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还是“叫兽”?

标签:
邱华栋刘震云教授学生政法大学北京青年报出版文化 |
“教授”实为“叫兽”
作家邱华栋自1997年写作《城市战车》时起就开始关注都市人的生活,尤其是都市前沿少数人的生活。《教授》写的依然是都市前沿的人群和前沿生活。教授这个职位早就存在,但邱华栋笔下的教授却有另一番面孔——“叫兽”。小说通过一个文学教授的眼睛来打量一个经济学教授声色犬马的生活,又通过一个经济学教授的婚姻变化折射出当代社会观念的激烈变化在知识分子生活中产生的影响。
《教授》披露了校园中的种种学术丑闻:教师收了课时费在课堂上公开点钱;论文抄袭事件的检举者被视为犹大;达标考核中校方修改甚至臆造统计数字;职称评定时某副教授不惜复印假书伪造论著……当记者问到作品是否有“影射”的嫌疑,邱华栋说,“文学人物是综合各种感觉的创作。我内心深处也有些惶惑,写新人不得不与真人真事相撞,但我塑造的文学形象是虚构的。”
关于书中对于学术腐败、知识群体道德沦丧的“触目惊心”的描写所将引起的争议,邱华栋称自己还没有太成熟的考虑,至于自己的作品在处理人物和故事层面是不是对“教授群体”存在偏见,有简单化的嫌疑,他说,“我写的人物不是单纯的腐败,也不是单纯的其他,这些人物是复杂性的,人性中的软弱、让人同情的地方他们都具备,并也不是简单的批判。我对教授更多的是一种悲悯,可能我写得还不够充分,在信息量的引用上处理得可能还比较简单。”
刘震云认为《教授》这本书在社会上将具有巨大的威力,会在大学里广泛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