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錢湘《惜餘春慢》赏析

(2011-04-26 09:45:26)
标签:

钱湘

芳草

离情

芳意

诗词

赏析

杂谈

錢湘惜餘春慢》赏析

 

錢湘《惜餘春慢》赏析



 

錢湘字季蘋,江蘇武進人。清嘉道年間學者趙仁基室。她出生於“闔門風雅”的書香之家,幼即好讀漢魏六朝唐宋諸詩,口誦心解,無所留滯,間自為之,思致清逸。及歸趙君,即喜填詞。這首《惜餘春慢》選自作者的《綠梦軒詞》:           

 

剗盡還生,拔餘不死。只有春來芳草。含煙襯碧,帶雨浮青,消盡三冬枯槁。何事萋器萋滿庭?惹蘚縈苔,更無分曉,盡教他,生意濃添,羅襪不曾輕到。   還又向,斜日摟頭,浮雲檻外,遙望晴痕一道。花驄去後,油壁來時,今古離愁多少?試問長亭短亭,芳意年年,幾時才了?只愁他,綠遍天涯,不管閑庭人老。

 

借描繪芳草來抒寫離情,這是古代詩詞中常見的題材。而錢湘這首詞卻於舊題材寫出了一點新意。新就新在她不是一味地寫離情別緒,還熱烈地謳歌了蘊含在離愁別恨裏的男女情意。從對這首詩的鑒賞中,我們可以品味到這一點。

上片首三句“剗盡還生,拔餘不死,只有春來芳草”,表明芳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雖然它每年被人鏟拔殆盡,但到了來年春天,依舊萌發、茂盛,這是芳草獨有的生長特性。接著,對春草的生長勢態進行了具體的描繪。“含煙襯碧,帶雨浮青”,摹畫出春草萌發時的情狀,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受。在初春的濛濛煙雨中,芳草綻開葉芽兒,呈現出一片綠茵。綠色是生命的象徵,它使“三冬枯槁”的景象逐漸消失。芳草越發越盛,“何事萋萋滿庭?”設問語氣,意爲料想不到,芳草很快鋪滿了庭院。“惹蘚縈苔,更無分曉”則是對“萋萋滿庭”作進一步的渲染。連生長在庭院角落裏的苔蘚都遭到春草的惹弄和纏繞,並被他遮掩得讓人分辨不出,可見其長勢之茂盛。芳草又無處不生,“盡教他,生意濃添,羅襪不曾輕到。”“羅襪”指代女子的芳蹤。全句意爲芳草給人迹罕至的地方也帶來了盎然的生氣和意趣。上片盡寫芳草,而對離情卻不著一字,但已爲下片轉寫離情定下了基調。

下片以“還又向”過片,把讀者引入到一個男女離別的場景。這個場景是作者登樓憑欄所見。夕陽西墜,浮雲低垂,暮霞散綺。在晚晴的餘暉中,連綿無際的芳草地上出現了“花驄去後,油壁來時”的情形。“花驄”、“油壁”二句,本于《古樂府·蘇小小歌》:“妾乘油壁車,郎乘青驄馬”,寫得是男女互相悅慕的情事。而在作者所見到的場景裏,一個已“去後”,一個正“來時”,顯然二人已離別。詞人又將眼前離別之景驀然推廣,生髮出“今古離愁多少”的感慨,表明自古到今,男女離別已延續成爲永恒的現象。他不禁向著離別之處的長亭、短亭發問:“芳意年年,幾時才了?”這裏的“芳意”是詞眼,指的就是男女離別之情,它是以芳草爲隱喻。在封建社會裏,有情人難成眷屬,男女離別之事時有發生,成爲社會生活中的一種普遍現象。離情也就象芳草一樣,隨處萌發,年年滋生,不可遏止,沒有終了。作者最後以“只愁他,綠遍天涯,不管閑庭人老”歇拍。“閑庭”中的人,當然也包括作者本人。她聯想到自己,也年年爲“芳意”所擾,在時序的不斷更替中,她感覺到年華的流逝,而“芳意”卻不管這些,依然將她纏繞。作者雖然爲此而惆悵,但在“只愁他”的感慨之外,似乎還有爲“芳意”長駐人間發出的由衷的贊許。因爲離情儘管滲透著痛苦,但畢竟是男女之間情深意摯的表現。所謂“多情自古傷離別”(柳永詞句),離別愈苦,相愛愈深、“芳意”愈濃。結句中的“綠遍天涯”(即情滿天涯)也含有這一層意思。再回溯上片,雖然盡寫芳草,對離情不著一字,而實際上則句句抒寫離情。從其熱烈明快的基調上,讀者可以品味到,作者真正的用意是謳歌那蘊含在離愁別怨之中,並具有頑強生命力的男女之情。

本篇融描述、議論、聯想爲一體。上片寫得層次分明,給人以春草生長的動勢;下片轉合自然,意蘊深邃,耐人尋味。詞句清雋淡雅,芳馨可人,猶如一幅不加重彩的粉本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