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谈天说地感悟随笔 |
分类: 界外谈红 |
俞敦培《酒令丛钞》与《红楼》酒令
刊于《笔记小说大观》中的清人俞敦培的《酒令丛钞》,收集了历代史乘稗说记载和民间流传的酒令共三百余则,其中有两则颇似《红楼梦》中的酒令。
1、
《酒令丛钞》谓:“此令有数种行法,如‘女儿愁,悔叫夫婿觅封侯’之类,一法也。凡女儿之性情、言动、举止、执事,皆可言之,下七字用成句更妙。又法用经、史、子、古文、骚、诗、赋、词、曲,挨顺行之,亦一法也”云云。下即举其例,如:
女儿悲,横卧乌龙作妒媒。
女儿欢,花须终发月须圆。
女儿离,化作鸳鸯一只飞。
……
显然,此令与《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描写宝玉、薛蟠、蒋玉函等人在冯紫英设的酒宴上行的酒令相类似。
2、
《酒令丛钞》谓:“令官说一牌名,次坐接诗一句,令官又说一牌,三坐接诗一句,依次递说,皆须叶韵,兼以牌意关会为妙。”下亦列其式,如:
令官宣云:左边一张地,
次坐接:到处聚砚香案吏。
令官又宣:右边两个幺,
三坐接:二月春风似剪刀。
四坐接:何人吹断参差竹。
五坐接:馨香惟解掩兰荪。
……
显然,此令又与《红楼梦》第四十回描述的鸳鸯作令官行的“骨牌副儿”令相仿佛。
《红楼梦》有关酒令的描写,并非作者闲笔。它不仅渲染了贾府或公子王孙举行的各种不同酒宴的喜庆热闹气氛,还表现了行令时各类人物的学识才智和性格特征,并以寓意深蕴的令句为情节发展、人物结局埋下伏线,启发读者的想象,因而受到了读者的喜爱。由此,后人袭用《红楼》酒令的体例,创造出新的令句,并风行于酒座,而被俞敦培辑入了《酒令丛钞》。
俞敦培,名芝帖,金匮人。同治年间曾任过县令。其人工诗词,通雅令,好交游。挂冠后寓居双江,与友人觞咏无虚日。家中藏有不少奇书,尤爱读《红楼梦》。值得一提的是,其《酒令丛钞》卷四还辑有谭铁箫原本《红楼人镜》酒令。此令属酒筹一类,凡筹六十四枝,每筹列一名《红楼》人物,令句全用《西厢》之语,形象地概括了《红楼》人物的某些个性特征。如:
贾宝玉:我多情早被无情恼。
林黛玉:多半是相思泪。
薛宝钗:大人家举止端祥。
王熙凤:你忒虑过空算长。
此酒令可看作是早期《红楼梦》评论的一种特殊形式。