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先生与童话宝贝的寒假生活
(2009-01-24 17:37:24)
标签:
育儿论语私塾横格信纸 |
分类: 2008育儿日记 |
私塾先生与童话宝贝的寒假生活
文/小寒
哈哈,爸爸妈妈怎么变成私塾先生了?这还要从我们的寒假作业说起。
起因:
寒假到了,从各大报纸上我们看到今年寒假孩子们不会有作业了!呀,这让我们好一阵的惊喜。可惜,没开心几天,高兴最后一天返校带回来成绩单和爱心奖状的同时,还带回来了以下的作业:
1、
2、
3、
4、
5、
天!大家都看到了吧,这就是素质教育!呵呵,我也就是敢在这里为孩子们喊冤,在我家高兴面前我只是皱了皱眉毛。我不敢让孩子感觉到我抵触这种教育,我担心他会受到我影响后,对自己的学校和老师不再那样热爱和崇拜,毕竟他还是要独自面对应试教育的。
对策:
既来之则安之吧,对于作业,高兴的态度从来都是立竿见影,从不拖沓。我们开始一边分析这些作业所用的时间,一边制定我们的寒假生活计划。
论语译本总共156页,我们的寒假生活大概是20天,这里抛去了新年串门时间,也就是说,我们每天大约要背诵8页的论语,这个寒假才可以背完!
童话,20页的横格信纸大约要6000字吧,据高兴最初的打算大约要写20集,目标:开心有趣为主。
爱护环境小诗歌还有民间小吃总会、保护环境照片这些简单些,大概一天就能完成。
根据以上作业,我们起初这样生活了几天:清早7点30分起床自由读书,8点20左右吃饭,9点开始写童话,10点钟户外活动。12点吃午饭看电视。下午2点开始读论语,4点外出活动,6点回家吃晚饭看电视。晚8点开始读论语,9点睡觉。
落实:
读论语:
早上自由读书时间,成了我给高兴解读论语的时间,论语毕竟对于高兴来说太深奥,高兴总是嚷着:“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当我没有时间回应他时,他就急了:“你不给我解释清楚了,我记不住!”早上的自由读书起初因为量太大,往往都要2个小时,确实有些枯燥了。
下午读论语的时间也变成了我们娘俩一起读,一篇论语不可能给他解释一遍就会,所以只要高兴问,我就有问必答,朗朗读书声成了我们家所有的声音。真是哭笑不得,敢情家成了私塾,我变成了私塾先生。这叫寒假嘛。
到了晚上,高兴爸爸有时间了,就开始检查我们的作业情况,我们就给他摇头晃脑的读几遍,多数是剪子、包袱、锤谁输了谁读。高兴爸爸一边纠正我们的读音和声调,还一边考察我们理解了没有,我想他是最认真的私塾先生了。
下棋:
日程表中的看电视的时间有好多都让高兴和爸爸下棋了,下棋成了高兴生活中必不可缺少放松的游戏。
写童话:
当我们背了几天论语后,我担心白天晚上这样日夜的赶读是否对孩子来说太无趣,所以我们慢慢的较少了阅读论语的内容,每天读3页但确保完全理解。在论语的作业量减少后,高兴得心思开始过渡到童话,他总是在闲下来的时候问我:“妈妈,什么是童话?妈妈,怎么写童话?”于是我们拿来以前喜欢的童话一起分析,主人公是谁,故事里的其他角色有什么作用,故事是以时间、故事发展、空间线路的那一种来写得?什么是故事的主干?什么是故事的枝叶?在一一的分析后,高兴已经心有成竹,于是开始起草故事的大纲。
主人公:大阪牙、多多
时间线索:远古时代的三个时期
故事主干:在三个时期发生的有趣事件
其他角色:每个时代我喜欢的空龙和人物
故事枝叶:三个时期的天气和植物
在提纲一定出,高兴写作欲望就开始控制不住了,天天催着我去买横格信纸,信纸买来了,高兴开始埋头写作。第一集和第二集就是他在横格信纸上写完的,但在修改的时候,他就很不情愿的去修改。于是我们开始讨论怎样修改!
写字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时间长了是很劳累,当自己辛辛苦写完,又不得不改动时,我能看出高兴的心情非常的矛盾:当我们面对个别词汇的修改时,他也感觉修改了要比不修改要好的多,但是一旦修改,信纸上将面目全非,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他意识到,如果用信纸写,他将会为了书面的整齐而付出巨大的劳动量。他想了好久,怎样改善这种状态呢?我问他:“妈妈是怎样写东西的呢?”呵呵,于是我成了宝贝的贴身秘书,高兴口述,我来输入,对于个别词汇的引导和鼓励,都在写作中完成。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呀,这个词用得好!”高兴会问我:“为什么好?”然后我给他描述我的想法,他也会说他的感受。对于故事的情节,我也意想不到的发现他的想象力如此丰富,当其他办公室的老师经过我们这里,他们一定会不时地走进来问:“你们又在说什么?就听你们两个在一起说不完的话,笑不完的开心事。”于是高兴就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我同事听,同事听了也对他赞不绝口。呵呵,孩子就是这个样子,别人越是称赞,他创作的欲望就越是强烈。就在高兴的这种状态下,我被高兴追着,连续写了3天的时间,就创作出了5000字的童话。呵呵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去看看,在这里先感谢大家的支持了。
这就算是写完了吗?呵呵,这还不算完呢,高兴的计划是20集的童话,而我却以他老师要求的字数让他结束了创作。要问为什么?为什么不趁着孩子的兴趣继续下去呢?我认为孩子第一次创作能够在8集中,把思路控制的这么好,就已经不错了,如果继续下去,孩子有可能因为虚荣或者浮躁而把故事编得面目全非。所有的事情应改在孩子兴趣点的最高处悄然的淡化下来,让孩子不断的回味那份来之不易的快乐,这样做不是能更好的开启他更多兴趣吗?
写作和读书同样都是这个道理,不能让孩子没兴趣的去做,也不能让孩子的兴趣一次性的爆发完,要让孩子不断的在接受和回味中体会这份快乐,才会更好的让孩子学会读书和写作。大概这就是度的把握吧。
由于这部童话带着好奇的结束,高兴这些天还在意犹未尽中陶醉着,他说:“妈妈,过些天我背完论语了,是不是可以写第二部呢?就写恐龙们的现代生活……”呵呵,我表示了支持!又过不到半天时间,高兴又问:“妈妈,我是不是该给它配图,只有文字大家是不是看着有些枯燥?”我继续表示支持。于是今天,所有的时间和心思,都用来绘画了。
对于绘画,高兴还是边画边叨叨,他所有的奇思妙想,我都用惊奇和欣喜地表情来鼓励他,对于绘画的技巧则稍加指导。我的高兴宝贝啊,就这样在我的陪伴下快乐的渲染着他的生活和他的童话。
关于这篇童话还有一段小插曲,呵呵请看下篇
《写作技巧与心理呵护》与孤岛一起探讨儿童写作
嘿嘿,唠唠叨叨了这么多,感谢朋友们的耐心品读哈,我也不知道我这样指导孩子到底对不对,反正就是喜欢叨叨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和讨论,权当个人见解,敬请大家想孤岛老师那样给与我们批评斧正哈。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