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岩松拷问《百家讲坛》鲍鹏山

(2009-06-09 14:02:24)
标签:

白岩松

鲍鹏山

百家讲坛

水浒

文化

  

         白岩松拷问《百家讲坛》鲍鹏山

 

⊙《水浒》这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该怎么讲?

 

    白岩松:你看中国的这几大名著里头,看《红楼》会成为一种学,红学,但是《水浒》好像更亲民,以故事的方式,走到千家万户里头去。那你就要做一个选择,怎么把这个故事讲好?怎么讲才好?

    鲍鹏山:是这样,我觉得我到《百家讲坛》讲《水浒》有非常大的困难。这个困难在哪里呢?就是说我所见到的、观众读者都见到了,就是我看到的,他们都看到了,我没有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水浒》很好,它好到什么程度,它怎么好,我看得到,观众也看得到。等于一下一锅端出来,我没有什么藏着、掖着的东西。

    白岩松:菜上完了。

    鲍鹏山:对。有些作品就不一样,比如一些小说。观众一般看不到,或者它有很多的东西看不到,那么主讲人可能我今天抖出一条,明天抖出一条来,观众会觉得这个主讲人有东西可讲。可是讲《水浒》怎么办?我在想一个问题,既然我讲的东西大家都看得到了,那么是不是还有大家没有看出的东西?你我都看得到的,我就不讲了,或者我们只是,作为一个讨论的基础,一个前提。我讲一个可能你没有看出的。

    白岩松:比如说?

    鲍鹏山:比如说我们对很多的细节,做一些分析,然后深入到一些人性的东西。

    白岩松:比如说林冲。

    鲍鹏山:对。我的林冲,第一个系列播完了以后,有很多的观众也不理解,你怎么把大英雄,说的这么样不堪?实际上在小说本身,在这个细节里面,我现在讲出的林冲,所谓的不堪,实际上小说里面都是有的。

    白岩松:不堪是他的某些软弱、无奈、被动性。

    鲍鹏山:对对对。那么这实际上小说都是有的。但是呢,我们看《水浒传》小说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你什么时候读的《水浒》。大多数观众,读《水浒》可能都是在少年时期。少年时期读《水浒》,有两个问题,一个他是看情节,一晚上可能看上百页,看故事,他把情节很快就过去了,这样读《水浒》,读小说,就相当于看“故事会”。实际上我们有很多成年人,他看小说,也还是用看故事会的心态来看的,这样就忽略了很多很多的细节。还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在那样少年时期,读《水浒》的话,很容易形成英雄崇拜的心理。

    白岩松:只看到了上梁山,没有看“逼”那个字后面的千回百转。

鲍鹏山:对。实际上我讲的林冲,很多个性里面,大家可能不大接受的,把他讲的这么不堪、这么软弱,这么窝囊或者这么无奈,实际上,都包括在这个“逼”字里面。小说上本来就有,只不过可能是有些读者,没有看得出。那么我就想,我把我看得出的告诉大家。

 

⊙《百家讲坛》上讲《水浒》被遥控器所左右

 

    白岩松:但是以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在看,你在《百家讲坛》讲《水浒》,跟你平常去写历史当中的人物不同。你以前写庄子也好,写孟子也好,我总能够感慨说,我在读庄子的同时,几乎平行地是在读你。你有大规模的感慨,和小规模的故事,在穿插其中。自己的感慨很多。但是到了讲《水浒》的时候,已经变成大规模讲故事,小规模地发表一点自己的感慨,这个感慨是因为它是电视,它是《百家》,它是要面对很多观众,甚至像父母那样的。

    鲍鹏山:是的,不错。这个还有一个媒体的不一样。每一个作者写书都是这样,一边写,一边心目中就隐隐地感觉是写给谁看的。写那样的文章,是用书面的文字来写的,实际上写给有一些文化层次的人看的。

    白岩松:人数不多。

    鲍鹏山:人数不一定很多。电视就不一样了,电视面向广大的电视观众,我不能选择他,只能他选择我,遥控器在他的手里。所以这样的时候,就是我们讲的就是您所讲的。

白岩松:大规模地把故事讲好。

    鲍鹏山:然后。

    白岩松:小规模地发表一些感慨。

    鲍鹏山:对,您看得非常准确。

    白岩松:会不会觉得有违自己的心呢?我这不是变成了,被遥控器给彻底左右了吗?

    鲍鹏山:任何一种媒体,都有局限吧。就是你写书了,他也可以不买你的书啊。这可能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白岩松:但是你在做这件事情,我当时很感慨,我看到整个林冲的稿子,我觉得这是重写了一遍,基本是一个武侠小说的某种节奏,然后又完全重写一遍。我称其为,带有学术性的评书不为过。

    鲍鹏山:哦,这是你自己给它下的定义?

    白岩松:你在这个过程当中,以前你做任何的讲课,都是这么做吗?要写成完整地写下来,像写一本书一样?

    鲍鹏山:我可以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这么样的写讲稿,我在大学里面,教了20多年的书了,我从来都没有写讲稿,包括我第一次上讲台,作为助教第一次上讲台,我都没写讲稿。

    白岩松:但是《百家讲坛》的这个讲台你写了讲稿,而且非常详细。

    鲍鹏山:对对对。我对《百家讲坛》,它是一个坛,我特别有敬畏心,我觉得人做一个事,要有敬畏心。我举一个例子,我在我自己家里,可以我脚放到茶几上,我到你家里就不能,我到你家里就不能。为什么?我对你有敬畏心。

    白岩松:下回去也能。

鲍鹏山:那还是不可以,你对别人一定要有敬畏心。你到工厂里面的仓库,你可以大声喧哗,但是你到人民大会堂,你就必须很安静,你那个场合,人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意识。那么到《百家讲坛》讲,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它毕竟是一个坛,它要面对的,是全国广大的观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