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黄昏闹觉的背后科学——睡眠压力和昼夜节律

(2017-03-20 22:50:15)
标签:

育儿

婴儿睡眠

养育

育婴

分类: 异国恋的心路
很多0-6个月宝宝的妈妈都会反应孩子在黄昏阶段会特别的闹,非常难以哄睡。这甚至会让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有什么问题。就借着这个现象来聊一聊睡眠科学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型——Alexander A. Borbély博士的睡眠双调节模型。

一、睡眠双调节系统

1999年,Alexander A. Borbély总结自己多年在睡眠研究和模型构建领域的经验,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Rhythm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磅的学术论文《Sleep Homeostasis and Models of Sleep Regulation》(《睡眠稳态和睡眠调节模型》)。这篇论文和之前的一系列论文一举奠定了“睡眠压力和昼夜节律双系统调节睡眠情况”的模型并一直沿用至今。

第一个调节系统是睡眠压力。睡眠压力是一个非常简单而且容易理解的概念。它就是一个随着情形时间线性增长的身体需要入睡的压力。你也可以直接把它理解成身体的“疲劳程度”(如下图)。基本上来说,醒的时间越久,就越累,越想睡觉。一旦入睡,身体得到休息和放松,睡眠压力就会随着时间下降。清醒之后又开始积累睡眠压力。我们的睡眠压力就随着“清醒——睡眠——清醒”的循环而上下起伏。
http://s13/mw690/001qW6eazy79EWU0bogcc&690
第二个调节系统是昼夜节律。昼夜节律描述的是人在一天当中跟随日夜变化一起进行的激素分泌变化和循环。控制这个系统的是人的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当早上光线开始进入人的眼睛时,会刺激视交叉上核的神经细胞,进行体内一系列生物活动的调节和同步开始。而当晚上太阳落山之后,视交叉上核又会传递“夜间开始”的信息。就这样调节人身体的各个系统配合一天24小时的循环进行活动。如下图:
http://s1/mw690/001qW6eazy79EX5Y1Da10&690
图中阴影部分的内容就是线性变化的睡眠压力系统。而蓝色单线则是受日夜戒律调节的“睡眠欲望”部分。可以看到这两个系统并不是完全重合的。
http://s5/mw690/001qW6eazy79EXbM7mAe4&690
人的体温也在昼夜节律系统的调节下进行变化。

昼夜节律系统调节的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褪黑素和皮质醇的变化。褪黑素就是体内调节“睡眠欲望”的一个激素。褪黑素的浓度越高,人感觉越困、越想睡觉。而皮质醇的生理作用则是使人保持警觉、清醒的激素。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身体会分泌更多的皮质醇来应对睡眠不足造成的压力。在昼夜节律系统控制下,褪黑素和皮质醇的分泌时间是正好相反的,这样就非常好的调节了人每天入睡和清醒时间的状态。让人在夜间感觉到困倦,在白天保持警觉。如下图:
http://s5/mw690/001qW6eazy79EXdHMwI44&690

黑线为皮质醇分泌水平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白天水平高,晚上水平低。红线则是褪黑素分泌水平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晚上水平高,白天水平低。两者正好相反。

二、睡眠双调节系统下的婴儿睡眠

好了,说完了两个睡眠控制系统,再来说回婴儿睡眠。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昼夜节律的,只有睡眠压力。换句话说,新生儿并不分泌褪黑素和皮质醇调节自己的状态。他们的入睡控制很简单,从醒了开始就积累睡眠压力,只要入睡了就开始缓解睡眠压力。大约三个月左右,婴儿开始产生昼夜节律系统。妈妈们可能会注意到宝宝开始晚上越睡越久,白天只进行几个分散的小觉。这就是日夜节律开始形成的标志。那么当昼夜节律开始形成,婴儿受到两个系统的调节之后,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的情况。如下图:
http://s14/mw690/001qW6eazy79EXmPEZv6d&690
傍晚时分对婴儿来说是一个非常矛盾的时刻(图中晚上6点的时间点)。因为睡眠压力此时已经积累的很高了,而昼夜节律调解下的褪黑素分泌却正好是一个谷底的浓度。这就造成了婴儿其实非常疲劳,但是却不困的状态。更加巧的是很多婴儿在下午4——5点间会有一个小觉。6点钟其实是刚睡醒不久的状态,这就形成了一个睡眠禁区,更不可能睡着。这就是造成婴儿傍晚哭闹的一个主要因素。

了解了这一点,希望妈妈们对婴儿黄昏哭闹的情况能够更加释怀一些。虽然孩子哭闹让人很焦虑,但是这却是孩子身体成长发育、开始形成昼夜节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好事。

三、处理方法

具体应对的方法:白天一定要多让孩子晒太阳,尤其是清晨和傍晚时间的太阳。这样能更快的帮助孩子形成昼夜节律并习惯体内的这些变化。如果傍晚哭闹的实在厉害,可以安排洗澡和散步等舒适、能够分散注意力的活动。等过去了这个哭闹的时间再哄睡会更容易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