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纯修与纳兰性德交游考》三

(2007-12-05 17:50:44)
标签:

文史

考证

分类: 瓣香兰馨
《张纯修与纳兰性德交游考》三
《张纯修与纳兰性德交游考》三 
 

 

由于纳兰性德和张纯修思想感情一致,又有共同的志向和生活情趣,故能结为生死之交。他们的友谊超越了空间限制,经受了时间考验。康熙十八年秋,张纯修赴江华任县令,纳兰性德在渌水亭为之饯行,“渌水一樽,黯然言别”,[注十]当即,他写下了《菊花新·送张见阳令江华》词: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折残杨柳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词中寄托了他对张纯修的依依惜别之情。这一年,清兵攻入了一度为吴三桂、吴世璠占据的湖南。江华县刚收复不久,张纯修就前去作地方官,这并非优差,所以纳兰性德有颇多牵挂,他又在一首五律诗中写道:

 

楚国连烽火,深知作吏难。

吾怜张仲蔚,临别劝加餐。

 

二人分袂之后,又雁书不断。纳兰性德曾有过建功立业的志向,但没有好的机遇,蒙恩侍从,践历华要,犹恨不为亲民之官,使他从前壮志都已销尽。此时,他希望张纯修要认真对待这次机遇,多次勉励他在地方任上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他对张纯修说:“念古来名士多以百里起家者,愿足下勿薄一官,他日循吏传中, 籍君姓名,增我光宠。”[注十一]纳兰性德将建功立业的夙愿寄托在张纯修身上,他把张纯修的命运视为自己的命运,把张纯修的前途视为自己的前途。江华县属于楚地,故纳兰性德又在寄张纯修信中说:“沅湘以南,古称清绝,美人香草,犹有存焉者乎?长短句固骚之苗裔也,暇日当制小词奉寄。烦呼三闾弟子,为成生荐一瓣香。甚幸![注十二]张纯修即以“美人香草”的命意画《风兰图》寄赠,性德则题写了《点绛唇·咏风兰》,词曰:

 

别样幽芬,更无秾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怎耐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张纯修亦写下了《点绛唇..和容若韵》(见前已录)康熙二十四年(1685)五月三十日,纳兰性德病故。此时,张纯修已任杨州府江防同治,由于他远离京师,未能一哭寝门。为了表达自己的哀思,他“每画兰,必书容若词”。曹寅尝为张纯修赋《墨兰歌》,对他这种独特的怀友方式表示赞叹。歌云:

 

张公健笔妙一时,散卓屈写墨兰姿。太虚游刃不见纸,万首自跋那兰词。交渝金石真能久,岁寒何必求三友。只今摆脱松雪肥,奇雅更肖彝斋叟。[注十三]

 

纳兰性德去世后不久,他的父亲明珠就受到江南御史郭琇的参劾,被康熙皇帝革去了大学士职,降级使用。明珠倒台后,有个别昔日与纳兰性德结交过的朋友,深怕连累自己,竟不念昔日之友情,对纳兰性德肆意诋毁。而张纯修依然保持对故友的情谊,不以世情负之。康熙三十年(1691)张纯修和纳兰性德生前好友顾贞观取得联系,二人相聚于广陵署语石轩,“酒阑灯灺,追数往事,辄相太息,或不可止”。他们一起整理了纳兰性德诗词遗作。由顾贞观阅定,张纯修刊刻成的《饮水诗词集》,收诗204,分上下两卷,303,编为三卷。有一些诗词作品是《通志堂集》所未收的,其中又以纳兰性德题赠给张纯修的为多。如诗有《戒台同见阳作》、《敬题元公张大中丞遗照二首》、《从见阳乞秋葵种》、《题见阳小照》,词有《瑞鹤仙.丙辰生日自寿起用弹指词句.并呈见阳》、《菩萨蛮.过张见阳山居赋赠》等。在广陵署期间,张纯修与江宁织造任上的曹寅有颇多接触,曹寅亦喜欢结交汉族士子,张纯修则协助他,建立起新的满汉文士交游圈子。织造署西园有“楝亭”,是曹寅的父亲曹玺生前课子读书的地方,曹玺去世后,为了追念先人,曹寅嘱友人黄瓒、严绳孙、禹之鼎等人绘《楝亭图》,共四卷十图。他征请耆宿名流题咏殆遍,纳兰性德为首倡,题之第一卷第一图,继而又有五十多名汉族士子分卷分图题之,其中有的就是张纯修协助征题的。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史事稽年》载有姜宸英《楝亭记》跋文,:

