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陆应宿《灵岩石子歌为达君作》

标签:
雨花石陆应宿六合灵岩山筱云诗集 |
分类: 文苑摘枝 |
简介陆应宿《灵岩石子歌为达君作》
六合灵岩山是雨花石的主要产地之一,他最早由明万历三十六年时任六合县令的书画家米万钟发现,随之为六合带来了灵岩石子(即“雨花石”)的收藏热和开采热。这在地方史志和谱录中多有记载,亦见著於文人学士的诗歌,陆应宿《灵岩石子歌为达君作》就是其中一首。
陆应宿(1758—1805),字崑圃,号小云,浙江钱塘人,生活在清乾嘉年间,肄业于紫阳书院,但无意于仕进,以教馆为生。因其父亲陆建是大诗人袁枚的亲外甥,所以,陆应宿得以从袁枚游,长期居住在南京的随园。袁枚亦喜爱他的这位弥甥,亲授其诗古文辞,故陆应宿的诗文作品也绝类简斋,彰显性灵。其存诗二百三十七首,后由汪世泰选为《筱云诗集》。
陆应宿的《灵岩石子歌》为七言古诗,共四十一句,描述了他因慕名走访六合的雨花石收藏家达君,并观赏其藏品的过程和感受。达君所藏雨花石,名物繁多,神形毕肖,光怪陆离,晶莹剔透,颗颗都是精品,令陆应宿神娱目迷,赞不绝口,久久不忍离去。但作者所歌的不仅是这些琳琅满目的珍品,而且还赞叹了达氏家族的五世收藏。所谓五世,从乾隆时期上推,当始於明朝末年。所以作者在诗中提及前朝米令发现灵岩石子的韵事,或许正是受这韵事的影响,达君的先祖才对灵岩石子的鉴赏和收藏产生了兴趣,开始了寻石、选石、藏石。呕心沥血,历经艰辛,并传承数百年,从而造就时下达君的收藏规模:藏有专室(清秘阁),管有专人(奚奴),储有缣箱锦匣,展有雪盂水浴。管理的规范有序,不让现代藏家。这样的描写在同题材诗中是少见的,为我们研究雨花石的收藏历史,提供了一个极为生动的实例,这才是陆诗的价值所在。
附:
灵岩石子歌为达君作
陆应宿
灵岩石子重璠璵,达氏所藏推里闾。我来棠邑苦索居,闻之欣然诵卬须。特访石友忙曳裾,知否肯容一见欤?主人亦复兴不孤,开清秘阁命奚奴。缣箱锦匣棐几铺,纍纍取貯白雪盂。浴以清泉光华舒,其时恍坐瀛海隅。蛟蜃之气生徐徐,目迷五色神为娱。象形肖物画不殊,杂卦一传未尽书。为龙为马为禽鱼,为邱为壑为林箊。为藻为荇为孤蒲,仙真楼阁幽人庐。樵人衲子耕田夫,怪哉种种色相俱。爱玩不觉日已晡,据案还请观须臾。相传此石古所无,前朝米令来飞凫。偶一拾取方惊吁,从此搜罗退食初。山不爱宝多委输,归装犹压廉吏车。数百年来好事徒,深崖幽涧争爬梳。谁知灵气收扶舆,市中顽石欺贾胡。君家珍藏五代余,当时选石如选珠。沧桑几易岁月徂,子孙世世其宝储。我非江淹笔早枯,承命作歌颜汗濡,愧无文采石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