行乃至内心挣扎,均在纸上活跃。毫不怀疑,就是那年代的人的真实写照。静秋善良而勤劳,为一贫如洗的家出外打工不怕苦不怕累;过人的文笔才华,灵巧的手工,在那年代无法舒展,她也自己不察觉,只乖乖地听党的;她少得可怜的性知识更是那年代严抓作风问题的产物。至于老三,他应是文革时期少数难得的仍旧保留人最基本的是非观念,善恶感知的聪明而勇敢的人。他清楚文革的荒谬,乐于助人。他知道静秋无法立刻冲破从文革起树立的观念。他一直在等她,启蒙她。即使不能靠近,他也默默地在暗处遥望她,保护她,守候她。这段爱情在他努力下,眼看就开花结果,却在脆弱生命前悲剧收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执着而一直付出的男人,无法不令人感动得心痛。
就如文学理论所说,艺术的真实,情感的诚挚,是一部作品虏获读者芳心的基本品格。据我推测,此书让不少读者重拾了初恋的感觉,并深切体会到了文革对人性的压抑。此书确值得一阅。
不完满的结局是一曲挽歌。老三短暂的生命让这一段爱情从此只能埋于静秋的心。而这一份真实爱情带来的悲痛与感动,令读者心中泛起一圈圈涟漪。
我带着哀伤,再次体会纯粹的感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