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书摘03】《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

(2014-10-31 07:01:55)
标签:

转载

分类: 界外谈红

第三章 曹寅的旗人好友張純修與成德

黃一農



經詳細梳理曹寅好友張純修家的世系及生平事跡之後,知純修之父自德是在崇禎己巳之變中隨南略的金軍出關,後以漢姓包衣的身分步入宦途。張純修、曹寅與權臣明珠之子成德這三位旗人乃是摯友,透過〈張純修像〉以及〈楝亭圖〉上的大量題贊,可以發現他們曾以藝文的互動相當程度地緩解清政權與江南士大夫間的緊張與對立,此研究亦讓我們對曹家之交遊網絡有更深層的了解。

 

前文雖已論述曹雪芹的祖籍應非豐潤,但其家與豐潤曹氏的關係卻非泛泛。[1] 據《豐潤縣志》,當地最早入旗者有曹邦、張自德(c1612-c1671;文獻中亦有以其名為自得或滋德)、金成良、武超凡、孫開甲等家,其中又以曹、張兩家宦跡最盛。[2] 曹邦的堂姪曹鼎望 (1618-1693) 曾於康熙朝知徽州、廣信和鳳翔三府,而鼎望三子釗、鈖、鋡與曹雪芹祖父曹寅 (1658-1712) 乃以「骨肉」、「兄弟」相稱(參見第二章),張自德之子純修 (1647-1706) 與曹寅亦是志趣相投的摯友,且鼎望與純修兩家的上輩更結為姻親(見後文)。

由於先前學界對張自德家族的研究仍屬不足,故筆者在下文嘗試梳理相關文物與史事,尤其是其家在明清鼎革之際的發跡過程,並探究前述諸人之間綿密且重疊的人脈網絡,希望能藉此深化我們對清初旗民或滿漢士大夫之間交結方式的了解,同時拓展我們對曹雪芹家族人際網絡的掌握。

四、小結

豐潤入旗的家族當中,以張自德與曹邦兩家(有姻親關係)的宦跡最盛,本章詳細梳理出張家的譜系以及生平事跡,知張自德與曹邦同於崇禎己巳之變時隨金軍出關,並以漢姓包衣的身分步入宦途,此故兩家的後人一直維持緊密關係。由於張自德的長子純修與曹寅(振彥之孫、雪芹之祖)以及成德等三位旗人都對漢文化中的金石書畫、詩詞吟詠有濃厚興趣,又擁有「國語騎射」的相同背景,故他們不僅時相往還,更於康熙十七、八年 (1678-1679) 開博學鴻詞科期間,積極與應考之漢人名士交結。

筆者從禹之鼎所繪〈張純修像〉以及曹寅所邀繪〈楝亭圖〉上的大量題贊出發,發現張純修與曹寅任官江南時的綿密且屢見重疊之社交網絡,頗多源自他們在鴻博期間所建立的人脈。[1] 身為極少數能融通滿漢兩文化精髓的遼人(指定居關外的漢人)後裔,他們也在協助清廷鞏固基層統治時,透過藝文的互動相當程度地緩解此一新興外來政權與江南士人間的緊張與對立。[2]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