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有多远

标签:
亲情牵挂 |
分类: 散文 |
2019年的7月28日(北 美时间)中午,我和妻带着万分不舍的心情告别多伦多万锦市的家。在刺眼的阳光下,那栋二层小别墅,显得格外明亮和温暖,仿佛瞬间能伸出无数条触须,将你重新拉回。然而,我们必须走了。
儿子沉默不语的驾车送我们赶赴数公里之外的皮尔逊国 际机场。十岁的孙子哞哞搭车,他要顺路上数学课。
此次回程有诸多不顺。
行前的头一天在航 班网站上登录时,不知何因,怎么也登录不上。不能登录,就无法预订座位。而预订不到客 舱前面的座位,一路辛苦不言自明。赶到了机 场后,又迟迟不能托运行李。我的心一下子悬浮起来了,莫非提前购买的机票有误?总算可以托运行李了,说明机票没问题,心刚放下,安 检的时间又到了。但安 检口又换了地方。几经周折,总算找到了安 检口,便急匆匆的进去了。
等过了安 检,回过头来,看到儿子和哞哞两张依依不舍的面孔,才蓦然想到,忘记和哞哞拥抱了。这几乎是每次离开必不可少的程序。
但为时已晚,想再出去已不可能。
望着近在咫尺的哞哞,心中懊恼不已。只能向他挥挥手,再告诉儿子,快点带哞哞回去吧,别耽误了他上课。
但儿子不走,哞哞也没有着急要走的意思。他们就站在安 检口,默默地凝视着我们。
我和妻一步三回头,使劲的向他们挥手,他们也向我们挥手,但就是不想离开。
我们走过了一道道栏杆,仍能看到他们像两枚钉子似的站在那里,翘首眺望我们。
终于有了一道墙,隔离了我们之间的视线,眼泪开始很不争气的在眼窝里打转。
忽然想到:此次离别,不知道下次相见会在哪年哪月?毕竟,两个孙子日渐成长,而我们的健康状况也大不如从前,年龄一天天的变老——
从2009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要在大洋上空飞来飞去,一飞就是十年。
十年中,每次相见都会满怀欣喜,而每次离别都会痛彻心扉。
儿子生来性格内向,最不擅长的就是情感的表达。这十年,他究竟经历了哪些生活的不堪,在职场上忍受了哪些难以承受的委屈,从来不和我们说,这是我最为心疼的。
还记得送他出国的那个午后,在首 都国 际机场。我和他妈忧心忡忡,神不守舍。
其实从确定他出国后那天开始,我们就开始为他担忧了。就因为他的内向性格,不愿和别人沟通,不擅长与社会交往。而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每一步路都需要他自己走,每一个难题都要靠自己解决,他能闯过第一关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他该怎样的满足?他可是在家里连饭锅都没端过啊!
而此行,从来没有坐过飞机的他,一下子就要绕地球飞行十三个小时。他会恐惧吗,能应付了转机、托运行李等繁杂程序吗?
在机场,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离别场面。有父母送子女的,有恋人道别的,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毫不避讳众人的目光而紧紧相拥,热泪横流,貌似生死离别。
人只有在情感爆发之时,才能如此坦诚,如此投入,如此不顾一切。因为谁也无法预料,离别之后等待的会是什么?
儿子和我们一样看到了这些场面,但却一脸的平静,甚至有点漠然。好像此行仅仅是一次漫不经心的旅游,或许,数日后又会重新相见。
我和他妈千叮咛万嘱咐,告诉他看好机票,看好护照,看好钱包。他一边看手机,一边含糊不清的回答,一脸的不耐烦。
告别的时刻终于到了。彼此间虽有太多的不舍,但却表情木然,没有任何多余的表示。
我和妻只能用目光追随着儿子,看着他通过安 检,再提着行李走向登机口。曾期待儿子能回过头来向我们挥挥手。可是没有,他义无反顾的向前走,只留给我们一个稚嫩而倔强的背影。
当时我想,如果我的目光能变成一只鸟该有多好啊!它可以追随着儿子一直走到登 机口,看着儿子登 机,再跟着飞 机远渡重洋,目送他踏上异乡的土地,回来给我们报个平安。
儿子的背影早已消失在人群中了,我们夫妇还痴痴的站在那里,看着人们川流不息的走过安 检口。我想,今后的日子我们只能活在无限的牵挂之中了,因为我们的心如同一件行李似的被儿子拎走了。
自2019年分别后,我们和儿孙又有两年零八个月没有相见了。
这两年八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记得:欠哞哞一个拥抱!
只能期待云开日出,阴霾尽扫之时,再能去大洋彼岸与儿孙相见。
为了那一天,我必须严格自律,远离酒场,加强锻炼,乐观生活,确保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