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已经在逐渐被“情人儿节”所主导?
(2011-02-11 08:01:04)
标签:
罗马
情人节
圣瓦伦廷
天主教百科全书
节日
情感
|
分类:
男人。社会。热点
|
2011年2月14日即将到来,这个本属于西方国家的特殊日子如今在中国的热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发源地,这就是西方传统节日-情人节。关于情人节的起源,至少有四种说法,其中影响范围最广的说法有两个:
说法一:据说在公元200期间,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禁止年轻男子结婚。他认为未婚男子可以成为更优良的士兵。一位名叫华伦泰的教士违反了皇帝的命令,秘密为年轻男子主持婚礼。……传闻说华伦泰于公元269年2月14日被处决。据《天主教百科全书》指出,公元496年,教宗圣基拉西乌斯一世在公元第五世纪末叶废除了牧神节,把2月14日定为圣华伦泰日。”这个节日现今以“圣瓦伦廷节”——亦即情人节——的姿态盛行起来。14世纪以后,人们就开始纪念这个日子。现在,中文译为“情人节”的这个日子,在英语里被称为Valentine's
Day,用以纪念他。
说法二:来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Lupercalia
Festival)。在罗马人崇拜的众神中,畜牧神卢波库斯(Lupercus)掌管着对牧羊人和羊群的保护。每年二月中,罗马人会举行盛大的典礼来庆祝牧神节。那时的日历与现在相比,要稍微晚一些,所以牧神节实际上是对即将来临的春天的庆祝。随着罗马势力在欧洲的扩张,牧神节的习俗被带到了现在的法国和英国等地。人们最乐此不疲的一项节日活动类似于摸彩。年轻女子们的名字被放置于盒子内,然后年轻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对男女成为情人,时间是一年或更长。基督教的兴起使人们纪念众神的习俗逐渐淡漠。教士们不希望人们放弃节日的欢乐,于是将牧神节(Lupercalia)改成瓦沦丁节(
Valentine's
Day),并移至二月十四日。这样,关于瓦沦丁修士的传说和古老的节日就被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这一节日在中世纪的英国最为流行。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后,他们会互相交换礼物,女子在这一年内成为男子的Valentine。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国家对情人节的感觉越来越平淡,尤其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情人节几乎变成了类似于HAPPYNEWYEAR之类的问候语。但在中国情人节确实是越来越火了,红红火火不亦乐乎。然而中国人素来有将事物发扬光大的传统,将这个节日弄得有些变味儿,而且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在中国,情人这个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情侣,二是指情妇、情夫。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下,情人节已经在逐渐被“情人儿节”所主导,这一天,情妇、小三、一夜情的触发率远远要高于真正的情侣,很多男女朋友反而对这个节日看得并不是很重。对于真正的情侣来说,每一天都可以是情人节;在这一天,那些情妇、小三们才能更深的感受到自己的身份原来只是“情人儿”,不是老婆;这一天,为那些单身孤独的人寻找情人儿提供了合理的借口。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