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剑锋冷然
剑锋冷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762
  • 关注人气:2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圭璋《梦桐词话》中有关纳兰容若的资料

(2011-07-01 14:49:21)
标签:

纳兰容若

唐圭璋

纳兰词笺注

梦桐词话

杂谈

分类: 瓣香兰馨

唐圭璋《梦桐词话》中有关纳兰容若的资料

 

 

唐圭璋《梦桐词话》中有关纳兰容若的资料


    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以文献整理而著称於学术界,他对词之纂录、表谱、笺疏、校刊、辑佚、目录、版本诸端,皆有博稽之功。一生硕果累累,著作等身,编著有《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等,著有《宋词三百首笺注》、《南唐二主词汇笺》、《宋词四考》、《元人小令格律》、《词苑丛谈校注》、《宋词纪事》、《词学论丛》及词集《梦桐词》等。在先生的著作中,唯一没有出版发行的,是他从事词学研究的第一个成果《纳兰词笺注》。

    1923年9月,22岁的唐圭璋考进了南京东南大学。从吴梅先生学习词曲。吴梅对纳兰性德评价甚高,他在《词学通论》中说:“容若小令,凄惋不可卒读。顾梁汾、陈其年皆低首交称之。究其所诣,洵足追美南唐二主。清初小令之工,无有过于容若者矣。”在吴梅的影响下,唐圭璋对纳兰性德其人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思为纳兰词作笺注。他先是汇校顾贞观、张纯修、袁兰村、周椎圭、张诗龄、伍崇曜渚刊本,又搜补散佚,得词三百四十七首,自觉无遗漏焉。刚巧其友人张惠衣作《纳兰容若年谱》(载北大国学季刊1930年第2卷第4号),极其详尽。先生因据以考证纳兰的生平及其诗作,凡画像、书法、印章、交游、评论统汇为一编,吴梅为之作序,交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不幸,神州国光于1933年冬,因出版进步书籍,被国民党蓝衣社捣毁,先生的原稿散失,序也无存。由此可知,唐圭璋的第一部学术成果完成于1930年至1933年之间。比1937年台湾正中书局出版的李勖《饮水词笺》还要早几年,可惜的是,这部书稿竟毁于独裁统治对进步文化的查封当中。之后,也许是因为李勖《饮水词笺》出版的关系,唐圭璋没再重新整理起他的旧稿,但他还是始终关注着纳兰性德和《纳兰词》的研究。1944年,他在《中国学报》第1卷第3期上发表了《纳兰容若评传》、又写了若干短札,收入到《梦桐词话》中,发表于1995年和1996年的《江苏文史研究》上。评传和短札对纳兰家世、为人、才学,对纳兰的抒情词、赠友词、悼亡词作了全面、客观的评价。他认为:纳兰容若以“真”胜。待人真,作词真,写景真,抒情真,虽力量未充,然以其真,故感人甚深。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者,亦以其真也。

    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唐圭璋的弟子、淮安人朱崇才老师汇编的《词话丛编续编》,第五册里收有唐圭璋的《梦桐词话》,笔者有幸在图书馆读到此书,特将其中有关纳兰容若的资料摘录下来,收到博客里,供纳兰爱好者、研究者们参考。

 

 

 

 

 

 

唐圭璋《梦桐词话》卷二(知人)

 

三六

 

纳兰容若以“真”胜

 

    纳兰容若,请初一大词人也。文比谊、舒,武拟颇、牧,求之历代词人中,实罕有其匹。且其天姿纯粹,学问淹通,才力强敏,识见高明,极为当时之老师宿儒所惊叹。而待人之推心腹,披肝胆,无事不真,无语不挚,尤为后世之文人才士所景仰。昔蕙风论词尝云:“真字是词骨。”若容若者,盖全以“真”胜者。待人真,作词真,写景真,抒情真,虽力量未充,然以其真,故感人甚深。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者,亦以其真也。谢章铤谓清初词,竹垞以学胜,迦陵以才胜,容若以情胜。谭献谓清初“阮亭、葆馚一流,为才人之词;宛邻、止庵一流,为学人之词;惟三家(容若与项莲生、蒋鹿潭)是词人之词”,岂非皆以其情真、语真胜诸家耶。

 

 

三七

 

容若情谊

 

    容若虽生长朱门,履盛处丰,然抑然不自多,萧然若寒素。事君尽忠,事亲尽孝,其於兄弟、夫妇、师友间之情情谊亦笃,故无人不敬之爱之,甚至感激涕零。初侍康熙帝,服劳惟谨,虽在寒暑,亦不乞休,帝有指挥,无不在侧,故帝眷注至隆,尝赐金牌采缎、上尊御馔、袍毛帽鞍马、弧矢字帖、佩刀香扇之属甚夥。逢万岁节时,又亲书唐贾至《早朝》七言律赐之,每令赋应制诗,皆称旨。后容若得疾,帝使中官侍卫及御医,日数辈络绎至第诊治。疾亟,帝亲处方药赐之,未及进而殁。帝极震悼,令中使赐奠,恤典有加,此容若之爱君,与君之爱容若也。容若每未明入直,必之父母所问安,晚归亦如之。燠寒之节,寝膳之宜,日候视以为常。父母偶加食,辄色喜以告所亲,又偶有疾。则日侍左右,衣不解带,以致颜色黝黑,及父愈始复。故容若死后,父退朝,望子舍必哭,哭已惶惶然,如冀其復者。帝且每劝其父节哀,可知其父伤悼之深。此又容若之爱亲,与亲之爱容若也。

