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家电行业透视 |
极盛转衰从来都不是个例,辉煌与悲凉仅有一线之距。而在这背后,都会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现今,中国家电已经进入“硬·软”协同时代,传统企业家的硬朗的性格,家电企业的硬实渠道,过硬的产品技术等等,在未来互联网化+智能化的双战略驱动下,都将要面临着大冲击、大变革、大转型,并且这种时代的洪流将波及每个家电企业,龙头企业格力相信也逃不出这个宿命,无非看其选择怎样的路径面对?
多年来,格力领导人很“硬”、很牛气,业界可以说早有所闻,但人不是神仙,所以说“硬”得了一时,不可能“硬”一世。而相对应的就是今年以来,格力企业频频被媒体爆出负面新闻。“出口部员工自曝年终奖被扣,传闻被指压住中层管理干部资金总额达数千万元”等等,作为一个千亿企业的董事长董明珠在回应这件事上,依旧展现出了铁娘子一贯的强势作风:“格力一线员工去年最低工资在5.5万元以上,未来三年我的员工最低工资十万元。”而在今年的格力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则表示自己已倾其富余资金来购买格力股票,并且要求“高管们的分红都要来买股票”。
董明珠雷厉风行的行事方式令人咋舌。“董姐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曾有人这样形容董明珠。从一名普通员工一路走到一个企业的灵魂人物,并带着格力走到了一个行业的领军地位,可以说与董明珠强硬的行事作风和执着的精神密不可分。然而,峣峣者易缺,太过硬气的手腕也许并非良性管理之道。强硬的管理手段固然能带给企业不紊的秩序和高效的运作。但柔性化管理则更易于缔造出一个和谐的企业内部,更有利于凝聚企业的内外力量,全力推动企业发展。况且,在现今互联网化、智能化、扁平化、多元化时代,企业的成长更需要一个粘性的领导人,例如马云、雷军、刘强东等等,而以往的工业化思维下的强硬舵手理论,可以说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同样,随着用户时代的来临,“世界是平的”才是真理,产品与用户距离越近越有空间,新型的扁平化经营模式就是王道。在这种情况下,空调传统渠道的优势将被弱化,其地位将越来越低,原有企业引以为豪的合资战略性渠道,现在成为变革中利益的主要冲突点,并且捆绑住了企业的手脚,不敢变局,不敢面对“互联网+智能化”大潮中变化的首要原因,甚至成为企业发展最大的硬伤。
格力产品非常“硬”,可以说是消费者乐于称道的。“掌握核心科技”,这是格力企业长期以来备受推崇的理念。格力企业自创建以来,一直把企业的研发重点放在产品本身的硬件和产品的好坏上。对硬件的过分注重,则导致了产品本身太过“僵硬”。随着时代的发展,空调企业将开启一种全新的“用户模式”。用户的需求、体验、交互价值将会进一步融入企业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之中,围绕用户的产品服务价值,也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
可以说,未来消费者更趋向于产品向“软”性方向发展,而硬件只是一个标配。格力空调的硬气,能否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互联网思维和智能化的需求。产品再好,没办法迎合消费者的需要,也无济于事。因此,在产品生产方面格力企业需要“软硬兼施”,在注重产品核心科技“硬件”的同时,也更要关注消费者所要的互联网化和智能化的软性需求。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言“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站在现今这个“硬软”相融的时代,企业能否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无非就是能否顺应时代的潮流,如果逆势而行也许会带给企业的发展阻力。同样,相对于格力,该企业的硬朗风格,放在前30年的工业化思维体系下,也许是发展之利器,但对于现今互联网时代,这个“硬”就要加点“软”的佐料,或许会更好,会让企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