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书摘04b】《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
标签:
转载 |
分类: 界外谈红 |
第四章 曹寅家的血緣世系(續)
圖表4.10: 曹雪芹生父、生年之推論邏輯。材料與推論乃表以黑白號碼。
![[转载]【书摘04b】《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 [转载]【书摘04b】《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後記】:
在 整理、排比並辨別史料可信度的過程中,筆者努力以「允執其中」的態度與所有已知的材料進行對話,並不斷吸納前人的精采論述,再適切考量入當時社會或家族的 咦鞣绞结幔斓贸觥覆苎┣勰瞬茴不早於康熙五十三年所生子」一說,雖然先前已有人主張雪芹為钭樱焕砺奉H異。由於沈澱下來的材料畢竟不夠完整,故拼復 史事的可能性或許不見得唯一,但因此說可合理呼應目前幾乎所有已知的重要材料(圖表4.11),且無需假設內務府所記曹家捐納監生之滿文咨文有誤,故應值得學界慎重考慮。
圖表4.11:
|
相關材料 |
備註 |
|
袁枚的《隨園詩話》以雪芹為曹寅之子 |
本書第八章指出袁枚既不認識曹雪芹,亦不曾讀過《紅樓夢》。《隨園詩話》此條應據明義所贈之〈題《紅樓夢》〉二十首,但在編輯過程中很可能將詩題小註中的「曹子雪芹」誤釋為「曹寅之子雪芹」。何況,曹寅子姪之名皆從「頁」部 |
|
敦铡端乃商眉房尽醇膽巡苎┣垭暋翟娭≡]稱「雪芹曾隨其先祖寅織造之任」,然在此書「付刻底本」的此註,乃以小紙條的方式黏貼在稿本之上 |
既然敦铡摧n曹雪芹〉一詩中「四十蕭然太瘦生」或「四十年華付杳冥」之內容,與其〈寄懷曹雪芹霑〉之小註明顯矛盾,知該黏貼之小紙條應非出自敦毡救恕7駝t,他在〈輓曹雪芹〉一詩就該用亦符合平仄的「五十蕭然」或「五十年華」。又,鐵保《熙朝雅頌集》以及敦铡耳匉嶁衷娂匪罩自姡詿o此註 |
|
《五慶堂重脩曹氏宗譜》以曹頎為曹宜子、曹天佑為曹顒子 |
此譜體例與一般家譜不同,編者在未能或未 遑細究的情形下,僅抄錄它書中有官銜之曹家人,而闕載曹順、曹頔、曹顏等。其中以頎為宜子之誤,應是出自曹宜與曹宣兩名之形似。又,該書因不知曹爾正、曹 宜、曹頎等八旗武職的封贈均該用文銜,遂畫蛇添足地繫以一般武官之封號。至於天佑為顒子之說,亦可從該條之筆跡與前不同,且未以缺筆方式避「顒」字判斷, 知應是後人在原鈔本(另有兩「顒」字皆缺筆)上增添的 |
筆者在2014年9月透過博客、QQ群討論組以及電子郵件廣發英雄帖,希望能引發大家對拙說的注意與討論。近兩個禮拜期間,許多曾就此議題有過重要貢獻的資深學者(除給我最多意見但觀點頗異的劉廣定教授外)選擇旁觀或沉默,表達意見的則多屬中青年紅友,筆者很意外地幾乎在所有場合皆得孤軍奮戰並獨戰群雄。因心中壓力頗大,每天清晨三、四點就會醒來,嘗試逐條思考該如何回應眾人的批判與質疑。令人不解的是,在目前並無完整假說的情形下,竟然少有人願意熱情地從正面協助思考此一新說成立的可能性!在幾經「砲火」的猛烈洗禮後,筆者重新調整並補強了先前的論述,也益發相信在傳統與數位的融通之下,我們是 有機會對一些世紀之謎提出新方向的。
雖然筆者對前述的論辯結果滿懷感激,但卻也不免略帶感慨。由於有關曹雪芹生父或生年的議題長年未獲定論,導致紅友們對幾乎每個重要材料皆各呈己見,但其想法有時又只停留在猜想臆測的層次。當在面對他人說法時,不少人卻僅存批判,並常在未指出對方存在難以逃避的硬傷時,即肆意拋出無深入論證的質疑。
從學術的角度來說,紅友們有權力提出任何假說,但也有責任提供深入論據。任何對材料的不同解讀(非指單純之猜想),不僅須力求符合古代社會的真實咦鳎應嘗試將其點狀的異見與現存其它史料(多見於圖表4.9)串連成另一可相互呼應的假說。接著,大家才可從合榫的程度,甚至考量入統計學上的概率,
由於曹雪芹的生年上限是康熙五十三年甲午歲,而今年又恰逢甲午歲,且即將歲盡。衷心希望紅學在近代成學已約百年之際,我們一整代紅迷不會一不小心就錯過了曹雪芹誕生三百週年這個重要的紀念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