 

三八

 

容若於道谊甚真

 

    容若师事昆山徐乾学,方十八岁中举人时,尝青袍拜师堂下,师极爱其举止闲雅。次年自五月起,逢三、六、九日,过师邸请论经史,每抵暮方去,敬师励学,雅有程门立雪之风云。故容若死后,师亦哭之恸,既为诗以哭之。并为之撰墓志铭。文中有云:“其于余绸缪笃挚,数年之中,殆日以余之休戚为休戚也。”可见其师弟间之情谊矣。容若伉俪甚笃,但二十岁以前,已赋悼亡,故词中哀戚之作,率声泪俱随,凄婉已极。其於幼弟,亦爱护备至,弟或出,必遣亲近童仆送之,返必往视,以为常。至於友情,更为世所称道,所交若无锡严绳孙、宜兴陈维崧、慈溪姜宸英、秀水朱彝尊、吴江吴兆骞、南海梁佩兰、常熟翁叔元、无锡顾贞观、无锡秦松龄、钱塘高士奇,皆年长於容若。绳孙长三十三岁、维崧长三十岁、宸英长二十七岁、彝尊长二十六岁、兆骞长二十四岁、佩兰长二十三岁、叔元长二十二岁、贞观长十八岁、松龄长十八岁、士奇长十岁,顾皆投分甚深,唱和甚密。朋友有患难者,无不慷慨援手。如翁叔元下第,作客十五年不得归,容若过从慰藉,并为之治行,使得归省坟墓。姜宸英奔母丧归慈溪,容若赋【金缕曲】赠别,并遣使厚为赙卹。顾贞观奔母丧,容若赠只以麦舟。吴兆骞徙宁古塔垂二十年,容若素昧平生,忽见顾贞观寄之【金缕曲】二首云:“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从君剖。      兄生辛末吾丁丑。共些时、冻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不觉为之泣下数行,曰:“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当以身任之,不俟兄再嘱也。”贞观曰:“人寿几何,请以五载为期。”容若乃恳之父,亦见许,兆骞遂得入关。他若士之走京师,侘傺而失路者,容若无不亲访慰藉,生馆死殡,挥金如土,或未一造门,而闻声相思,必致之乃已。故容若之丧,有平生未识面者,皆为之出涕。顾贞观祭文曰:“视勋名如糟粕,势利如尘埃,其於道谊也甚真,特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可以知其人矣。

 

三九

容若似宝玉

   

    或谓容若似《红楼梦》中只宝玉,良非无因。容若曾随康熙帝南巡,过金陵时,为曹雪芹之祖父子清题词,雪芹或闻其先人只称道,或读其词,而心仪其为人,以为隔世知己,感念不置,因隐将其性情,写入小说,自属可能之事。故宝玉谓之容若固可,谓之雪芹自况亦无不可。

 

四O

容若之才

 

    容若幼读书,过目不忘,年十三已身通六艺,又善骑射,从康熙帝巡幸,上马驰猎,拓弓作霹雳声,无不中。或据鞍占诗,应诏立就,论者谓其诗有开天风格。书法摹褚河南,临本禊帖,间出於《黄庭内景经》。试进士时,入对殿廷,数千言立就,点画落纸,无益笔非古人者,读书執事各官,咸叹异焉。批评文字,有《渌水亭杂识》,十九岁时作,批评文学、哲学、史学、科学,语多精道。自亦能以意制器,为巧倕所不能。晚笃意於经史,且欲窥寻性命之学。曾刊《通志堂经解》一百四十四种,一千七百九十二卷,论经史源流及文章正变,徐乾学尝叹为老师宿儒所不及。至政绩之可称者,则有奉使觇梭龙一事。容若於康熙二十一年秋,奉使觇梭龙,羌道险远,劳苦万状,然卒得其要领还报。后梭龙输款,容若已殁,故帝遣宫使,拊其几筵哭而告之,以悯其劳。朱彝尊挽诗云:“出塞同都护,论功过贰师。”即指此役也。所选《今词初集》、,今尚有传本。《全唐诗选》、《词韵正略》、《名家绝句钞》,今皆不传。

 

四一

容若咏物写景抒情词

 

