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独悟庵杂忆》识略

(2015-05-25 09:50:15)
标签:

转载

分类: 浮光掠影

《独悟庵杂忆》识略

《独悟庵杂忆》一卷,所述率为作者杨醒逋与其妻弟叶心友交往事也,然于行文间,亦多涉醒逋自家行踪,而其纪年之详略可考,尤为难得,从中可探知杨氏之生平与年令焉。

壬寅春,余年十九,就婚于蜀,时雲塍公方权成都守事,遣心友出城十里来迓,时年十六,长身至立,仪表不凡,握手道十年前相见事。

“壬寅”为道光二十二年,即公元1842年,是年醒逋年可“十九”岁,以此(虚岁)推算,可知其当诞于道光四年(甲申),即公元1824年也。时醒逋岳丈叶雲塍“方权成都守事”,(权,代理也。)而妻弟叶心友“时年十六”,则醒逋长心友三岁耳。

心友越人,余吴人也,而相见于蜀。先君子以嘉庆丁卯举京兆,而心友之先人雲塍公亦以是年举于乡,幕游宦游,偶然合辙,遂订交焉。雲塍公旋以次女许字于余,两家相得甚欢,余随先慈往,心友不过三、四岁,所谓娟好静秀、兰茁其芽者也。未几,而余侍二亲扁舟东下矣。

览此可知醒逋之尊翁与其岳丈叶雲塍同为“嘉庆丁卯(1807年)”科举人,因“幕游宦游,偶然合辙,遂订交焉”,且“雲塍公旋以次女许字于余”。醒逋尊翁名杨采町,郑逸梅丈有述:“(王)韬妻杨保艾病逝于道光三十年(1850),乃嘉庆丁卯科顺天举人杨采町之女。”与《杂忆》所述甚合。

心友昆弟五人,长乃桐君贰尹,在浙应试,至是来川,心友亦弃举业而援例入仕,余遂于甲辰春挈眷归吴。

吴、蜀迢迢,七年不见。己酉春外舅卒,是冬,心友扶榇回南,至庚戌二月始遇吴门。苫块之餘,非复向时意态。

甲辰”为1844年,时年春,醒逋二十一岁,适旅蜀两年整,始乃“挈眷归吴”,回到了故乡甫里。越七年(自壬寅计),至“己酉春外舅卒”(己酉为1849年)。时醒逋二十六岁。

是年冬,妻弟叶心友扶乃父棺木回故乡杭州,至第二年“庚戌(1850年)二月始遇吴门”。时年醒逋二十七岁。

辛亥夏服开,桐君亦自西来,竭蹶掯办,始得葬亲于湖上。归谓余曰:“湖上舂土筑坟,邪许相应之声最为惨切;又尝宿湖楼,邻叟中夜忽吟曰:‘今生到此,天道宁论’,不觉于梦寐中惊起,岂即生离死别之机欤?”

“辛亥”为1851年,孝服开,叶雲塍长子叶桐君“亦自西来,竭蹶掯办,始得葬亲于湖上”。时年醒逋二十八岁。

壬子冬接心友九月十七日之书,知武昌戒严,既而传闻城陷,知其不免。癸丑秋见三月初二之上谕,则名列其中矣。八月下旬接楚中二月初二之书,知奉札守保安,城陷死之,盖十二月初四日也。妾女俱无恙。

“壬子”为1852年,“癸丑”为1853年,时醒逋适“三十而立”之年矣。

纵览《杂忆》,概其大要,略述杨醒逋壬寅年至癸丑年之所经所历,亦即十九岁至三十岁(十一年)间之生平踪迹,虽云大略,亦弥足可珍也。

醒逋名引传,顾其光绪三年(1877)为《浮生六记》撰序时,已历二十四年,则五十四岁矣。醒逋内兄王韬(1828-1897),则醒逋长韬四岁无疑。值得一提的是,当醒逋将《浮生六记》残本,“出付尊闻阁主人,以活字板排印”出版时,其名乃为《独悟庵丛鈔》。郑逸梅丈《三种伪书》有述:

杨和王为郎舅亲戚,便把《浮生六记》抄本和其它稿件交给王紫铨,合印为《独悟庵丛鈔》,约在光绪初年印行。

可知《独悟庵丛鈔》除了残本《浮生六记》之外,还有醒逋的“其它稿件”,然据悉,在光绪年间,丁仁辑録家藏图书,成《八千卷楼书目》,卷十四子部有著录《独悟庵丛鈔》七卷。此信息颇堪重视,盖醒逋所刊《浮生六记》仅为四卷,餘之三卷内容若何?似未详。

醒逋五十四岁后,尚有餘事二则可述,其一见诸逸梅丈:

独悟庵主人杨醒逋,名引传,江苏吴县人,是天南遁叟王韬的内兄。醒逋一度处馆于刘家浜尤家,那名绅尤鼎孚号遂庵的,便受他的教泽。后垂垂而老,又教鼎孚的子侄辈,大家呼他太先生。天笑(包)前辈和尤家有戚谊,六七岁时,尝见过醒逋其人。

考包天笑生卒(1876-1973),其六七岁时,当在1882年左右,时醒逋尚未及六旬耳。其二见诸吾友张一民道兄(剑锋冷然)博文,所引1889年8月28日《申报》刊载杨引传“重访沧浪亭宾香阁”吟诗二律。1889年,醒逋当在六十五岁左右,或可云“垂垂而老”矣!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