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报社工作的学生跟我联系,说想做一个学生玩手机游戏和线下游戏的调查。
正好那天跟几个男生聊天的时候,一个孩子有些委屈地说他每周只能玩一次手机游戏,另一个孩子有些愤愤不平地说:“你还可以玩一次,我妈妈已经把手机收起来了,不给我玩。”
今天就着这个调查,我在班级里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如下:
拿手机就是玩游戏的,班上有13个同学,占33.25%;拿着手机刷视频的有34个(里面有既玩游戏也刷视频的),占85%;每周玩手机达到三次以上的有6人,占15%。
关于手机游戏和线下游戏,孩子们百分百地说平时跟同学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更快乐,比玩手机游戏要快乐得多,说这个时,我看到一教室的笑容。
想自己有手机的孩子是34个,占85%,班上的孩子基本都有自己的手机。有15个同学可以随时玩手机,占37.5%。
关于大人(爸爸妈妈)玩手机的情况,班上有21个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会避开他玩,有8个同学觉得随爸爸妈妈玩,他不会有不喜欢、生气的情绪。有16个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当着他的面玩手机(游戏、打牌、刷视频)会有生气不喜欢的情绪。
有1个孩子觉得玩手机游戏对他有帮助。
等孩子们说完,我给了孩子们三个想法:
1、未来,手机会是你工作、生活的必须,你使用手机的时候会有很多。
2、每个人的人生是有时间段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人生任务,现在我们主要的人生任务是好好学习,健康长大。
3、学习知识和身体快乐都很重要,而最好的快乐是因为学习获得知识然后有了成就感的快乐。
请爸爸妈妈关注:
在今天的调查中,喜欢玩游戏、经常玩游戏的孩子课堂表现为坐不稳,好动,尤其是手根本不能闲着。玩笔、玩纸、玩手指,到处摸和玩,很难把手稳稳当当、安安静静地放好。这些孩子还表现为情绪急躁,学习作业也有障碍。
这是长时间玩手机玩游戏的“副作用”。因为孩子还小,他的骨骼、肌肉和神经都在生长的过程,长时间的机械动作就会形成固定的肌肉记忆和身体记忆,然后极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多动、不安静的状态。
所以,家庭如何使用手机?如何让手机成为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帮助?这是家庭要思考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