    容若词,可分咏物、写景、抒情三点论之。咏物有《咏红姑娘》、《黄葵》、《寒柳》、《秋海棠》、《梅》、《风兰》、《新柳》、《春雨》、《雪花》诸题。有刻画外形而咏者,如《咏红姑娘》云:“霞绡裹处,樱唇微绽,靺鞨红殷”,《咏秋海棠》云;“仿佛個人睡起,晕红不著铅华”,《咏春雨》云:“似整如剞,才著春寒瘦不支”,皆是。又如【卜算子】一首《咏柳》云:“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风,剪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四二

容若抒情词发自真情

 

    容若抒情词,皆发自真情,故感人尤深。其写浓情密意之词,如【四犯令】云:“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於酒。”【落花时】云:“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纵无语,也依依。”又如【减字木兰花】一首云:“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向回阑叩玉钗。”写人只姿态,,既活泼生动;写人之心情,尤缱绻缠绵。然而天忌多才,福慧有限,容若此类之词,正如昙花一现,空余梦幻,追维前尘,只益泪零,平生伤心,此情为甚。夙昔虽善骑射,但病不离体,蓋外则不辞辛苦,侍卫过劳;内则百不如意,愁恨交煎。小别远游,动增惆怅;花残月缺,亦感凄凉。王事之未宁,世事之可叹,心事之难宣,朋友落第、迁谪、贫病之可哀,无一不使容若愁,无一不使容若病,何况少赋悼亡,愈难永年矣。观其词云“愁似湘江日夜潮”,可知其愁之深。又云“满眼春风百事非”,可知其情之苦。又云“一春双袂尽啼痕”,可知其日常生活,尽是以泪洗面矣。愁愈深、情愈苦,而其词愈哀。

 

四三

容若悼亡词

 

    容若既笃於伉俪之情,故悼亡之词最哀痛。然观其词中,似别有爱恋之作,如【减字木兰花】云:“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  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慿共一枝。”所谓“寻春来较晚”,自是别有所恋。他如【浪淘沙】云“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悔恨之意亦甚明,脱无所恋,何以仍谓“密愿难酬”。容若已有室,而又不能忘情於人,不忘惟亦无可奈何,只是徒唤“密愿难酬”。且容若并非不爱妻而爱他人。特既爱妻而又爱他人,此种心情冲突,此种难言之隐,或为终日愁病之一因也。

 

四四

容若寄赠友人之词

 

    容若寄赠友人之词,情谊亦弥厚,篇中赠荪友严绳孙、西溟姜宸英、梁汾顾贞观为多,诸人南下,思念不已,辄索梦寐。【临江仙】《寄严荪友》云:“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到梁溪。匆匆刚欲话分携。香消梦冷,窗白一声鸡”,此梦荪友於梁溪也。【菩萨蛮】《寄梁汾苕中》云:“柁楼今夕梦,脈脈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此梦梁汾於苕中也。西溟失意,一再慰之。当时满、汉之界甚严,居朝中,颇有不学无术之满人,而高才若西溟才、梁汾诸人,反沉沦於下。於是容若既怜友人之落魄,复愤当朝措施之失当。观其【金缕曲】云:“衮衮门前题凤客,竟居然、润色朝家典。慿触忌,舌难翦。”此种愤世之情,竟毫无顾忌,慷慨直陈,而为友人之真诚,尤可景仰。

 

四五

容若情真词真

 

    容若之为人及其词,情真、词真。高处有宋贤意度,次则足媲美湘真。观其词有和湘真韵,可见心摹手追,已非一夕。惟以任情抒写,少加槌炼,故长调多不叶律,短调亦有平衍之处。至陈伯弢《袌碧斋词话》谓容若词千篇一律,无所取裁,持论则未免过刻矣。予读其词,悯其遇,慕其人,亦非望人之舍唐、宋而取径於是也。

 

 

唐圭璋《梦桐词话》卷四(辨证)

 

 

二O

成容若【渔歌子】

   

    成容若雍容华贵,而吐属哀怨欲绝,论者以为重光后身,似不为过。所作《饮水》、《侧帽》词,皆非全稿。自来有徐健庵、张纯修、袁蘭村、周稚圭、张诗舲、汪珊渔、伍崇曜、许邁孙诸刻本,互有异文,亦互有阙略,伍刻据汪刻校订,其三百四十二阕,最为完备。然余尚补得五阕,其一阕为【渔歌子】,风致殊胜。词见徐虹亭《枫江渔父》图。当时题者颇众,如屈大均、王阮亭、施愚山、彭羡门、严荪友、李劬庵、归孝仪,及益都冯相国,皆有七绝詠之,惟容若题小令,词云:“收卻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芦花短笛中。”一时胜流,咸为此词可与张志和【渔歌子】并传不朽。噫,世之刻容若词者多矣,何以独遗此阕。世之爱读容若词者亦多矣,又何可不读此阕。今茲写出,一为容若表微,一供世人欣赏也。

 

唐圭璋《梦桐词话》中有关纳兰容若的资料

 


                          朱崇才老师辑编的《词话丛编 续编》共五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