 

辛未五月,与见阳张司马并舟而南,司马出是帖,令记而书。舟居累月,精力刻敝,文体书格,俱不足观。应好友之命,为荔翁先生家藏故事耳。慈溪姜宸英并记于梁溪舟次。

 

又载有戴本孝绘图题诗,并跋云:

 

辛未小春遇司马张公祖瓜浦署中,因出示荔翁先生楝亭图册,委命续貂,寄呈拜题小诗,兼请粲教。鹰阿山樵戴书。

 

可见,曹寅对张纯修十分信任,特将一部分图卷交给他,由他联系征题。康熙三十二年,张纯修任庐州知府,还经常到江宁织造府作客。有一年秋天,他和曹寅,还有江宁知府施世纶,三人在楝亭宴集,秉烛夜话,他们追念纳兰性德,触绪伤怀,曹寅还写下“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布袍廖落任安在,说向名场此一时”的诗句。注[注十四]此时,纳兰性德已逝十年矣。张纯修还以纳兰性德为风范,任侠施义,助人解难。他曾和顾贞观一道,为出家到广州的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的孙子金德云,寻找其因遭家难而失散流落到六安的生母,使他们母子得以团聚。[注十五]此颇与当年纳兰性德力赎吴兆骞生还回乡的情形相似。张纯修不但无民族之偏见,还十分崇敬抗清殉国的汉民族英雄。他在扬州和六安等地,留心收集汉民族英雄史可法的疏文遗札。他不顾当时禁网森严,于康熙三十六年,辑刻成《史道邻先生遗稿》,同时,又为清介廉洁、刚正不阿的宋代名臣包拯辑刻成《包拯奏议》,以表彰他们的忠烈。这些,都受到了汉族士子们的赞许。据《江南通志》载,康熙四十六年(1707)张纯修由庐州知府任上解职。但《丰润县志》又有张纯修“累官广东督粮道”的说法。查《广东通志》卷三《职官》中,康熙朝任督粮道(后改为粮驿道)的职官里没有张纯修。康熙四十四年任粮驿道者为郎棣,康熙四十七年任粮驿道者为陈廷弼。笔者推测,张纯修很可能在康熙四十六年授此职后不久病故,而未能到任,所以朝廷又选任了陈廷弼。其终年五十多岁。纵观张纯修一生,他始终不渝地保持着对纳兰性德的深情厚谊。尤其是在纳兰性德去世以后,他能继承纳兰性德的遗志,广泛地结交汉族士子,为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满汉文化交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故笔者不揣浅陋,草撰此文,以使其英名存于满汉文化交流史上而不朽也。

-----------------------

注释

[]参见周汝昌《红楼梦新证》第三章第二节《辽阳俘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纳兰性德《曹司空手植楝树记》

[]参见朱淡文《曹寅小考》,刊于《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3

[]毛际可《张中丞自德传》《碑传集》卷六十二

[]见拙稿《纳兰性德书画收藏录》,刊于《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1年第4

[]《饮水词人与张见阳二十九札》载中华书局《文史》第5

[]纳兰性德《题见阳小照》诗句

[]见拙稿《从张阳与曹寅的交往看曹雪芹的祖籍》中的考证

[]朱彝尊《腾笑集》卷四有,《题曹舍人鈖松下携琴图》,其第二首云:“浭酒深杯饮欲尽,戒坛凉月上还迟。昔游如梦已难续,转忆心斋并坐时。”即是对这次宴游的回顾之作。浭酒为丰润曹家酿制,陈廷敬《午亭文编》卷六有《浭酒歌》云:谁将浭水变春醅?曹家兄弟成欢宴。

[][十一][十二]《饮水词人与张见阳二十九札》,载中华书局《文史》第5

[十三]曹寅《楝亭集》卷四《墨兰歌"为见阳太守赋》

[十四]曹寅《楝亭集》卷二《题楝亭夜话图》与原图题诗略有不同。《楝亭集》为:“家家争唱饮水词,那兰小字几曾知?斑丝廓落谁同在,岑寂名场尔许时。”今从原图。

[十五]顾贞观《征纬堂诗》卷下有《题金别峰乞言卷,呈张见阳太守,王培庵州牧》。后附其子开陆跋语:“释别峰,名德云,金姓,苏州人,圣叹孙也。圣叹临命时,德云尚幼,生母以患难他适,流转六安。已卯冬,先君子客羊城,旅次遇别峰,询其颠末,为题乞言,卒藉太守张公俾得母子团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