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书摘02】《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

标签:
转载 |
分类: 界外谈红 |
曹振彥是曹雪芹的高祖,入旗之後的曹氏家族在他手中開創了近百年的基業。本章嘗試從滿漢文檔案中發掘新史料,希望能更清晰地掌握曹振彥的生平事跡,並勾勒出曹家在清初崛起的歷史圖像。
學界對曹雪芹祖籍的爭論一直不曾平息,其中又以「豐潤(今屬河北唐山市)說」受到較大關注,支持者甚至上推至唐宋。雖然許多人以南宋末年知江西隆興府(今南昌市)的曹孝慶為其先祖,但對孝慶的籍貫及其世系仍眾說紛紜。有譜牒以孝慶是宋代靈壽曹彬玄孫曹實之子,也有指其是唐代豫章曹端禮後裔應龍之姪孫,但此兩支曹氏尚未發現任何的血緣關係。由於前述這些曹姓中人均見諸文獻記載,在耙梳幾個大型資料庫後,筆者發現曹孝慶乃江西湖口縣籍,他絕非曹實之子或應龍姪孫,武陽和進賢等江西曹譜很可能是因名人效應而攀附孝慶,且豐潤曹譜所記曹孝慶以下四代裔孫的仕宦經歷,似亦多屬虛構。[1]
其實,追索曹家入遼之前幾代的祖籍何在,對我們了解《紅樓夢》的成書背景幫助或不大,故本章將焦點集中在曹雪芹家族住居遼東的先祖曹振彥身上,因他替曹家奠定了約百年的基業,並讓曹雪芹有機會涵養出其小說中所呈現的豐厚多元文化底蘊。但因曹雪芹祖籍是否豐潤一事,還涉及其家族同姓聯宗的社會網絡,下文即先理清豐潤曹家與曹雪芹家之可能關係,再嘗試整合滿漢文材料,以呈現曹家在入關之前一較正確的歷史圖像。
(略)
![[转载]【书摘02】《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 [转载]【书摘02】《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五、小結
綜前所述,曹振彥與其父輩或在天啟元年(天命六年;1621)瀋陽城破時被俘,而入旗成為包衣,後由努爾哈赤撥給其子阿濟格。振彥初或以原明生員的身分在八旗官學中擔任教習漢文的外郎;天聰三年
(1629),可能因通過皇太極對全國儒生的檢定而陞授教官;四年,以嫻習滿漢文且辦事幹練,獲得從政所需之實習資格,而成為所謂的「致政」;稍後,出任阿濟格府中的旗鼓牛彔章京(旗主為多爾袞);八年,加半個前程。順治元年
(1644) 之前,其旗鼓一職或遭「緣事革退」。
清朝入主中原之初,曹振彥舉家「從龍入關」。稍後,振彥因考取八旗貢士而得以東山再起。順治七年,獲授山西平陽府吉州知州;九年,陞陽和府知府;十二年至十五年,歷官至兩浙都轉啕}使司呤梗蛔淠瓴辉敗
雖然,清初有一些包衣(如尚志傑即在征討吳三桂叛清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勳功
)曾以武職立下戰功,惟曹振彥應非如先前許多學者所稱是以軍功起家。
當皇太極於崇德元年
(1636) 稱帝時,大清的總人口約百萬,
曹家的旗籍是由努爾哈赤所主的正黃→阿濟格的正黃→阿濟格的鑲白→多爾袞的鑲白→多鐸的鑲白;順治六年三月多鐸死後,歸多爾袞所主的鑲白;八年正月多爾袞死後,歸多爾博所主的鑲白;
曹家因籍隸內三旗,令曹璽之繼妻孫氏得以被選為康熙帝玄燁幼時的保母;曹璽及其子寅、宣等,亦曾「佩筆充侍從」或「禁中任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